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
郝萬山,教授,主任醫(yī)師,中醫(yī)臨床基礎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中醫(yī)臨床基礎系主任。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邊緣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名中醫(yī)學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音樂治療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全國仲景學說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六經(jīng)辨證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經(jīng)方防治常見病和疑難病的研究。《傷寒論》文獻研究。當前為負責人的在研課題是教育部名牌課程建設研究項目。
主編有《白話傷寒論》、《中醫(yī)學問答題題庫?傷寒論分冊》、《醫(y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白話解》、《 21 世紀全國高等中醫(yī)藥教學輔導叢書 ?傷寒論》等
8 部著作,副主編或合編有《實用經(jīng)方集成》、《傷寒論校注》、《傷寒論講解》、《傷寒論詮解》等 12
部著作,發(fā)表《論傷寒學科的確立及其內(nèi)涵建設》、《傷寒論用方思路》、《傷寒論字詞訓釋札記》、《柴桂溫膽定志湯治療精神抑郁癥》、《論少陽腑實證和仲景用大柴胡湯》等論文
60 余篇。
內(nèi)容簡介:
人為什么會得季節(jié)?。看髽溆譃槭裁磿猩钌顪\淺的年輪?一年四季的寒來暑往和生命體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中醫(yī)學采用了五行學說,來解釋剛才所提出的幾個疑問。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醫(yī)把它和大自然以及人體的健康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中醫(yī)的特色理論。千百年來,指導著中醫(yī)的理論思維和臨床實踐。然而這種五行學說為什么會被一些人說成是迷信?在現(xiàn)代社會,古老的中醫(yī)學說還能發(fā)揮作用嗎?
我們民間,我們很多人對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許多誤解。張仲景用五行生克的理論,通過脈象和病證的關系,來判斷病證。用五行生克的思想,來預測疾病的發(fā)展趨勢。他曾經(jīng)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傷寒雜病論》。什么意思呢?你要見到肝病的話,那你就會知道,這個肝病容易影響消化系統(tǒng),容易影響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給它補好了,肝病就不容易犯脾胃了,這個病就容易好,這都是運用的五行理論。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那么這五個字,是指的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五種東西呢?還是另有所指?要我說,古人說得很清楚,在古代,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有兩個層次的概念,一個層次叫五材,五種具體的材料,五種具體的物質(zhì),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千百年來,人們對五行學說存在著很多的誤讀。那么中醫(yī)學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郝萬山教授又是如何理解五行的呢?
漢代醫(yī)學家張仲景說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氣的展放,夏季氣的上升,長夏,就是夏季的末尾,這段時間,中醫(yī)把它叫做長夏,長夏氣的平穩(wěn),秋季氣的內(nèi)收,冬季氣的潛降,大自然敷布了,氣的五種運動方式,才使萬事萬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jié)律,才使人有了五臟系統(tǒng)。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體化育了肝心脾胃腎五臟,而五臟又分別配膽、小腸、胃、大腸、膀胱等五腑,而五臟又分配配合筋、脈、肉、皮毛、骨這五體。請聽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在千古中醫(yī)故事系列節(jié)目中講述張仲景之五行生克。
[郝萬山][千古中醫(yī)故事](十四)《張仲景》五行生克(文稿)
看視頻(百度視頻搜索:五行生克)
人,為什么會得季節(jié)病?大樹為什么會有年輪?一年四季,寒來暑往,和生命體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中醫(yī)學采用了五行學說來解釋上面提出的幾個問題。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醫(yī)把它們和大自然,以及人體的健康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中醫(yī)的特色理論,千百年來,指導著中醫(yī)的理論思維和臨床實踐。
然而,這種五行學說為什么被一些人說成是迷信呢?在現(xiàn)代社會,古老的中醫(yī)學說,還能不能發(fā)揮作用呢?
