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目天目茶碗,俗稱兔毫盞。這件禾目天目茶碗是宋代建窯所產(chǎn),為飲茶用具, 口徑12.5厘米,茶碗里外都施相同的黑釉,底部露胎較高,釉有垂流現(xiàn)象,釉層較厚,口沿里外有黃褐色細(xì)毛條狀放射花紋。造型古樸質(zhì)拙,釉色烏黑如漆。
建窯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zhèn)。建窯和江西吉州窯都是宋代黑瓷的產(chǎn)地,是古文獻(xiàn)里所述“兔毫”茶碗的主要產(chǎn)地。如鑒別同時期的建窯和吉州窯產(chǎn)的“ 兔毫”茶碗,只要仔細(xì)看看碗底胎骨呈色即可,吉州窯制瓷泥胎用含硅質(zhì)較高的瓷土,燒成后呈灰白色,而建窯古文獻(xiàn)稱之為“烏泥建”、“黑建”、“紫建”,這不僅是說宋代建窯瓷器釉色深重,還說建窯瓷品燒成后胎體呈淺黑或紫黑色,這是因為其所用泥土氧化鐵含量高,故胎體色深,堅致,厚重。
宋代上層社會飲茶、斗茶喜歡用建窯禾目天目“兔毫”碗,這在宋代許多書籍都有記載,如宋徽宗斗茶時所用的就是建窯兔毫碗。兔毫碗毫紋向外放射,極為美觀,深受帝王的喜愛,使兔毫碗更負(fù)盛名,宋代留下不少首贊揚此類茶碗的詩句,如蘇東坡《送南屏謙師》云: “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勿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甕鵝兒酒?!边@里的兔毫斑就是指建窯禾目天目“兔毫”茶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