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多個樣本均數(shù)間的多重比較當方差分析的推斷結果為拒絕H0,接受H1,各總體均數(shù)不同或不全相同時,不能說明各總體均數(shù)兩兩之間是否不同,為此,可在方差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方差分析得到的信息,對均數(shù)進一步作兩兩比較,也稱多重比較(multiple comparisons)。均數(shù)間兩兩比較的方法有多種,本節(jié)僅介紹Newman-Keuls檢驗和最小顯著差(LSD)t檢驗。 1、Newman-Keuls檢驗 亦稱Student-Newman-Keuls(SNK)檢驗,簡稱q檢驗。q統(tǒng)計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
式中 例5.4用q檢驗對表5.1資料中四組家兔的血清ACE濃度作兩兩間比較。 1.建立檢驗假設,確立檢驗水準 H0:兩對比組家兔血清ACE含量總體均數(shù)相同,即 H1:兩對比組家兔血清ACE含量總體均數(shù)不同,即
2.計算統(tǒng)計量q值。 (1)將各組按樣本均數(shù)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
表5.11 四組家兔血清ACE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q檢驗)
(2)計算各對比組均數(shù)的差值 (3)計算各對比組均數(shù)差值的標準誤,按式5.13或式5.14計算各對比組均數(shù)差值的標準誤,并列入第(3)欄。如
(4)計算統(tǒng)計量q。兩對比組的樣本均數(shù)之差除以其標準誤得統(tǒng)計量q,即第(2)與第(3)欄數(shù)據(jù)的比值。如第1組與第2組:7.11/4.712=1.51。余見第(4)欄。 (5)確定組數(shù)a。組數(shù)是指兩對比組間所包含的組數(shù)(包括兩對比組本身),如第1組與第2組比較,組數(shù)a=2;第2組與第4組之間比較組數(shù)a=3。余類推,見第(5)欄。 (6)查q界值。根據(jù)組數(shù)a及自由度(方差分析中組內(nèi)或誤差自由度)查q界值表。本例 3.確定P值,并作出統(tǒng)計推斷 本例第1組與第2組、第3組與第4組比較的q統(tǒng)計量均小于q0.05,P>0.05,不拒絕H0,故尚不能認為A藥組與對照組、B藥組與C藥組家兔的血清ACE濃度不同;其余各對比組的q統(tǒng)計量均大于q0.01,P<0.01,拒絕H0接受H1,可認為A藥組與B藥組、A藥組與C藥組、對照組與B藥組、對照組與C藥組的家兔血清ACE濃度不同。 2、最小顯著差(LSD)t檢驗 q檢驗對k個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需k(k-1)/2次。若k=8,則需比較28最小顯著差(the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法可以簡化兩兩比較的計算步驟。其檢驗假設也為:H0: LSD-t檢驗通過計算各對比組的
由此推算出最小顯著差LSD,而不必計算每一對比組的t值
式中
例5.5用LSD- t檢驗對例5.1中四組家兔血清ACE濃度作兩兩比較。 本例 1.建立檢驗假設,確定檢驗水準 H0:兩對比組家兔血清ACE含量總體均數(shù)相同,即 H1:兩對比組家兔血清ACE含量總體均數(shù)不同,即
2.計算統(tǒng)計量 (1)計算各對比組均數(shù)的差值 (2)計算各對比組的最小顯著差,并列入表5.11第(3)、第(4)列。如
余類推。 表5.11 四組家兔血清ACE均數(shù)的兩兩比較(LSD-t檢驗)
3.確定P值,并作出推斷結論。當相互對比的兩組 |
|||||||||||||||||||||||||||||||||||||||||||||||||||||||||||||||||||||||||||||||||||||||||||||||||||||||||||||||||
|
|
來自: hongliangguan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