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人眼中虛無的“空”,其實是一種因緣聚合,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許多人正是因為不了解二者的關(guān)系,欲望太多,帶來了許多辛苦。其實,世間事都在一念之間,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    在一般人的觀念里,“空”和“有”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境界,“有”就不會“空”,“空”就絕對不可能“有”。但星云大師認為“空”和“有”不是對立的,就像拳頭,握起來即是“有”,展開了就是“空”。“空”就像愛,愛在哪里?在眼睛里?眼肌肉里?大腦里?心臟里?你把這些器官一一解剖后,找得到愛嗎?但是沒人能否認人間有愛:父母愛子女,丈夫愛妻子……雖然看不見、摸不著 可是愛無,所不在、無所不包。   “總之,‘空’‘有’是一種層次,是一種境界。”星云大師說,本來是“空”的,因緣聚合而成了“有”;本來是“有”的,因緣湮滅便成了“空”。   正如佛語所說的“四大皆空”。一般人以為“四大皆空”中的“四大”指酒、色、財、氣,其實不然。“空”是存在,是因緣,所謂“四大皆空”,是說地、水、火、風這四樣空虛無形的元素卻是世上一切有形事物生長的源頭。就像花,必須要有土地來種植,要有水分來滋養(yǎng),有陽光照射,有和風吹拂。本來沒有花,這四項因緣聚合,便有了花。無數(shù)的因緣相聚而產(chǎn)生了萬有,因此,“四大皆空”是存在的意思,而不是虛無。而如何求得因緣,這首先就需要“空”。當今世界,許多人因為不了解“空”“有”的關(guān)系,欲望太多,帶來了許多辛苦。   “有人炒股,碰到跌停板,就來拜佛保佑,這是沒用的,佛祖不是你的會計師。有人說信佛吃素把身體吃壞,吃素是道德問題,沒人說信佛就一定身體好,不要把佛教當成保健公司。”星云大師說,這個世間有各種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人們都想有貴人相助,但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   世間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聰明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以歡喜的心想歡喜的事,自然成就歡喜的人生;愚癡的人,凡事都朝壞處想,愈想愈苦,終成煩惱的人生。星云大師說,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