那一學期剛開學,同學從外地返回北京,一個一年級的學生跟我說,我們那兒有一個中醫(yī)大夫,他對五行特別了解。我到他的診所去看了,在他的診所里布置著五行:
在診所的東墻上,掛著一塊不知什么朝代的一個紅木家具的桌子腿,說這是代表東方木。西墻上掛著不知什么朝代的一塊破鐘殘片,說這代表西方金。在診所的南墻邊生著個火爐,說這代表南方火??勘眽叿胖鴤€大水缸,里面盛滿水,說這代表北方水。在診所的中央,沒有鋪地板,露出一片黃土,說這是中央土。
我說,這個中醫(yī)大夫就這么理解五行???學生問,那應該怎么理解?。科鋵?,在民間,我們有很多人對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很多誤解。
張仲景用他的五行生克理論,通過脈象和病證的關系,來判斷病證的愈合,用五行生克的思想來預測疾病的發(fā)展趨勢,他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你要見到肝病,你就會知道,肝病容易影響消化系統(tǒng),容易影響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給它補好,肝病就不會影響脾胃了,這個病也就容易治好,這里運用的就是五行理論。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在中醫(yī)學里,這是指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五樣東西呢,還是另有所指呢?
在古代,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本來就有兩個層次的概念。一個層次叫五材,指五種具體的材料,五種具體的物質(zhì)。這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尚書大傳》中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
水和火,是百姓們做飯必須的,家家要做飯,誰家不用水,誰家不用火,這里指的是具體的東西。金屬和木材,是百姓蓋房子做家具,下地干活,制作勞動工具所需用的具體的東西。土壤,化育萬物,為人所用。我們外地的那位醫(yī)生,他掛的是五材,不是五行。
千百年來,人們對五行學說,存在著很多的誤讀,甚至有人用它來看風水,算命,那么,中醫(yī)學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陰陽五行學說,因為它是用古代文字來表述的,離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遙遠。今天,我們有很多人,對這個學說有不少的誤解,或者是不理解,但是,它是古代圣賢,包括張仲景在內(nèi),他們通過研究自然規(guī)律,研究生命規(guī)律而得出的結晶。在客觀上,陰陽五行學說,已經(jīng)滲透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方面面。當然除醫(yī)學之外,像那些風水先生,星象學家,他們也在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然而,他們所運用的陰陽五行學說,可能和中醫(yī)原本的陰陽五行學說,已經(jīng)不是一回事了(評:實際是一回事,只是術數(shù)界中醫(yī)界對五行的認識都有誤區(qū))。
我在這里只講中醫(yī)的陰陽五行學說(評:五行本義)。
為什么叫五行?“行”是什么意思?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里說,行,人之步趨也。在現(xiàn)代漢語辭典里,“行”,仍然是邁步往前走的意思。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車,行,就是運行,運動的意思。
在中醫(yī)學里,五行,是指看不見的,摸不著的,氣的五種運動方式。
在《傷寒論》里,一開始就說,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秉五常,以有五臟。天,指大自然,大自然撫布了氣的五種不同的運動方式,才使萬事萬物,有生長收藏的生命節(jié)律。人秉五常,這個五常也是指五行,人體秉受了五種常規(guī)的氣的運動方式,才有了以五臟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統(tǒng)。
在《黃帝內(nèi)經(jīng)》里,多次提到天有四時五行,大自然有四季,有五行,以生長收藏,才使植物有了生長收藏的生命階段,才有了寒暑濕燥風,這樣一些不同的氣候變化。
可見,同是這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五行和五材不是一回事。五行,是指自然界的氣的運動規(guī)律,它支配著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生長壯老已。
有一個階段,我住在一樓,房后有一塊空地。我種了一些葡萄,月季花等。那年春天,我覺得有些葡萄枝應該剪掉,我就開始剪枝。這一剪,發(fā)現(xiàn)從斷端流出很多水,嘀嗒嘀嗒往下滴。葡萄枝里怎么滴水了呢?心想是不是缺肥?我就挖溝,施肥。這一挖溝,斷了葡萄的不少根。從根的末端,也開始流出很多水。
我們學校管園林綠化的老師傅看見了,他說,郝老師,你怎么春天剪枝???春天的時候,營養(yǎng)是向樹根的末梢,向枝條的末梢輸送,你把枝條剪斷了,那個斷端就會流出大量的營養(yǎng),那是葡萄的眼淚,它在哭??!樹根也是一樣,你挖斷了,那也是葡萄的眼淚,也在哭啊!這個時候丟失養(yǎng)分,太可惜了。這是20多年前的事。
聽到園林師傅這么一講,我機靈了一下:什么樣的氣的運動,在春季支配著動植物的生長啊?營養(yǎng)向四周輸送,向樹根末梢,向枝條末梢輸送?那一定是一種展放的氣,而古人就借用這個“木”字,來代表這種展放的氣。
在五行中,木,代表氣的展放運動。
夏天的時候,人們常常感到酷熱,煩躁,食欲下降,體虧人乏,嚴重的會引發(fā)季節(jié)病,這是五行的什么運動引起的呢?
