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xiàn),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么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么多遺憾?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么辦?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地獄;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為什么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我問佛: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倉央嘉措還有一首流傳非常廣泛的詩: 那一天---倉央嘉措 那一天,
那一年, 那一世,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那一世,我細翻遍十萬大山,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見與不見 ---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你念,或者不念我 你愛,或者不愛我 你跟,或者不跟我 默然 相愛 1 2 3 4 *王總(此為一個字):即松兒石(一種寶石),通常 5 6 *寒風的使者:深秋的風 7 8 *馬頭:西藏木船頭上一般都有臉朝后的木雕馬頭像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慢坐:西藏人告別時的客套話 ,意為"留安" 25 *業(yè):佛教用語,指人世行為,有善業(yè)與惡業(yè)之分 26 27 28 29 30
相傳倉央嘉措在入選達賴前,在家鄉(xiāng)有一位美貌聰明的意中人,他們終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馬,恩 愛至深。倉央嘉措進入布達故宮后,他厭倦深宮內單調而刻板的黃教領袖生活,時時懷念著民間多彩的習 俗,思戀著美麗的情人。他便經常微服夜出,與情人相會,追求浪漫的愛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 來,鐵棒喇嘛發(fā)現(xiàn)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著腳印尋覓,最后腳印進入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后鐵棒 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采取嚴厲措施,把倉央嘉措關閉起來。 關于類似的浪漫傳說還很多,但都以悲劇而告終。同時,倉央嘉措還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民歌詩人,寫了很 多熱情奔放的情歌,他的《情歌》詩集,詞句優(yōu)美,樸實生動,在民間廣為流傳歌誦。 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流浪蕩;他想要的,和凡人沒什么兩樣。藏族人雖然是虔誠的佛教徒,可是他們內 心最感親近的達賴,據說就是這位在布達拉宮沒有靈塔的倉央嘉措。他們之所以如此崇拜這位年僅二十四 歲就遭到政治人物謀害的少年喇嘛,就因為少年喇嘛的情詩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的熱愛與理解。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1706),門巴族人,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藏歷水豬 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 宇松地區(qū)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 親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 1682年2月25日,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在剛剛建成布達拉宮與世長辭了。然而拉薩街頭卻一片寧靜 ,既沒有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祈禱達賴早日轉生;又未見打卦降神,尋訪靈童的出世方向。西藏地方的 一切政教事務,亦如既往,仍由第巴(即藏王)桑結嘉措代行處理。桑結嘉措,是五世達賴的親信弟子,為 了繼續(xù)利用達賴的權威掌管格魯派(黃教)事務,密不發(fā)喪。連當時駐兵西藏的蒙古族帶兵官達賴汗(固 始汗之孫,是桑結嘉措爭奪獨掌西藏政治權力的對手)要見五世達賴,也被桑結嘉措用“達賴入定(即閉 門修煉),居高閣不見人,凡事傳達賴之命以行”的理由騙過。就這樣,想專權的桑結嘉措,欺騙了廣大 僧侶大眾,和當時中央的康熙皇帝,時間之長達15年之久。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偶然從西藏的俘虜口里,了解到五世達賴已死多年的消息 。康熙帝十分憤怒,并致書嚴厲責問桑結嘉措,甚至打算采用“云南、四川、陜西之師,見汝城下”的強 硬措施。桑結嘉措對于康熙帝的譴責感到恐懼,一方面寫信向康熙承認錯誤,一面派人尋了一個15歲的少 年作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這個15歲的少年,便是西藏歷史上有名的浪漫詩人,聞名一世的六世達賴喇 嘛倉央嘉措。 1697年(藏歷火兔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自藏 南迎到拉薩,途經朗卡子縣時,以五世班禪羅桑益喜(1663~1737)為師,剃發(fā)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仁 欽倉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雖然 身居西藏政教首領的地位,卻不能掌握政教大權。實際上,只不過是桑結嘉措找來應付康熙皇帝的傀儡。 矛盾日益尖銳。1705年(藏歷木雞年),第巴桑結嘉措買通汗府內侍,向拉藏汗飲食中下毒,被拉藏汗發(fā) 覺,雙方爆發(fā)了戰(zhàn)爭,藏軍敗,第巴桑結嘉措被處死。