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支持孩子盡可能多地參加競賽,因為它很能挑戰(zhàn)孩子的思維高度,能充分激發(fā)孩子的鉆研勁頭,對學有余力的孩子來講,是最好的將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來的方法。
學有余力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成績好的孩子。
因為,只知道用功于課程的孩子,成績是不錯,也不會犯大錯,最讓家長放心,其實,孩子的精力已經(jīng)快用盡了,就象電腦的CPU已經(jīng)滿負荷,不能再多加負擔了,這樣的孩子就沖擊高考吧,會有好的回報的。
學有余力又成績好的孩子,拼競賽自然也會有很好的回報的,這樣的明星比比皆是,就不在此贅述。
其實,有許多成績不好的孩子,正是學有余力的聰明孩子,只是因為在還沒有足夠的自律能力的時候,旺盛的精力容易溢出課堂課本,去探尋更好奇或具有挑戰(zhàn)的事物,被牽走大部分注意力。而粗心的家長卻盲目地相信聰明的孩子會自己知道,沒有及時給予很好的引導。
須知,“聰明”只有得到“能力”的護航推進,才能升華,才是智慧。
所以,也許有些成績不夠理想也沒有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學習的孩子,如果以恰當?shù)碾y度梯度予以逐步的挑戰(zhàn),激發(fā)起對競賽的興趣,就可以將注意力充分吸引到學習上來。家長做得好,這樣的孩子就能成為綜合能力強、學業(yè)又好的出色的學生,高考自然不會差。
因此說,競賽對于高考,沒有絕對的好壞,用好了,也許是很有效的幫助?,F(xiàn)在新的政策出臺,不能指望靠競賽保送了,但是也不要就放松了競賽訓練,畢竟還有20分的加分,更能鍛煉孩子的鉆研能力,幫助孩子挖掘自己的興趣方向,能吸引孩子保持足夠的學習注意力,是一種提升和拓展。
在競賽加分新政出臺之前,高一高二孩子的家長心里就常常在競賽和高考之間進行得失考量,看著那個“才露出尖尖頭的小荷”信心滿滿一副劍指金銀牌的沖勁兒,擔憂不便掛在臉上,可疑問盤在心底:“這樣,靠競賽上清華(或北大等名校)能不能行???”“如果必須高考,這競賽會不會太占時間?”“可別兩頭都弄不好。”
尤其到了高三,一開學,正是開足馬力奔高考的時候,競賽卻也進入最后的決戰(zhàn)。此刻,要想勸說孩子放棄競賽是很不容易的,別說孩子,就是家長也心有不甘吶:投入了那么多的熱情和精力,正是鉆研深入、興趣最濃厚的節(jié)骨眼兒,說放棄就放棄,如何舍得!
想起去年此時,女兒就經(jīng)歷了一個難忘的選擇過程,現(xiàn)將我當時的日記載錄在此,以作紀念。
2009年11月28日星期六
昨天,開完家長會回來,一家人討論到一點多,進行了艱難的選擇,終于做出了決定:不參加化學決賽了。這個取舍之間的選擇真的很難:
老師們鼓足了勁兒要開始夯實基礎,這對高三的女兒來講當然是珍貴的只此一次的機會了;
杭州的化學競賽,想一想,就是典型的青春舞臺:激情、挑戰(zhàn)和魅力,教人如何舍得;
而高考,只有六個月的時間了,如果其中的兩個半月交給競賽,余下的三個半月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嗎?
第二次月考,大部分競賽優(yōu)勝者落后就是一個明證:有多用功,就有多少收獲,沒有誰能例外。堅實的基礎知識是拔高的首要必備條件,第一輪的復習目的就是夯實基礎。這所重點中學的優(yōu)秀成績正是來自堅實的基礎。女兒說的好啊:現(xiàn)在有些明白了清華的“大理科”概念了。
剛開始,女兒說再把時間調一調,只做實驗就去參加決賽,不求成績,只為經(jīng)歷。隨著討論的深入,排來排去,時間不夠,女兒咬著牙做出了決定:不去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與其兩邊拉著都不能盡全力,不如舍掉一邊,專注沖高。女兒又說:仔細想一想,在這兩個月里,要把那么多的大學化學概念掌握熟悉都有相當?shù)碾y度,更何況要融合、深入到一定的程度,太趕,就夾生,對以后的學習很不好。
決定一下,以往的種種努力、收獲與失誤的起起伏伏,預賽后想進省隊的渴望、忐忑,獲知進了省隊時的喜悅、決心等等,一起涌上心頭,萬般不舍。
女兒的決定雖然在預料之中,但是,這決心下得也未免太快。我擔心女兒會產生情緒上的反復,就不怕麻煩,啰啰嗦嗦地,一一例舉以后有可能由此帶來的沖擊情緒的事情,以求證女兒在各種可能的情緒沖擊下依然能夠無悔于這個決定,加強預防,提高她的免疫力。
任何事情,只是做了決定,在沒有對這個決定反證之前,它僅僅是個立意,經(jīng)得起反證的立意才能成為指導行動的決定。
決定以后,一家三口,都感到了輕松。女兒說:就像牽著兩個風箏,不能同時盡心,現(xiàn)在,放了一個,眼看著它越飛越遠,不舍過后,已然了無牽掛,可以集中精力全力照顧手中的這一個目標了。
考慮成熟后,立刻把決定通知了競賽負責老師,雖然已近午夜十二點。老師帶著睡意接了電話,在確定是最終的決定以后,很理解地說明天一早必須調整名單。已經(jīng)太晚了,就沒有打擾班主任和化學老師。
已經(jīng)夜里一點了,女兒沒有倦意,趁熱列出了大致的時間表。
今天一早,是女兒化學老師的電話叫醒了我們,老師明確地說想聽女兒自己的說明。女兒一五一十作了分析匯報,老師說:既然這樣,那我就尊重你的決定了。
遺憾吶,有些對不住老師這段時間的投入了。在兩周以前,是女兒不斷地去找老師請教,并信心滿滿地說要沖擊金牌,老師一定為此做了許多的準備和計劃,現(xiàn)在來了個急剎車,要接受它,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吃過早飯,女兒確定了復習策略,初步確定了復習用的材料并列出了復習進度表??粗畠簩W習計劃進行解說,目標明確、斗志昂揚,知道女兒的狀態(tài)已經(jīng)調整好了,我這個做媽媽的才真正放下心來:一家三口,齊心協(xié)力,抱定同樣的決心,迎接明年的高考。
班主任驚訝于這個決定如此干脆,說她原先想過是不是只減少時間的投入量,最后也表示了理解。
語文老師要為競賽生從頭補齊這幾個月的關鍵點,這真是及時雨呀。英語和語文一樣,也要背、寫加量了,還有數(shù)、物、化、生,個個的一輪都不輕松。
而25天以后的第三次月考、50天以后的第一次模擬考試,正虎視眈眈,等著試一試這一撥躍躍欲試的青年學子的真正成色。
禁不住,想再喊一句:此時不搏,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