包拯家訓:刻石立銘訓子孫包拯為官清廉剛毅,執(zhí)法嚴峻,不畏權貴。他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歷代家喻戶曉的清官形象。有《包孝肅奏議》存世。家訓總共只有幾十個字: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昭后世。 這短短幾十個字的家訓,告誡為官的子孫不得貪贓枉法。如果不服從訓誡,活著不許進入家門,死后不得葬入祖墳之中。這種懲罰是古代對不肖子弟的一種最嚴厲的懲罰。由此我們也可領略包拯的為官做人之道是何等的高尚! 他重言教,更重身教?!端问贰酚涊d,包拯“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在貪官污吏比比皆是的封建社會,不僅自己出污泥而不染,而且在堂屋壁上刻石立銘,以對子孫后代進行警鐘長鳴的教育,實在令人欽敬! 【我們教會了孩子什么】今天,一個人要追求完全的清正廉潔不知道有多難。從演藝圈到各行各業(yè),五花八門的“潛規(guī)則”陸續(xù)通過網絡等媒介被揭露出來,使“潛規(guī)則”衍生成為種種不能公開明示卻又在“圈內”約定俗成、為人們或自覺或被迫“遵循”的規(guī)則。人們對“潛規(guī)則”極為反感,卻又難以自拔。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年輕人,還能保持一顆單純的心嗎……[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