我問園林師傅:夏天,葡萄藤,都快長瘋了,根還長不長?他說根就不太長了。因為春季根部已基本奠定好了,夏季就長地面部分。春末夏初,自然界的動物植物特別活躍,交朋友的,搞對象的,壘窩的,成家的,大自然一派欣欣向榮,崢崢向上的景象。
這樣的季節(jié),這樣的氣候,動植物這樣的生長狀況,我想這應該是什么樣的氣的運動支配著大自然呢?應該是氣的上升運動。在夏季,是氣的上升運動為主導,支配著自然界。古人用哪一個字來代表氣的上升運動呢?“火”字,因為火性延上。
在五行中,火,代表氣的上升運動。
在《西游記》里,唐僧師徒一不小心被妖魔抓住。小妖對老妖說,師傅,咱們把他們?nèi)颊粢徽舫粤税?!豬八戒皮糙肉厚,不容易熟,放到籠屜的最下層。唐僧皮肉比較嫩,容易爛,把他放到籠屜的最上層。這樣一鍋就全熟了。
孫悟空一聽,跟豬八戒說:這小子是外行,它不知道火性延上的道理。在密閉的籠屜里,上邊的溫度高,師傅可受不了。你看,孫悟空他學過五行。孫悟空最初的師傅是道家,道家最講五行,孫悟空一心想跳出三界,不想在五行中。什么叫不想在五行中?五行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孫悟空不想再受大自然的支配,
如來佛是怎么教育孫悟空的?孫悟空一個跟斗,覺得自己可能跳到天邊了,有五根肉紅的柱子,撐著一股青云。如來佛呀,如來佛,你說我跳不出你的手心,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跳到天邊了。我要留下一個記號,于是拔下一根頭發(fā),變成一支筆,在柱子上寫下齊天大圣到此一游幾個字。不解氣,又撒了一泡尿作個記號。然后,一個跟斗又翻回來了。
如來佛不動聲色,伸出五個指頭,孫悟空大吃一驚,齊天大圣到此一游怎么寫在如來佛的中指上,聞了一聞還有他留下的標記。如來佛就把孫悟空扣在了五行山下。
中國名山大川那么多,為什么要把孫悟空扣在五行山下呢?就是要讓孫悟空好好考慮這大自然的規(guī)律,你跳得再遠,也跳不出五行這自然規(guī)律??紤]了多少年?五百年。所以,孫悟空懂得五行,懂得火性延上的道理。
秋季氣候涼爽,樹木的根須干枯了,枝條也干枯了。秋季我們看到動物的生長狀況,比如秋后的兔子,它拼命地吃,吃得肥肥壯壯的,積聚營養(yǎng),準備過冬。你到動物園去看秋季的狗熊,也是拼命地吃,秋天的狗熊是最胖的,它積聚脂肪,準備過冬。古代人觀察到秋季的這些現(xiàn)象,認為秋季,自然界是一種氣的內(nèi)收運動。用什么字來表示氣的內(nèi)收運動呢?“金”字。
在五行中,金,代表氣的內(nèi)收運動。
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著北方的時候,俯察地理,地面是冬季,這時氣候寒冷,萬物深藏,種子埋在土里千萬不要發(fā)芽,發(fā)芽就會被凍死。那樹葉的小幼芽,藏在芽胞也千萬別露頭,一露頭就會被凍死。冬眠的動物藏到山洞里,古代的人類也過著早睡晚出的貓冬生活。古人觀察到冬天動植物的生長狀況,認為這是氣的下降和潛藏運動支配著自然界,支配著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用什么字來代表氣的下降運動呢?“水”字。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在五材中,水是指嘩嘩的流水。
