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第一步:唯我獨尊
劉海影 2009-06-03 08:36:59 學習投資股市的第一步是,絕對不要聽從別人的投資意見。 我的意思,不是說不要聽從別人的投資智慧與經(jīng)驗之談。事實上,學習只有兩種途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以及向別人學習。毫無疑問,向別人學習是代價低得多的方式。在可能的條件下,初學者應該在完成對投資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之后再考慮實際投入。許多成功的投資大師,都曾經(jīng)有類似的經(jīng)歷。例如,著名股市專家奧尼爾(Investors Business Daily的創(chuàng)立者)曾經(jīng)在哈佛密集研究,尋找股市獲利之道。在心得滿滿之后才殺入股市,以5000元本金一年內(nèi)獲利達20萬元,從此走向事業(yè)通途。 但是,向別人學習僅限于投資理念與投資技術(shù),在具體的投資決策上,投資者必須學會不要聽從別人的意見。 對于國內(nèi)投資者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許多投資者喜歡打聽各種內(nèi)幕消息,或者希望自己周圍的朋友、專家可以告訴他們應該買進哪支“包賺不賠”的股票。我個人以為,這是走向快速賠錢的捷徑。 為什么是這樣呢? 背后的道理很簡單。讓我們假設(shè),有一個專家,他向你推薦了10只股票。即使他的水平很高,10只股票中,他正確的比例也很難超過60%。如果他可以在60%的時間正確,他的投資業(yè)績已經(jīng)可以非常好了。 對你而言,這樣的推薦有價值嗎? 我的回答是沒有。6只正確,4只錯誤,對他而言,已經(jīng)足以保證他賺錢。作為聽取意見的你而言,出現(xiàn)虧損的可能性卻十分大。 為什么呢?因為他知道他買進一只股票的原因何在。如果事情順利,他可以獲得充分的利潤;如果是事情不順利,他也知道何時需要承認判斷錯誤,及時離場。 但對你而言,很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他推薦的正確股票,你獲得的利潤不高。當股價上揚的時候,由于你不理解股價上揚背后的道理何在,你很可能在略有獲利之時就離場;一個小幅震蕩就可能讓你驚慌失措而賣出持股。相反,如果他推薦的股票錯誤,你遭受的損失卻會很大。人的天性是,當出現(xiàn)損失的時候,他會有意識地尋找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來安慰自己,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其結(jié)果是認識喪失客觀性,損失越來越大。 如此,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況是,好股票身上,你的利潤很少;差股票身上,你的虧損很大。 實際上,投資股票獲利的關(guān)鍵并不在于每次買進的股票都是好股票,而是在買進股票之后,知道如何應對各種不同的局面。索羅斯的名言是:“重要的不是你對還是錯,而是在你正確之后,你賺多少;你錯誤之后,你虧多少”。的確如是。投資股票是不可能每次都獲利的,如果你可以控制你錯誤時候的虧損而放大你正確時候的盈利,你的投資業(yè)績會十分良好。 只有在你完全明白買進特定股票的理由,你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而聽別人的意見來買進股票,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還有一點,更糟糕的是,在他推薦的10只股票里面,你可能只買進了6只好股票中的2只,卻買進了差股票的3只,別人的win ratio是60%,你的卻降低到了40%。 第三點理由,聽別人的意見來炒股,還不如把你的資金投資在互惠基金里面。如果你認為別人比你高明,就應該徹底將決策權(quán)交給別人。自己炒股,又讓自己的決策受制于別人的意見,是自我矛盾的。更重要的是,如此做法將讓你無法建立自信以及自己特有的投資系統(tǒng),對于投資獲利最重要的一點——“持續(xù)改進”——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如果你有心學習炒股,請從“依靠自己來作出投資決策”開始,猶如佛陀所言:“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各種專業(yè)服務沒有價值,只是說你需要讓它們?yōu)槟惴斩皇侵髟啄恪?只要當你決定依靠自己來決策,投資所涉及到的各種學習與技術(shù)才是有意義的。 學習股市投資的第二步是,警惕風險。 相關(guān)文章:股市投資第一步:唯我獨尊
