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魅力論課件
領導魅力論
——領導者的人格魅力與方略魅力
華中科技大學現(xiàn)代領導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
陳海春
紅色牧師自述
學術問題通俗化
嚴肅話題生活化
復雜問題簡單化
海龜理論土鱉化
第一篇 從政三議
毛澤東主席給兒子設計的發(fā)展路徑
致毛岸英、毛岸青(
你們長進了,很喜歡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傊⒁饪茖W,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于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huán)境,我不想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傊蚁矚g你們,望你們更好。
毛主席要求我們學習點有用的知識
書沒有長腿,你可以隨意打開合上。讀書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比大師傅做飯要容易得多,比屠夫殺豬容易得多。豬有腿能跑,他必須捉住這頭豬,他殺豬,豬會叫。放在桌上的書不會跑,你可以隨意翻它,還有什么比這更容易嗎?
所以我勸那些只有書本知識但還沒有接觸實際的人,或者實際經(jīng)驗尚少的人,應該明白自己的缺點,將自己的態(tài)度放謙虛點。
一 、從政之道
道就是規(guī)律,就是準繩,可以從三個方面看:一是道理,二是道路,三是道義。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一)道理
——書本:科學與藝術;
——閱歷:智力與智慧;
——感悟:信念與信息。
(二)道路
——蝙蝠:技術與行政;
——肥瘦:米籮與糠籮;
——路徑:自強與格局。
(三)道義
——對己:利害與善惡;
——對友:報恩與寡恩;
——對物:大義與小惠。
二、從政之要
要就是關鍵,就是標準 ,可以從三個方面看:一是講政治 ,二是懂規(guī)律 ,三是樹形象 。
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
(一)講政治
——立場:忠誠與站隊;
——頭腦:敏感與鑒別;
——旗幟:選擇與表態(tài)。
(二)懂規(guī)律
——天時:順勢與機遇;
——地利:項目與事件;
——人和:盟友與對手。
(三)樹形象
——基礎:內(nèi)在與外在;
——業(yè)內(nèi):敬業(yè)與勤業(yè);
——業(yè)外:生活與社交。
三、從政之位
位就是位子,就是角色,可以從三個方面看:一是為僚,二是為吏,三是為官。
生意做小了是做買賣,做大了就是做政治。
事業(yè)做小了是做技術,做大了就是在做人。
——一位IT行業(yè)少帥的高論
(一)為僚
——基礎:點子與轎子;
——形象:謹言與慎行;
——本事:文字與關系。
(二)為吏
——基礎:帽子與鏡子;
——形象:勤勉與精細;
——本事:主管與主要。
(三)為官
——基礎:位子與腦子;
——形象:虎氣與猴氣;
——本事:辦事與傳教。
第二篇:魅力九思
在過渡性和發(fā)展中的社會中,超凡魅力的領袖起著重要的作用。毛澤東就屬于那種把人格的魅力與思想的魅力集于一身的超凡魅力的人民領袖。
——詹姆斯·伯恩斯:《領袖論》
魅力之源
信息永遠不會對稱;
時空永遠不會統(tǒng)一。
——作者感悟
領導是指領導者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為實現(xiàn)既定目標,對被領導者進行統(tǒng)御和指引的行為過程。領導者是那一類善于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改變他人思想和行為的人。
領導者魅力來源于領導者和追隨者的一種落差,這種落差既包括領導者與追隨者在心理上的差別,也包括能力上的差別。因此,所謂魅力,是指思想感情方面特別吸引人的一種力量。“魅”,從“鬼”,從“未”。
——從“鬼”, “魅”是“精怪”,物老則成魅。因此,魅力一般被認為是不知其淵源,不知其來自何處的力量。
——從“未”,是一種“差”,即顯魅者與觀魅者之間的落差。觀魅者越弱,顯魅者越強,“鬼力”越大。反之,觀魅者越強,顯魅者要想有魅力,就越要提高。
一 、領導者
受信賴的不是批評家,不是指出強人有何失誤,或者指出干實事的人在那方面本來可以干得更好的人。榮譽屬于那些在角斗場上翻滾的人,這些人汗流滿面,血污斑斑;他們英勇的戰(zhàn)斗;他們不斷出現(xiàn)失誤和缺點,因為只要做事,就免不了有失誤和缺點。然而,他們確實努力干實事;他們滿腔熱情,洋溢著偉大的獻身精神;他們自立于一項崇高的事業(yè),他們?nèi)绻行业玫匠晒ΓK于能歡慶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勝利,如果不幸遭到失敗,至少也是在敢于冒大險后遭到的失敗,因此,決不能把他們同即不知勝利為何物,也不知失敗為何物的冷漠膽怯的人相提并論。
—— 西奧多 ·羅斯福
(一)地位
——職位:動能與勢能;
——職權:獎勵與處罰;
——職責:現(xiàn)實與歷史。
(二)動機
——成就:組織與個人;
——交往:盟友與朋友;
——工作:謀人與謀事。
(三)能力
——影響:人格與方略;
——統(tǒng)御:頂層與基礎;
——權變:徑自與迂回。
二、追隨者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老子《道德經(jīng)》
前人在研究領袖問題中的一個最大誤區(qū),就是把領袖文化和追隨者文化割裂開來。