事變發(fā)生后,拉藏汗向康熙帝報告桑結嘉措“謀反 ”事件,并奏稱由桑結嘉措所擁立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不守清規(guī),是假達賴,請予“廢立”??滴醯蹨首?/font> ,決定將倉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廢黜?;鸸纺?1706年),倉央嘉措被解送北京的途中,據說行至青海湖濱 時去世,時年24歲。有的記載中說他是舍棄名位,決然遁去,周游蒙古、西藏、印度、尼泊爾等地,后來 在阿拉善去世。 倉央嘉措被解走以后,拉藏汗與新任第巴隆索商議,于火豬年(1707年)另立白噶曾 巴·伊喜嘉措為六世達賴,但西藏人民認為伊喜嘉措是假達賴,始終未予承認。 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 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獨立特行讓 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從六世達賴的一生來看,他無愧于一個大乘行者的德行。也正因為如此,倉 央嘉措在藏傳佛教中一直被奉為六世,而把乾隆皇帝后來指定的六世達賴稱為七世。 倉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guī)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 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于這種清規(guī)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門巴族 人戀愛婚姻比較自由,男女相愛經常不受貧富等級的影響等,14年的鄉(xiāng)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塵世生活經 歷及他本人對自然的熱愛,激發(fā)他詩的靈感。他不僅沒有以教規(guī)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 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歌”。他的作品《倉央嘉措詩歌》,廣 泛流傳,馳名中外。倉央嘉措的詩歌約66首,因其內容除幾首頌歌外,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忠貞、歡樂 ,遭挫折時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譯成《情歌》。 《情歌》的藏文原著,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有的以手 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見流傳之廣,藏族讀者喜愛之深。中文譯本海內外至少有10種,國外有 英語、法語、日語、俄語、印地等文字譯本??梢?,《情歌》不僅在西藏文學史上享有盛譽,而且在世界 詩壇上也聲譽大振。
倉央嘉措 詩句賞析 心理變化讓這種真實的,憂郁的愛情更加讓人心口微痛。 留和對愛情的尊重……都在這首詩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樸素簡單的文字帶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壓抑的痛苦,與戀人分離的痛苦甚至讓自己否決了邂逅帶來的快樂,這種深沉的愛意和不能自拔的迷茫, 更襯托出愛情的堅如磐石不可動搖。 心心相印的默契帶來的愛情將是溫暖而貼心的。會把戀人放在心頭一遍遍思量著,會把愛情在心中一遍遍 重溫著,這種傻傻的想念一旦失去就就像失去了依托。于是后悔著相知,后悔著深愛,只因失去所愛之后 的痛苦無法承受。 靈,讓我們感激它的慷慨。然而一旦分離,心口的溫暖無法補償帶來的失落,足夠讓人心碎垂淚。欠下的 那些溫暖的陪伴,在分離之后終究無法償還。恨人事無常,到底只能暗自神傷。 為愛到深處愛到酴醾,當分離之后只剩下了故人的回憶,在一遍遍重溫回憶的過程中一遍遍扯開傷口,使 它一直無法治愈。這種每每生生撕裂傷口的痛,讓人悔當初,真心相惜。 ,一次次重復著,卻是在反復提醒自己別離的事實。如果不愛,現(xiàn)在不會這么痛苦,然而懼怕痛苦而拒絕 愛,更是痛苦深處的痛苦。 和平常的相遇,而相會卻帶著四目相對時的喜悅和溫存。如果我們不相向而行是否就會相忘于江湖?相會 只會徒增感傷,因為千帆過盡,感情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前來相會。 的人便是誤嗎?哀怨的字眼輕描淡寫地描畫著那種失去之后就讓人心如刀絞的愛情,平靜的外表下滿滿的 波濤暗涌,畢竟相負帶來的就是一種誤,誤了青春時辰,誤了韶華時光,誤了一片深情。 緣分已盡,何必藕斷絲連牽扯不清?然而那些花前月下的約定卻縈繞腦海心頭,揮之不去,讓人怎能不想 再續(xù)愛情?剪不斷,理還亂,如此之痛,只能叫人言說“最好不相許”。 深省。萍水相逢卻惺惺相惜帶來的是依,可以驅散黑暗的戀人的擁抱才是偎,偎是一種相互依托,一種非 你不可的情緒,一種無論天涯海角還是碧落黃泉都要在一起的堅定。然而如此的二人卻被生生拆散,唯有 孤獨地告誡后人“最好不相依”。 會流連在對方的眼波之中。一旦相遇那些過往的回憶就會迸發(fā)出來,帶著在一起的渴望相聚,然而短暫的 相聚也改變不了終將分離的事實,不可能依然是不可能,相聚只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安慰罷了。 畫出了愛情的深度,只是一場相見,便是金風玉露,相知相許。后一句蘊藏著的悲涼與落寞的情感讓人心 疼,“相見何如不見時”,此語是錐心刺痛之人發(fā)出的肺腑之言。既然遇見你讓我如此痛苦,我為何還要 遇見你?表面上明明后悔著那一場邂逅,然而心中卻是愛得慘烈無比,明明口中說著那么決絕的話語,心 中卻如此彷徨彳亍不前。 生不息的相思?愛得那么疲憊那么痛苦,到頭來還是無法忘記對你的深情。這句話點明了全詩的情感,唯 有這一句話展露出了壓抑著的情緒。想和過去的戀人一刀兩斷,無奈心里卻無論如何也放不下,只有生前 身后唯愛一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對那人的深愛展露無疑。若不是愛得深刻,又怎么會如此痛苦,若不是愛到情癡,又怎么會有如此恨人事 無常?尤其是最后一句展現(xiàn)出的柔弱的一面,更體現(xiàn)出兒女情長。前面的淡漠和決絕,不過是因為太愛了 用來束縛自己的偽裝,最后終于說出口的“要我如何忘掉你”的話語其中的悲凄,綿遠悠長。那種微弱的 痛楚,從目力所及的文字一直流落到心口,酸楚之情油然而生。 |
|
|
來自: huanghuiru > 《欣賞美文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