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葵花向陽(五年科學)
6.葵花向陽
教學目標:
1、能通過觀察記錄,分析出向日葵花盤的朝向與太陽位置的關系;能通過觀察和實驗,歸納出向光性的現(xiàn)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著的假設。
2、能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能使用歸納法驗證植物其他幾種向性運動;能設法搜集關于植物向性運動的資料。能體會到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利用光對動物的影響,獨立設計制作一個捕捉害蟲的裝置;在設計與制食物中毒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3、能通過與其他人交流共同得出改進自己設計的捕捉害蟲的裝置;能公正地評價別人和自己設計、制作的裝置。
4、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光對動物行為有什么影響;什么是向光性,利用所學知識說明在太空中植物的根會怎樣生長,并能解釋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
材料準備:
有關向日葵在一天內花盤方向隨太陽改變的圖片、表現(xiàn)其他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圖片;兩株生長狀況一致的幼苗、 紙盒、剪刀等。
課時安排:
安排用兩課時。第一課時,完成活動1及拓展活動。二課時,完成活動2及拓展活動。
教學過程:
一、向日葵與陽光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記錄,分析出向日葵花盤的朝向與太陽位置的關系。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是向光性。
3、能通過觀察或實驗,歸納出向光性的現(xiàn)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設。
4.能通過與其他人人得出自己的推論。
5.能體會到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實施過程:
1、上課開始做一個小游戲,要求學生閉著眼睛做一些事情,然后讓學生結合游戲及日常生活經(jīng)驗談談生活與光的關系。
2、在學生切實認識到陽光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后,丟眼色將話題轉移到光對動物和植物的影響。讓學生充分地說出自己所知道的各類相關信息,并讓學生觀察向日葵的圖片。
3、引導學生觀察更多植物的向光性,讓學生在教材圖片的啟發(fā)下舉出更多的與向光性有關的實例。進一步理解向光性的概念,并通過推理征聘大多數(shù)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特性,從而體會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活動: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提示設計對比實驗證明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特點。
2、能控制條件保證植物向光性研究的科學性。
3、能與其他小組同學合作進行研究。
實施過程:
1、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實驗時, 提示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假設、選擇實驗材料,自己決定實驗方法。
2、鼓勵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完美自己的實驗設計。
3、實驗的基本步驟:
(1)選兩株大小相同、生長情況相近的同種植物的幼苗。
(2)將盒子一側的上方剪出約2厘米見方的窗口。
(3)將植物同時放在向陽處,其中一株扣上盒子遮光。
(4)幾天后,將盒子取走,觀察兩株小苗的生長情況有何區(qū)別。
4.實驗完成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兩棵小苗的不同生長尾部,分析產(chǎn)生這種不同的原因。
5.植物向光性的實驗讓學生自己選擇,只要學生選擇的條件相同,可以讓其進行實驗。
二、研究植物的“定向運動”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和交流發(fā)現(xiàn)植物還有其他的向性。
2、能使用歸納的方法驗證植物其他幾種向性。
3、能利用所學知識說明在太空中植物的根會怎樣生長,并能解釋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
4.能設法搜集關于植物向性的資料。
5.能與其他同學交換自己搜集到的資料。
實施過程:
1、在上一課時結束時,布置學生搜集植物是否有其他向性的資料,尤其要完成教材的實地觀察和繪制生物圖活動。
2、活動開始后,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對哪種向性感興趣就先研究哪種。
3、研究植物的向水性時,除觀察教材中“植物的向水性”圖片外,展示實際的實驗結果,并展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自覺發(fā)現(xiàn)植物根延伸方向的特點。
4.在學生掌握了豐富的資料后,再讓學生歸納出植物具有向水性。
5.研究植物的向地性,先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繪制的生物圖,然后再概括植物根和莖生長方向的規(guī)律。
6.了解了向地性的概念后,讓學生自由設想太空中植物的根可能向什么方向生長,并能談出自己的理由。
7.讓學生搜集資料的活動只告訴學生這將作為科學課的評價內容。
活動:光對動物的影響
活動目標:
1、能通過查閱資料、觀察實驗等方式發(fā)現(xiàn)光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2、能利用光對動物的影響,獨立設計制作一個捕捉害蟲的裝置。
3、在設計與制造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4.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設計的捕捉害蟲的裝置并進行改進。
實施過程:
1、在本活動之前,搜集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到時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動物與光的聯(lián)系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2、活動開始,通過看圖和視頻資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盡可能將自己知道的信息與同學交流。
3、指導學生閱讀科學在線的內容,體會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與人們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的好處, 啟發(fā)學生舉出更多的例子為自己的設計打基礎。
4.設計捕捉有害動物的裝置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并根據(jù)教材的提示完成設計圖表。
5.引導學生展開互評,發(fā)揮思維,對同學的設計方案提出改進建議,并積極采納有效的建議,對自己的設計加以改進,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工制作。
拓展活動:根能辨別方向嗎?
活動目標:
1.學習做有關植物向地性的實驗。
2.進一步加深對植物向地性的認識。
實施過程:
1.將三根木條分別放在兩塊玻璃之間,用細繩將兩塊玻璃捆在一起,這樣就成為一個玻璃器皿,里面放上沙土,讓里面保持潮濕,貼著玻璃放及玉米種子。
2.幼苗出土并長出須根以后,將這個裝置橫過來放置。
3.幾天以后,再觀察根部的生長情況。
拓展知識
陽光與生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