我見過太多的投資者,被股市回報的迷幻誘惑引入市場,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無辜卻柔弱。面對他們完全缺乏想象力的殘酷與艱難,他們充滿勇氣地戰(zhàn)斗,有些像保衛(wèi)通州的滿洲軍隊,手持大刀,被英帝國的大炮屠殺,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不了解,投資的要訣是風險控制,而不是一味追逐回報。短期而言,股市是賭場,運氣如果與你為伍,你可以大撈一票。但長期而言,股市是冷酷無情的劃分者:投資者總是被劃分為兩類——成功者與失敗者。失敗者總是占大多數(shù),成功者卻天然很少,而股市賦予成功者的戰(zhàn)爭酬勞卻很高。市場得以生存的前提,是不斷為成功者制造失敗者。 如何制造失敗者?透過“貪婪與恐懼”這一對強有力的武器,市場不斷地教給投資者錯誤的投資哲學與投資技術(shù),在每一分每一秒都鼓勵投資者重復或者創(chuàng)新各種錯誤。在極大的規(guī)模上,這一過程不斷重復,為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失敗者。 所以,股市投資,在本質(zhì)意義上,是長線游戲。投資者需要做的,是生存下來。只要能夠生存,就有希望成為成功者,那個時候,市場會把失敗者繳納的學費,自動分配到你的手中。 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學會控制風險,學會控制自己繳納的學費額,是絕對重要的。 投資者要應對的第一個敵人是“貪婪”。中國的投資者似乎尤其貪婪。很多投資者恨不能每年都掙50%的利潤,或者最好是每月都有這么多。這是瘋狂的想法,我自然理解。這樣的想法會被“鄰居”掙到了“翻倍”的利潤所鼓勵。請相信我,沒有那么多“鄰居”真的掙到了這么多利潤。人性很有意思,他們會記住自己的勝利,而面對自己敗走麥城的經(jīng)歷,他們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選擇遺忘——至少,他們更樂意談論自己“過五關(guān)”的輝煌。 所以,第一點是,你需要記住,沒有人可以每年掙50%,更不要說100%了。巴菲特不能,索羅斯不能,我不能,你不能,沒有任何人能。 第二點是,高風險意味著高波動,而高波動從長期來看,只會讓你付出更多。舉個數(shù)學例子:如果你第一年掙50%,第二年再掙50%,第三年虧損50%,三年平均收益率是多少呢?可能出乎你的想象,少得可憐,剛好4%。與其如此,不如去獲取更加容易的每年8%的利潤,不是嗎? 那么,現(xiàn)實的投資回報預期應該是多少呢?我的答案是,15%以下。來看一個恒等式: 股價=市盈率×上市公司利潤=市盈率×GDP×上市公司利潤占GDP比例 那么,股市提供的長期回報率,必然符合: 股市回報率%=市盈率變化率%+GDP增速%+利潤占比膨脹速率% 讓我們來分別看看這三個組成部分的可能數(shù)值: ![]() (中國A股市盈率。數(shù)據(jù)來源:Wind,瑞富。)
上圖顯示了中國股市市盈率從1995年至今的變化。根據(jù)我們的計算方式,中國A股市盈率一度高達70倍(2001年牛市末端),在2007年牛市末端也高達50倍,但長期而言,呈現(xiàn)出明確的下滑趨勢,平均每年下滑1.7倍左右。目前的市盈率大約在20倍,遠低于歷史平均值34。發(fā)達國家市盈率水平平均值大約是14倍,如果假設(shè)25年后中國平均市盈率水平降低到16倍,則每年市盈率變化率為-1%。 再來看GDP增速。從1995年至今,中國GDP年均增速為9.7%,加2.4%的通貨膨脹率(按照CPI計算),名義GDP增速為12.1%。預計未來GDP增速會降低2%-4%,但通貨膨脹率可能增加2個百分點。以此計算,未來名義GDP增速應該在10%-12%范圍內(nèi)(如果不出現(xiàn)惡性通貨膨脹的話)。 上市公司利潤占GDP比例可以依據(jù)企業(yè)利潤占GDP比例來推算。 ![]() (中國企業(yè)利潤總額占GDP比例。數(shù)據(jù)來源:Wind,瑞富。)
上圖顯示了利潤總額占GDP比例近年來變化情況。2009年比例大約為9.8%。按照我們的研究,這一比例有可能在未來降低到8%左右。如果按照25年來計算,這一變量帶來的年化收益率為-1%。 將三項相加,未來25年股市預期回報應該在8%-10%左右。 上述計算中,未考慮的因素,是上市公司透過資產(chǎn)重組、資產(chǎn)注入等活動,使其利潤增速高于非上市公司。這一因素較難量化考察,但即使樂觀估計,也很難超過年化5%水平。 因此,長期來看,中國股市提供的回報率水平很難超過15%;合理的估計是10%左右,正好與過去15年來股市回報率相當。 如果按照10%來預計自己的投資回報,將會有助于投資者少受“貪婪”的掌控,減少短線操作、跟風炒作、頻繁換股等痼疾的損害,而學會從長線投資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學會控制風險的首先一步,當然,如果你假設(shè)自己是巴菲特、索羅斯,自然可以忽視上述推理?!?1世紀網(wǎng)】本文網(wǎng)址:http://www./HTML/2010-6-22/4NMDAwMDE4MzE4NA.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