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三后期有效復習策略 郭子其 高三學生在高考后期的幾個月中,往往出現(xiàn)一些不良現(xiàn)象:一是學生深感時間緊張,強化學習了此科,又弱化或忽視了彼科,心中處于忙而無序、患得患失的忙亂狀態(tài);二是一些學生眼看同學的成績有了長進,自己的成績起色不大,或者是某一學科成績有跌落,心中對高考充滿擔憂,寢食難安。學生如何進行有效復習,力爭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呢?筆者認為,應該堅持作到個性化學習、規(guī)劃性學習、回歸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一、 個性化學習。 所謂個性化學習,就是學生應該在進行自我分析的基礎上,實行以我為中心的系統(tǒng)復習。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的差異很大,一些學生某一學科很優(yōu)秀,而另一學科表現(xiàn)就不盡人意;即使在該學科很優(yōu)秀,也可能出現(xiàn)解答某些知識方面的問題有問題,或者完成某種題型的試題有困難。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本來不可厚非,但是,由于一些學生對自己的考試分數(shù)要求不斷提高,反而造成了心理負擔,影響了備考。因此,每個學生應該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診斷性分析,明白自己的學習水平在整個學生群體中所出的層次,準確定位,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備考方案、復習方法,使自己適應該學科、該題型的學習,堅持“只要努力了,也就心安了”的心理,讓自己以平常心對待復習,對待每次考試的成績,讓自己清醒地看到取得的成績,冷靜地分析存在的問題,改進自己的復習方法,力求作到揚長克短,取得新的進步。再者,每個學生在每一學科、每一知識與能力的特征不一,學生在復習中采用的學習方法也區(qū)別很大,通過復習,長進的快慢、多少都存在質(zhì)量差異,所以,應該在借鑒他人方法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找到自己快速提升成績的途徑,努力提高復習效率??傊瑘猿謧€性化學習,就是要作到分層、分科地學習,區(qū)別對待,努力地適應自己的學習,平衡自己的心理,克服“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毫不滿足的心理,積極發(fā)展自我,考出自己應有的成績。 二、 規(guī)劃性學習。 所謂規(guī)劃性學習,就是準確定位,對高考進行自我設計,作到心中有目標,實施有步驟,細致周到地進行學習。學生復習,最擔心的就是對高考心中無數(shù)、無底,要么貪多求全,要么于事無成,要么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影響,這樣容易自亂陣腳,或者因小失大。要堅持規(guī)劃性學習,首先就是要堅持目標性學習。通過目標定位,形成目標下的學習系統(tǒng)。高三復習的直接目標就是力爭考上理想的大學,因此,學生應該根據(jù)自己在高中階段的學習狀況,預估自己的每科分數(shù)和總分數(shù),如果更細致一些,還可以對自己近三年來的每科考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失,估計出每種題型的預想分數(shù),這些分數(shù)可以分為最低分數(shù)和理想分數(shù),努力作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激勵冒尖,允許差異”,便于自己為完成目標而努力拼搏,也有利于自己調(diào)整心態(tài),具體說來,就是實現(xiàn)了最低分數(shù),可以乘勢而進,步步登高,以期實現(xiàn)理想分數(shù),使自己保持清醒頭腦,心理平安,讓自己在考試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對于平常的診斷考試,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得失,防止“見異思遷”。當然,由于復習的推進,自己也在變化發(fā)展中,對于目標也應該依據(jù)實際進行微調(diào),以利于自己的發(fā)展。學生還應該依據(jù)自己的成績,明確自己所出的層次地位,利用與本班、本校,甚至是更大范圍內(nèi)的可比成績,進行目標定位,大致明白自己本年應該考上什么檔次的大學,這樣可以讓自己“心安理得”地參加高考,防止受其他學生的左右,看見成績比自己優(yōu)秀的,就自暴自棄,或者盲目追求高分,反而適得其反;看見比自己成績差的,就驕傲自滿,對待考試漫不經(jīng)心,容易過失性失分??傊瑘猿帜繕诵詫W習,可以作到知足常樂,緩減備考學習和高考的心理壓力,輕松自如地學習與應考,考出優(yōu)異的成績。其次就是堅持計劃性學習。在這里的計劃性學習,可以分為長時計劃,就是指從備考到高考結束,在這幾個月中,形成階段,一般是面對“一診”成績,形成一個總體安排,每一個階段需要考慮干什么事,各學科的時間如何分布,實現(xiàn)什么目標,心理素質(zhì)如何提高,面對發(fā)生的變化,應該怎樣微調(diào)等等。再者就是短時計劃,就是指一個學習周期應該怎樣安排,以及小到一天的時間如何安排。