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5課堂教學
10+35的宗旨是圍繞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為了保證不“走樣”,學校對課堂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1)強化參與意識。 課堂組織由原來的教師為主角學生為配角,變成以“小主持人”為主、教師為輔的組織模式,他們不僅如此,還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任務、知識點、重點、難點、考點以及解答、評價、批改、板書等也全部交由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勇敢表現(xiàn)、主動積極的性格,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學生的做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fā)言權。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改革,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率,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課堂教學中設計了花樣繁多的評選,朗讀秀、寫作秀、小勇士、小闖將、常勝將軍、創(chuàng)新健將、奇思妙想智多星等,旨在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嘗試到參與和贊賞的快樂。 (2)感受學習的快樂。 杜郎口中學把“激勵、喚醒、鼓勵”當作教師組織課堂的三大法寶。他們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要求教師在課堂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挖掘各科教材的興趣點。在實踐中,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手段新招疊出,他們歸納整理了諸如:情感激勵法,喚起注意法,自我發(fā)現(xiàn)法,討論辨析法,競賽評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組結對法、擂臺比武法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 他們明確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必須做到五個字“讀、思、問、議、評”。讀:會讀書。做到不多字,不丟字,不讀錯音,不破句,不斷句,并且能準確表達語氣和文意。思:會思考。邊讀書,邊思考每一句話。問:對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詞語會質疑。議:討論時能說出自己的見解。評:會評價別人和自己的發(fā)言,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能夠加以區(qū)別。 (4)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會聽、勤思、敢說、善問”的習慣。會聽:上課時專心聽課,細心地聽同學們的發(fā)言,邊聽邊思,精力集中。勤思:積極思考提出的問題和同學們的解答情況,要在學習過程中邊操作邊思考,邊觀察邊思考。敢說:上課要大膽發(fā)言,敢說話,敢大聲說話,敢于反駁別人乃至老師的意見。善問:沒聽懂的內容和在練習反饋中遇到的不會的問題,要善于問。 10+35課堂模式促進了教師工作重心的變革,比如他們以前備課琢磨的是教材、是教法。而現(xiàn)在精心研究的是學生、是學法。面對已經開放的學生,杜郎口中學教師面臨的課堂挑戰(zhàn)越來越大,需要潛心做的工作越來越多,否則,他們難免會隨時遭遇被學生難倒的尷尬! 翻閱他們教師的教案,他們記的都是預習課如何處理,反饋課如何補充,一條條、一項項備的很細,他們的教案普遍是“學生行為”寫得多,而知識結構寫得少,這就是杜郎口課堂改革帶來的教學觀念的變化。杜郎口中學十分重視集體備課,他們動員同學科全部教師共同備課,減少了許多重復勞動,提高了備課質量。他們擯棄了以前的那種老師各自為戰(zhàn),備課本年年寫、年年抄,用完就扔,費力費時的備課傳統(tǒng),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自主學習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xiàn)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前“三”為:“立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整體性教學。所謂立體式就是:教學目標、任務是新課程要求的三維立體式,將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同學、每個小組來完成,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每個小組的集體智慧,展示模塊就會有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思考與交流;所謂大容量就是: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通過各種課堂活動形式展現(xiàn),辯論、小品、課本劇、詩歌、快板、歌曲、繪畫等等;所謂快節(jié)奏就是:在單位時間內,緊扣學習目標和任務、通過周密安排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的多種效果。 后“三”為自主學習“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預習模塊主要任務是: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點、難點并初步達成學習目標。其基本過程是,學生根據自學后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預設學習目標。然后,學生在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并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為展示課做準備。有了這樣充分的預習課,展示課上學生的表現(xiàn)就不足為奇了。 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并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本階段的基本形式一般為: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 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對前面的課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本環(huán)節(jié)尤其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落實情況,能否達到三維目標。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zhàn)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六”,即展示模塊“六大環(huán)節(jié)”,分別是: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xiàn)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預習交流,明確目標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分組合作,即教師口述將本節(jié)學習任務平均分到小組內,一般情況下每組只完成其中一項即可;展現(xiàn)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自己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等;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現(xiàn)情況把自己組沒能展現(xiàn)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或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貫穿在一起,就構成了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主體。與我們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課堂教學預習、展示反饋模塊都是占用正式課時的,有時是一節(jié)課,有時是兩節(jié),也可能是十幾分鐘,具體時間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而定,但這些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些模塊的教學組織形式都主要以小組活動和學生自學為主,都是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正是這個自主學習模式的運行,使得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躍而和諧課堂氛圍,很好的解決了大班額條件下的合作學習問題、學生主體問題以及面向全體共同發(fā)展的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