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陷阱
一、吃飯陷阱。如旅行社承諾“八菜一湯”,但八菜究竟有幾葷幾素、分量是多少、在哪種檔次的餐館吃等,導游都有“操作空間”。應對:參團時,與...
一、吃飯陷阱。如旅行社承諾“八菜一湯”,但八菜究竟有幾葷幾素、分量是多少、在哪種檔次的餐館吃等,導游都有“操作空間”。
應對:參團時,與旅行社簽訂詳細合同,遇到服務縮水,可向導游反映,還可用手機拍下照片,回家后再向旅行社索賠。 二、住宿陷阱。旅行社往往承諾 “三星”,但具體是國際品牌的“三星”,還是國內品牌的“三星”;是掛牌三星,還是準三星卻很模糊。 應對:最好把某天入住哪家賓館寫入合同,并對賓館的位置、房間面積等一一列明。 三、通行陷阱。交通工具有多種,以機票為例,是否包含機場建設費、燃油附加費,境外游是否包含有稅等。 應對:簽合同時約定詳細的路線、哪種車型等。 四、游覽陷阱。旅游中很多景點只是在汽車上路過而已,即“車觀”,沒讓游客停留下來仔細游覽,或導游擅自增減自費項目等。 應對:消費者要將每一天游覽的行程安排、景點停留的時間、自費項目等詳細與旅行社溝通后明確寫在旅游合同中。如遇“景點縮水”,可向有關部門投訴。 五、購物陷阱。有的導游往往“運送”游客到購物點,特別是一些“低價團”,強制游客購物。 應對:游客可向組團社或當?shù)?span id="opkdopnojk" class=c_tx4>旅游主管部門投訴。游客要搜集和保留好證據,回家后找組團的旅行社算“總賬”。 六、娛樂陷阱。游客游覽時,可能會遇到景區(qū)的演出,或去酒吧等消費,旅行社會增收“服務費”。 應對:簽合同時與旅行社約定好服務費收取標準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