在五行中,水,代表氣的下降運動。
隨著天空的斗轉星移,以及地面上季節(jié)的更替,氣的展放運動和氣的上升運動,氣的內(nèi)收運動和氣的下降運動,周而復始地交替變化,最初,只有四行。
可是,當五行和陰陽結合起來的時候,因為氣的展放運動和氣的上升運動,是氣的陽性運動。氣的內(nèi)收運動和氣的下降運動,是氣的陰性運動。氣的運動由陽性轉為陰性的時候,它會有一段平穩(wěn)的過渡。這種平穩(wěn)的過渡,發(fā)生在夏末秋初。也就是夏季的最后18天,在這個季節(jié),在我們的大地上,陰雨連綿,暑熱未退,秋風未到,氣候悶熱潮濕。
大家都覺得這個季節(jié)不好過,是桑拿天,不像春天那么舒展,不像夏天那么火熱,不像秋那么清爽,不像冬天那么凜冽。這個時候,植物已經(jīng)開花,已經(jīng)結果,果實正在長大。動物已經(jīng)懷孕,胎兒正在孕育。自然界處在一個相當平衡的化育下一代的過程。這個時候,氣的上升和下降相對均衡,氣的展放和內(nèi)收也相對均衡,自然界的氣處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古人就用“土”字,來代表這種氣的運動方式。在五材中,土是指化育萬物的廣博的土壤。
在五行中,土,代表氣的相對穩(wěn)定運動。
五行是指不同季節(jié)氣的不同的運動方式,五行之間的關系,包括了相生和相克。有人曾錯誤地理解生與克的關系,說水命的女人,不能與火命的男人結婚,因為水克火,這個女人會克夫。這樣理解五行的生克對嗎?五行生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就要引入五行生克的概念。春季過后是夏季,春季氣的展放運動,為夏季氣的上升運動提供了前提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就叫木生火。這木生火并不是像我們普通所理解的,用木頭來取火。
如果今年春季氣溫比較低,植物的根長得不好,枝條也長得不好,就會影響夏季植物地面部分的生長。這叫木氣虛,就不能生火。
那么,秋季氣的內(nèi)收,種子成熟了,主干的營養(yǎng)貯存得多,它就有利于植物的過冬。秋季氣的內(nèi)收運動,為冬季氣的潛藏運動提供了前提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叫金生水。
以前有人解釋,什么叫金生水?就是把金屬放到煉鐵爐里,化成了鐵水。我們的中醫(yī)是要走出國門的啊。那外國人就接著問了:什么叫水生木???你說水澆樹,樹木就活了,這就叫水生木。那么,再請問,金屬化成的鐵水澆樹,樹木還能活嗎?結果那老師卡殼了。他怎么卡殼了?他說鐵水澆樹木,樹木當然不能活了,然后他接著就說,這個東西(五行)是會被淘汰的一種理論,你知道就行了,臨床上沒有什么用?!@很糟糕!把中醫(yī)真正的精華給丟掉了!
什么叫金生水?金氣的內(nèi)收運動,使植物的種子飽滿,使植物的主干的木質(zhì)化程度高,就為冬季過冬冬季的潛藏提供了前提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果種子沒有成熟,營養(yǎng)儲備的少,很嫩,它不就會凍死嗎?
