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呵”一詞用之書信始于蘇東坡
在網(wǎng)絡(luò)聊天的時候,“呵呵”一詞我很喜歡用,尤其在惡心人以后,這個詞可以消解大家不少尷尬。用久了,就以為“呵呵”這個詞是自己發(fā)明的了,每次看見別人在那“呵呵”,心里總覺得“此詞四一亦有貢獻(xiàn)”。最近讀坡仙老的信札才發(fā)現(xiàn),原來“呵呵”一詞,他老人家早用在書信中了。粗略找了三篇,如下: 熙寧八年《與鮮于子駿》:“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fēng)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元豐元年《與文與可》:“不爾,不惟到處亂畫,題云與可筆,亦當(dāng)執(zhí)所惠絕句過狀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 黃州時期《與陳季?!罚?#8220;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 這三封信,都是討論詩詞書畫的,比較輕松。第一封是講自己寫《江城子·密州出獵》很得意,雖然沒有流行歌手柳七郎紅,但也自成一家。第二封是跟文與可開玩笑,說他如果不給自己畫畫,就要到處去亂畫,然后署上文的名號,或者拿著他給自己承諾畫畫的絕句去法院,索賠250匹布帛。(我疑心當(dāng)時“250”這個數(shù)字就有調(diào)笑的意思)第三封則是吹牛逼,說如果晚上睡的好,那么陳哥子要自己和的詞,分分鐘搞定,“難不倒老子”。 東坡的性格豁達(dá)從容,亦仙亦禪,不愧是我鄉(xiāng)先賢。他的書信里名句很多,尤其是論“文”的,“行云流水”、“文章如金玉,市有定價”等均出其中。在這篇小文收尾,我想抄一段或許大家不太熟悉的,也相當(dāng)有趣: “書至此,墻外有悍婦與夫相毆,詈聲飛灰火,如豬嘶狗嗥。因念他一點(diǎn)圓明,正在豬嘶狗嗥里面。譬如江河鑒物之性,長在飛沙走石之中,尋常靜中推求,?;疾灰?。今日鬧里忽捉得些子,如何!如何!元豐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夜,已封書訖,復(fù)以此寄子由”。 (《與子由書·其三》) 附錄 調(diào)笑之后,更有痛哭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于陳州。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這是東坡《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的結(jié)尾一段,可跟《與文與可》一信對看。友人在世時親厚無間,任意調(diào)笑,莫逆于心;待到斯人逝去,雖萬千人莫贖,翻看廢卷,惟有痛哭失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