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璞(276-324),字景純,河東聞喜(屬今山西省)人。此君是風水界不可多得的牛人,《太平廣記》卷十三記載他“周識博物,有出世之道,鑒天文地理,龜書龍圖,爻象讖緯,安墓卜宅,莫不窮徽,善測人鬼之情況”。這些記載頗有些傳奇色彩,把他描繪成了半人半神的“陰陽人”;在民間,也流傳有不少關于他相術方面的故事,這些故事出神入化,更增強了他的神秘性。郭璞撰寫的《葬書》(或稱《葬經》)。把風水術從傳統(tǒng)的相地術中分離出來,對風水一詞作了具體的解釋,全面論述了風水術的理論與實踐,從而奠定了風水術的基礎。于是,人們又稱郭璞為風水鼻祖,屬于宗師級別的人物。
在郭璞還沒有名氣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郭璞選中一塊很平常的地在那里安葬,這塊地離水很近,一到夏天雨水增多就會被大水淹沒,當時許多風水師都說這塊地不好,郭璞沒有理會,仍舊堅持自己的判斷。說也奇怪,幾年之后,沙土上覆,大水不但沒有漲上來,反而自行退去,墓周圍幾十里都成為桑田。這件事情使郭璞名聲大振,從此奠定了自己在風水屆的地位。許多遠方之人都慕名而來,請他前去相墓。 這里面就有當時的晉元帝。晉元帝也是一個粗通風水之人,聽說郭璞到處給人相墓,并非常靈驗,就微報私訪,前去觀察郭璞選的墓穴。一次,在一山角上,晉元帝看見一個村夫,正在葬龍角,于是就過去對村夫說:“你怎么葬龍角呀?按照咱們的刑律,這是要滿門抄斬的。”墓主回答說:“是郭璞先生告訴我的,他說在這里葬龍角,不出三年就可見到天子。” 晉元帝心想好大膽子,追問道:“你在此葬墳,就是為家中出一天子?”村夫聽后笑道:“不是我家會出天子,只不過是能讓天子來這里而已。”這正應了郭璞的斷語。晉元帝暗自佩服,下決心一定要找到郭璞這位高人。好讓他為自己選擇一處吉穴,以在地下繼續(xù)享受榮華富貴。后來郭璞給他相墓與否不得而知,不過倒是給一個叫張裕的官員選過祖墳。 這個張裕可不是釀造葡萄酒的張裕,如果郭璞能為這位近代民族企業(yè)家相墓,那簡直是神了,可惜這位是與郭璞同時代的一位官員。據《南史•張裕傳》記載,張裕的曾祖父去世時,曾請郭璞前去選地葬墳,郭璞給他選了兩處佳穴,讓他自己挑選:“現在有兩個墓穴供你挑選,如果你把先人葬在第一個墓穴,那么你能活百歲,位至三司,但子孫不興旺。如果葬在第二個墓穴,你的壽數要減去一半,官位也止于卿校,但是卻子孫后代世世顯貴。不知你準備選擇哪一處呢?”張裕聽后想也沒有想,就直接選擇了第二個墓穴,后來他的后代果然人丁興旺。 當時揚州有個大官顧球的姐姐病了四十年,請郭璞占卜。郭璞給她求了一卦,得“大過”之“升”,就按照卦辭內容解釋:“大過卦者義不嘉,冢墓枯楊無英華。振動游魂見龍車,身被重累嬰妖邪。法由斬祀殺是蛇,非己之咎先人瑕。”翻譯成現在的白話文就是說,顧球的先人曾殺過一條靈蛇,導致“冢墓枯楊無英華”,使后人生病。顧球于是抓緊查詢家譜,果真如郭璞所言,便趕緊祭拜靈蛇,姐姐的病很快就好了。 郭璞有個好朋友叫桓彝,郭璞說:“桓彝啊,你每次來都可以徑直進房,無須回避,只是不能在我的廁所里找我,否則,我和你都將大禍臨頭。”桓彝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一次大醉后走進了郭璞家的廁所,只見他“裸身被發(fā),銜刀設醊”也不知是在作法還是在修煉法術。郭璞看到桓彝后大驚失色,說:“我倆都要完蛋了。”不久,王敦謀反,命令郭璞占卜,結果是不吉,王敦心想,還沒造反就遭晦氣,一怒之下就將郭璞殺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