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律】溝通無限論。
溝通無限論企業(yè)管理過去是溝通,現(xiàn)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 提出者:日本經(jīng)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故事】小沙彌誤對云水僧
無相禪師是唐代新羅國(今韓國)圣德王金興光之第三子,于公元728年來唐,安史之亂時隨唐玄宗入蜀,奉玄宗之命規(guī)劃、督建了大慈寺,建成96院、1萬余尊佛像,使大慈寺成為當時蜀中最大的佛寺?! ?/div>
有一位云水僧聽人傳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想和其辯論禪法,適逢禪師外出,侍者沙彌出來接待,道:“禪師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勞。”
云水僧道:“你年紀太小不行。”
侍者沙彌道:“年齡雖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聽,覺得還不錯,便用手指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攤開雙手,畫了個大圓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頭,侍者伸出五根指頭。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div>
云水僧誠惶誠恐地跪了下來,頂禮三拜,掉頭就走?! ?/div>
云水僧心里是這么想的:我用手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問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攤開雙手,畫了個大圈,說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問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說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問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說三界就在眼里。一個侍者尚且這么高明,不知無相禪師的修行有多深,想想還是走為上策。
后來,無相禪師回來,侍者就報告了上述的經(jīng)過,道:“報告師父!不知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賣餅的,他用手比個小圈圈說,你家的餅只這么一點大。我即攤開雙手說,有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說,一個一文錢嗎?我伸出五指說,五文錢才能買一個。他又伸出三指說,三文錢可以嗎?我想他太沒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識貨,不想,他卻嚇得逃走了!”
無相禪師聽后,說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禪!侍者,你會嗎?”
侍者茫然,不知怎么回答。
【定律】失真效應(yīng)
在無線電技術(shù)中,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不一致,出現(xiàn)音質(zhì)變化、圖像變形等現(xiàn)象。
點 評:失真以為真,常為真所惑;得假不知假,必為假所蔽。
【寓言】秀才買薪
有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于是把柴擔到秀才前面。
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柴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于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nèi)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頭卻是濕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錢吧。)”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于是擔著柴就走了。
秀才的話本身無可厚非,然而在賣柴人面前,他選擇了一種錯誤的溝通方式,其結(jié)果就是溝通失效:賣柴人以為秀才不會買。管理中的溝通更是如此,面對不同的受眾,需要應(yīng)用不同的溝通表達方式。
【定律】位差效應(yīng)
來自領(lǐng)導(dǎo)層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級知道并正確理解,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不超過10%,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
提出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xué)
【寓言】公主的選擇
在一個古老的王國,美麗的公主愛上了英俊善良的青年侍衛(wèi)。國王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戀情,暴怒之下,青年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
國王讓青年作出這樣的選擇:在競技場里,面對全國的百姓,他只能打開兩扇門中的一扇:一扇門里面是一頭饑餓兇猛的獅子,打開后青年會被吃掉;一扇門里面是全國最為年輕美麗的少女,打開后整個王國將會為青年與少女舉辦盛大的婚禮?! ?/div>
在抉擇的頭天晚上,公主偷偷去監(jiān)獄探望了青年?! ?/div>
青年并不知道哪扇門后面是獅子,哪扇門后面是少女,而公主也只是到了競技場才探知到底細。當青年被帶到競技場時,他看到看臺上的公主用眼神示意了其中的一道門,公主的眼神雖然矛盾復(fù)雜,然而卻充滿了濃濃愛意。那么,青年要選擇走向哪扇門呢?
如果他們共同選擇愛情,以死來抗爭,公主會示意里面有獅子的那扇門,青年也會毫不遲疑地去打開。公主也會徇情,從此成就人世上一段偉大愛情?! ?/div>
如果他們共同決定先活下去,公主會示意有少女的那扇門,青年也會極不情愿地去打開。從此世界上又多了一幕人間悲劇,演繹出悲歡合離?! ?/div>
這時,目標相同,信任與溝通是一致的?! ?/div>
然而,當青年選擇以死抗爭,而公主希望青年活下來時,會怎樣呢?
她如果示意有少女的那扇門,出于對公主的信任,青年會義無返顧地走向另一扇門?! ?/div>
正是擔心這一點,出于對青年的了解與信任,她想應(yīng)該示意關(guān)獅子的那扇門。她希望欺騙青年走向少女,從而挽救他的生命。
問題是,青年也可能會意識到這一點,導(dǎo)致了他走向公主示意的那扇門(獅子)?! ?/div>
這時,公主已無法判斷青年的選擇,青年也難以把握公主的示意。因而(在此問題上)他們對對方都已難以再建立信任。
他們也都陷入兩難的境地。
最為糟糕的是,這是在常規(guī)方式下無解的問題?! ?/div>
【點評】權(quán)力妨礙信任?老板們也經(jīng)常陷入這樣兩難的境地?! ?/div>
由于沒有人完全信任老板,因而無法保證有效溝通,導(dǎo)致管理者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在以企業(yè)溝通為主題的經(jīng)典作品《沒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么辦?》中,管理學(xué)者費爾南多•巴托洛梅教授試圖通過管理者建立自身信任與個人信息網(wǎng)絡(luò),通過有效分析把握信息線索,解決這個問題。
巴托洛梅教授認為,在等級階層中,權(quán)力較弱的群體揭露缺陷、錯誤和過失的時候,會很自然地極為小心謹慎──尤其當權(quán)力大的一方還居于評價與懲罰的地位,所以“權(quán)力會妨礙信任,審判者更是難以獲得信任”?! ?/div>
真的是這樣嗎?上帝的權(quán)力不可謂不大,他還要主持末日審判,可絲毫不影響教徒的信任。關(guān)鍵是教徒知道,上帝會公正地使用權(quán)力。因而,不是權(quán)力會妨礙信任,而是權(quán)力的行使不當會妨礙信任?! ?/div>
如果基于“權(quán)力會妨礙信任”這一假設(shè),從企業(yè)來說,老板等于權(quán)力,所以老板不被完全信任。為了建立信任,他要完善權(quán)力自身,它必須通過老板自身對部屬開誠布公(溝通)、支持鼓勵、信賴尊重、公正無私、前后一致,并展現(xiàn)專業(yè)能力來實現(xiàn)?! ?/div>
而如果基于“權(quán)力的行使不當會妨礙信任”這一事實,要取得信任,他不僅要完善權(quán)力自身,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機制,保證管理者的權(quán)力不被誤用與濫用。
因而,巴托洛梅教授談到的信任,由于沒有體制的保障,并不能使部屬達到完全信任,所以在此信任基礎(chǔ)上不可能產(chǎn)生真正的有效溝通。要達到完全信任,必須有體制保障?! ?nbsp;
那么,即使完全信任,是不是真正就能達成有效溝通?
青年與公主的故事給出了否定的回答。故事告訴我們,當雙方選擇相同,信任與溝通是保持一致的;而當雙方選擇不一致時,信任并不一定能導(dǎo)致有效溝通,并且,溝通的結(jié)果反而可能招致不信任的產(chǎn)生(這里提及的信任也不是相同)。
另外,由于信任屬于意識,而溝通屬于行為,意識并不一定代表行為的必然發(fā)生?! ∷裕屯新迕方淌谠O(shè)想通過建立信任就能“使得真實的信息從下層流向上層”,也沒有完全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