冬季水氣的潛降,為種子為植物儲備了能量,就為第二年春季的展放,植物更好的生根發(fā)芽,提供了前提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就是水生木的過程。
五行的相生,是按照季節(jié)的次序相生的,生得過頭行不行?不行!這就要引進五行的相克。夏季上升的氣運動太過頭了,也不行。有一年夏季雨水多,我種的葡萄長得又肥又大,葡萄枝都長瘋了,園林師傅說,這樣下去可不行啊,會影響秋天結葡萄的。怎么辦?你得把它的腦袋剪了,用下降的氣來制約它,使它的上升運動控制在一定水平上,這就叫水克火。水克火,不是用一盆水,把火澆滅,那是從五材的角度來講五行相克。
五行有相生,不至于導致某種氣的運動不足。五行有相克,也不至于導致某種氣的運動太過。這種生克制化,保證了五行之氣,平衡,穩(wěn)定,協(xié)調(diào)的年復一年的交替運動,經(jīng)過幾十億年的氤氳演化,就化育了萬紫千紅千姿百態(tài)的生命世界。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五行的烙印。
五行的烙印,隨處可見。我們的家俱,很多都是木材做的,木材有木紋,木紋就是樹木的年輪,年輪是什么?那就是五行打上的烙印。
春季是氣的展放運動,所以春季生長的細胞逐漸變大,夏季氣上升,樹的細胞變得最大,秋季氣內(nèi)收,細胞變小,冬季氣潛降,細胞變得更小,甚至不長了。細胞大的時候顏色淺,細胞小的時候,顏色深,這樣就留下了一圈年輪。
豈止樹木有年輪,馬牛羊的牙齒上也有年輪,你到市場上去買馬,你去問主人,這馬幾歲了?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外行。你只要掰開馬的嘴,看一看它的牙齒,那上面有年輪。大魚的鱗片上有年輪,烏龜?shù)呢悮ど嫌心贻啞?
有一次,我去臺灣,在一個飯店里吃飯,門口擺了一個特別大的海龜。過來一個小姐告訴我說,先生,這只烏龜有一千多歲啦。天哪,這是一只宋朝的烏龜!可我定睛一看,烏龜殼上年輪,我數(shù)了數(shù),沒超過一百條。我跟小姐說,這只烏龜?shù)哪昙o頂多比我大一點,不到一百歲,也就是80來歲。先生,您是怎么知道的?我說這叫歲月留痕啊!
在新加坡,很多人家養(yǎng)烏龜,我到那兒看,我說,你們家的烏龜兩歲半了,我說你們家的烏龜兩歲零三個月了,他們的主人說,郝老師,你怎么知道它們的年齡的?我說都寫在貝殼上呢。烏龜?shù)谋成喜粌H有年輪,還有季輪,四個季節(jié)疊加起來,就是年輪。
我們吃過黃花魚,黃花魚腦袋上有兩塊硬硬的骨頭,有這個特征的魚叫石首魚,有人研究石首魚這兩塊堅硬的骨頭,把它剖成薄薄的片以后,用電子顯微鏡來看,發(fā)現(xiàn)不僅有年輪,有季輪,有月輪,還有日輪。用電子顯微鏡看,如果這個魚這一天它的環(huán)境是風平浪靜,食物豐富,伙伴又多,玩兒的又高興,吃的又飽,它這個日輪就寬寬的亮亮的。如果哪一天遇到狂風惡浪,沒有食物,它又飄落到一個孤苦伶仃的地方,它又緊張,又害怕,又餓肚子,又焦慮,結果這一天的日輪就是黑黑的一條線,根據(jù)這條魚的電子顯微鏡下的日輪就可以把這個魚的一生的日記寫下來,由此就可以知道這個海域它過去的氣象狀況,這真叫歲月留痕?。?
所以各位朋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很不容易,所以不管我們每個人遇到什么樣的事情,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愉悅的情緒,不要在我們生命的進程中留下黑黑的一條線,而應當留下亮亮的一個痕跡。
五行學說是揭示大自然氣的運動方式,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學說。五行學說是構通人類和萬物與天地之間關系的紐帶,也可以看成是大自然這一生命的搖籃,所賦予人類和萬物的一個“遺傳密碼”。
漢代醫(yī)學家張仲景說,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大自然撫布了春季氣的展放,夏季氣的上升,長夏氣的平穩(wěn),秋季氣的內(nèi)收,冬季氣的潛降,大自然撫布了氣的這五種運動方式,才使萬事萬物有了生長化收藏的生命節(jié)律,才使人有了五臟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