領袖勸導追隨者為某些目標而奮斗,而這些目標體現(xiàn)了領袖以及追隨者共同的價值觀和動機、愿望和需求、抱負和理想。領袖的才能在于領袖看問題及行為方式以及其追隨者的價值觀和動機。
——《領袖論》
(一)動機
——交往:信息與感情;
——成就:動力與目標;
——工作:樂趣與成熟。
(二)心理需求
——模仿:形似與神似;
——崇拜:追星與羨慕;
——尊崇:上級與規(guī)則。
(三)實際需求
——生存:衣食與安全;
——發(fā)展:前途與地位;
——依存:關心與關照。
三、構建
能夠得以幸存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慧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變化的。
——查爾斯·達爾文
所謂構建,是指領導者的魅力與自然人的魅力不同,它是領導者自覺構建起來的社會性的東西。這種社會性的東西造成了一種落差,即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的一種在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差距。這種差距是動態(tài)的,領導者要想長久的保持某種魅力就要學會有效地產(chǎn)生和保持這種落差,這也是考驗領導者政治智慧的關鍵。
(一)依己
——底子:素質(zhì)與形象;
——習得:學習與實踐;
——保持:初始與守恒。
(二)依勢
——大勢:技術與政治;
——時機:戰(zhàn)時與平時;
——規(guī)則:體制與機制。
(三)依技
——設計:包裝與推界;
——距離:接近與阻斷;
——視角:前臺與幕后 。
魅力之基
人過留名,
雁過留聲。
在心理學中,人格是指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tǒng)合模式。這個模式包括了個體獨具的、有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各種特質(zhì)或特點的總體。
做人是做官的基礎。領導者的人格魅力體現(xiàn)了領導魅力的基礎。領導者的人格魅力,就是領導者在被領導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使被領導者對領導者信任和服從的一種精神感召力;是被領導者對領導者有一種心悅誠服的態(tài)度。這種基于領導者個人內(nèi)在素質(zhì)和公共形象的魅力,是領導者對被領導者有一種權力難以達到的巨大影響力。
四 、激情
所謂激情,是指一個人的昂揚向上精神狀態(tài),主要體現(xiàn)在“三氣”上,即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精神狀態(tài)問題至關重要。天助自助者,一個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永遠是自己發(fā)展的原動力。
激情產(chǎn)生于領導者對自己職業(yè)的認可和追求。激情的功能有三點:一是體現(xiàn)領導者的感召力;二是體現(xiàn)領導者的自信心;三是體現(xiàn)領導者抗挫折的能力。
要說明的一點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以及他的政治動機迸發(fā)出他生命的全部激情。
——德國“鐵娘子”安格拉·默克爾
(一)晉升
——速率:飛機與樓梯;
——質(zhì)量:糠籮與米籮;
——變數(shù):對手與朋友。
(二)壓力
——需求與限制;
——重大與不定;
——困惑與動搖。
(三)挫折
——時間:延遲與等待;
——結果:阻撓與失敗;
——價值:沖突與選擇。
五、責任感
沒有責任感的組織,是一個無序和低效的組織;
沒有責任感的從業(yè)者;是一個沒有品位和形象的人。
所謂責任,指一個人在從業(yè)過程中應盡的職責;而責任感,指一個人對應盡職責的態(tài)度。
責任感主要通過態(tài)度與價值觀展現(xiàn)出來。生活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的人們,由于其經(jīng)歷不同,地位不同,對同樣的事物會形成不同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些不同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活動方式,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狀況。
(一)態(tài)度
——認知:陳述與評價;
——情感:滿意與內(nèi)疚;
——行動:積極與消極。
(二)對人
——地位:職務與前程;
——人格:尊重與信任;
——感情:關心與關照。
(三)對規(guī)范
——規(guī)范:意義與層次;
——組織:氛圍與制度;
——個人:習得與內(nèi)化。
判斷力是一種智慧,是一個人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發(fā)展趨勢的能力?;蛘哒f判斷力就是做選擇的能力,判斷力是把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下來思維的機能,是為了能夠把握趨勢和把握重點一種思維機能,說的簡單通俗點就是尋找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的能力。