所謂一個學習周期,就是指學校安排的從收假到放假的學習循環(huán)圈,里面的時間有緊松,內(nèi)容有疏密,便于學生找到學習時間的安排規(guī)律,從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還有就是以一天為一個周期,妥善安排時間,從早晨起床,到午間休息,一直到晚上就寢,每個時間段應該怎樣有效利用,“不教一日閑過也”,經(jīng)濟高效地合理利用時間,作到勞逸結合,使學習更有實效。例如,不少學生在晚自習結束后,還在埋頭學習,一直學習到疲倦不堪時,才呼呼入睡,其實,這段時間應該安排起來回憶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帶著存在的問題入睡,便于儲存在大腦中。還應該及時總結當天的得失,尋找明天解決的辦法。這樣還利于自己慢慢入睡,養(yǎng)精蓄銳,以利于明天學習。又如,一些住宿生,總是一放學就去就餐,結果由于人多等待就餐,浪費了不少時間,如果大家間隔就餐,可以節(jié)約時間,利于學習。這些細節(jié)安排好了,就可以珍分惜秒,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好時間。 三、 回歸式學習。 所謂回歸式學習,就是要注重對過去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溫習,恢復對知識的記憶,促成基本技能的形成。堅持回歸式學習,一是溫習的需要?;貧w式學習就是力爭把過去學習的基礎恢復起來,外顯出來。使先前的學習在考試中得到反映,它要求處理好“溫故”與“知新”的關系,要防止復習中過新過難,另起爐灶,與新課學習脫節(jié)的弊病。當然,復習也應該在溫習中提高。二是考試難度降低的需要。由于高考的擴招,近年來考試難度大大降低,當今的高考十分重視考查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試題難度都不大,但是考生的得分并不高,這與我們備考時對基礎重視不夠是有密切關系的,過于貪多求難,反而影響了成績,導致考試分數(shù)偏低。三是考試存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欠缺的需要。每年高考結束,總結存在的問題,都首先是學生基礎知識不牢。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所以,堅持回歸式學習尤為必要。具體說來,在高三后期,首先應該重視對教材的溫習,“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重視基礎知識,重視知識結構的形成。其次,就是要重視對高中學習期間的試題和近年來的高考試題進行研究,強化對基本技能的訓練的總結與反饋,努力形成基本技能。對平常的考試試題要進行整理,進行歸因分析,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明白自己的問題,集中精力解決存在的問題,力求通過復習,夯實自己的基礎。同時,對高考試題進行分析,找到考試的模式、命題特點和規(guī)律,親近高考試題。例如,文科綜合能力試題中的歷史學科,有考理解記憶、比較、直接原因、目的、標志,開始(開端)等,還有組合式、肯定式、否定式等題型。選擇題就十分重視理解記憶,重視分析、比較能力,非客觀題就十分重視概括(概述)、分析、比較能力,這些基本能力必須養(yǎng)成。第三,還要處理好看書與練習的關系,隨著高考的日益臨近,應該越來越重視看書,大致說來,在后期復習階段,政治、歷史、地理等科,應該作到七分看,三分練,防止題海戰(zhàn)術,學習得筋疲力盡。 四、 研究性學習。 在這里所說的研究性學習,主要是指對高考進行研究,明確考試的方向。高考試題是有規(guī)律的,學生復習時,不要老是看書練習,也不要一味接受老師對高考的分析,自己應該主動對近幾年來的高考試題進行研究,總結出高考命題的模式與規(guī)律來,明確高考的方向。例如,文科綜合能力試題的模型是單項選擇題一共35個,一般說來,地理有11個,歷史12個,政治12個,試題以地理、歷史、政治的順序出現(xiàn),偶爾有個別選擇題是跨科綜合,一般是單一學科試題。這樣解答試題時,是某學科就利用該學科的知識、能力與方法去完成,學科過渡自然,不致由于跨科而干擾自己的思維,影響答題效果。對高考的研究,還不得不對熱點的研究,當前,文科綜合突出地出現(xiàn)教了的不考,考到的又沒有教,考生很不適應。由于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刻意追求知識的覆蓋面;三門學科濃縮到一張試卷上,考查試題必然減少;文科綜合選擇題又以專題形式出現(xiàn),又兼顧試題的綜合性,必然窄化知識覆蓋面。因此,對考試熱點的把握尤其必要,在備考中,重視對熱點的透析,注重試題對熱點的顯性和隱性切入,有的放矢,加強復習的針對性。例如,祖國統(tǒng)一是考試的熱點,關于臺灣問題,高考又增加了新因素,2004年12月底,針對臺灣問題的特別立法反分裂國家法草案正式啟動,它表明中央對臺工作的新動向——以法制“獨”。因此,我們可以思考以下一些問題:它是我國“依法治國”的反映,進行政治學科的思考;關于完成國家統(tǒng)一的途徑——革命(戰(zhàn)爭)途徑、改革途徑、法制途徑(即用法律的手段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tǒng)一),從而進行歷史事實的思考;思考歷史上國家利用法律維護統(tǒng)一的事實,包括國際上尊重一個國家統(tǒng)一的法律文件,進行歷史問題的思考。 總之,高三后期的復習就是努力作到心中有目標,學習有條理,干勁要使足,考試知得失,變化有微調(diào),心態(tài)要平和,使自己成為學習努力,心理素質(zhì)過硬的學生,有利于自己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只有平常的千錘百煉,才不會使高考馬失前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