就領導者而言,判斷力是一種不帶情緒的、冷靜的面對現(xiàn)實和洞察現(xiàn)實的能力。在真正的政治家身上,體現(xiàn)著將熾烈的激情與冷靜的判斷力協(xié)調(diào)地結合在一起的特征;能夠抓住他人容易忽視的復雜問題和事物;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能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在利用智慧和經(jīng)驗進行決策前,能夠?qū)π畔⑦M行批判性地研究和分析。
六、判斷力
作為一個領導,應該具有戰(zhàn)略的眼光,做正確的事情,把握事情的發(fā)展方向,更多的關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做到運籌帷幄。是否具有敏捷的判斷力,并能夠保持和提高判斷力,將對是否做正確的事情起根本性的作用,以深刻而敏銳的判斷力去掌握時機,才是領導者的本質(zhì)。
判斷力是一種智慧,是一個人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發(fā)展趨勢的能力?;蛘哒f判斷力就是做選擇的能力,判斷力是把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下來思維的機能,是為了能夠把握趨勢和把握重點一種思維機能,說的簡單通俗點就是尋找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的能力。
就領導者而言,判斷力是一種不帶情緒的、冷靜的面對現(xiàn)實和洞察現(xiàn)實的能力。在真正的政治家身上,體現(xiàn)著將熾烈的激情與冷靜的判斷力協(xié)調(diào)地結合在一起的特征;能夠抓住他人容易忽視的復雜問題和事物;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并能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在利用智慧和經(jīng)驗進行決策前,能夠?qū)π畔⑦M行批判性地研究和分析。
(一)創(chuàng)造力
——作品:新奇與有用;
——人物:靈活與獨立;
——思維:發(fā)散與頓悟。
(二)邊界條件
——制約:條件與自期;
——優(yōu)化:目標與方案;
——平衡:收益與成本。
(三)基礎
——閱百科:精深與規(guī)范;
——歷千景:廣博與準確;
——納萬物:偏好與理性。
魅力之本
領導者的方略魅力體現(xiàn)了領導魅力的根本。領導者的方略指領導者為了完成使命謀劃和實施的通盤計劃和策略。領導者的方略較之領導者個人的形象對一個組織更加重要,更加長久。
七、思路
堅持好的東西,修正錯的東西,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
——李瑞環(huán)
所謂路線領導,是指總攬全局的領導,是指把握事態(tài)發(fā)展根本方向的領導。路線領導針對的不是瑣碎的具體事務,也不是一時一地的任務,而是能提出明確的原則和普遍有效的規(guī)律,完成相當時間內(nèi)重大的歷史任務。正確的路線領導,能為群眾提供正當?shù)哪繕撕蜋嗤行У男袆又改稀3墒斓念I導,都有一整套明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一)形成
——視野:國際與本土;
——實情:傳統(tǒng)與未來;
——個性:理論與經(jīng)驗。
(二)描述
——實惠:好看與好吃;
——結果:想象與可能;
——對象:好讀與好懂。
(三)調(diào)整
——堅持:回顧與前瞻;
——修正:借鑒與弊端;
——創(chuàng)造:個性與共性。
八、資源
無論是物質(zhì)資源、人力資源還是信息資源都是社會存在和向前發(fā)展的基礎。
所謂資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fā)和利用的物質(zhì)、能量和信息的總稱,它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是一種自然存在物或能夠給人類帶來財富的財富。其中自然資源,我們又可以更通俗的稱之為物質(zhì)資源;其他非物質(zhì)資源又可以劃分為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
資源有兩個重要的特性,一是有用性,二是稀缺性。有用性是指資源總是有其特定的功用,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這些功用;稀缺性是指資源總量總是有限的,我們要善于珍惜這些寶貴的資源,且不可視而不見,更不可隨意浪費。
(一)人力
——組織:識選與用育;
——個人:進退與留轉;
——關系:開發(fā)與保持;
(二)物質(zhì)
——來源:產(chǎn)生與保持;
——內(nèi)容:物質(zhì)與資金;
——籌劃:整合與增殖。
(三)信息
——速度:指數(shù)與線性;
——知識:直接與間接;
——主導:官員與公眾。
九、推動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fā)展和變化,只應該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guī)定時日。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顛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
(一)原則
——動員:一般與個別;
——依靠:骨干與群眾;
——借力:寶劍與東風。
(二)手段
——輿論:故事與氣勢;
——政策:競爭與轉化;
——權勢:說服與壓服。
(三)權謀
—時機:開頭與結尾;
——堅持:高潮與低谷;
——分寸:輕重與緩急。
謝謝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