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保健灸法 明高武《針灸聚英》卷三云:“無病而先針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灸”一詞最早見于《范汪方》,就是無病而灸,以期增強(qiáng)身體的抗病能力,祛病延年,這就是保健灸法。 《范汪方》用灸法預(yù)防霍亂。因為灸治霍亂可以“終無死憂”.所以主張“不可不逆灸”(據(jù)《醫(yī)心方》卷二十)。隋巢元方《諸病源候總論》卷四十五記載:“河洛間土地多寒,兒喜病痙,其俗生兒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頰以防噤。”但是反對那種不分南北寒溫,一律給新生兒逆針灸的做法?!肚Ы鹨健肪矶庞涊d用灸法預(yù)防瘧疾,據(jù)云:“凡入?yún)鞘竦赜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休上常須兩三處灸之,勿令瘡暫差,則瘴病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針灸大成》卷十一則以灸法預(yù)防中風(fēng),主張發(fā)現(xiàn)中風(fēng)先兆時,“便宜急灸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如春交夏時,夏交秋時,懼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瘡為妙”明李中梓《病機(jī)沙篆》卷五也載“頂防中風(fēng)灸法”。以上都是針對一定的疾病,用灸法加以頂防的辦法。 此外,還有一些選擇保健穴施灸的方法,它不是針對哪幾種疾病,而是要增強(qiáng)整個機(jī)體的健康程度,以期防止衰老,延年益壽。見載于文獻(xiàn)的,有用以下諸穴的灸法。 1神闕灸:如前面引錄過的《針灸資生經(jīng)》的記載。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是由于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之故又如《針灸集成》卷二記載,明朝時,廠西有一人.“年逾百歲,而甚壯健”,他自己說:“少時多病.遇一異人,教令每歲灸臍中,自后康健”。這都是灸神闕而得以祛病延年的實例。灸的方法,除單純艾灸、鼠糞灸外,值得提倡的還是熏臍法,《醫(yī)學(xué)入門》說:“凡一年四季備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益氣延年”。此外,據(jù)《類經(jīng)圖翼》卷八所載,在神闕行隔鹽灸,“若灸至三五百壯, 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按神闕穴,一向受到養(yǎng)生家重視,宋蘇東坡云:“人之在母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口鼻皆閉。而以臍達(dá),故臍者生之根也”(《蘇沈良方》卷六)。保健灸神闕,理或在此。 2.氣海灸:據(jù)《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載,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輕便,別人問他養(yǎng)生之術(shù),他說:“吾初無術(shù),但未嘗以元氣佐喜怒,氣海常溫耳。”王執(zhí)中在《針灸資生經(jīng)》里講到此事時說:“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佐喜怒矣。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予舊多病,??鄽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醫(y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之。” 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云:“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針灸資生經(jīng)》云:“《難經(jīng)疏》以為元氣之海,則氣海者,蓋人元氣所生也。”說明灸氣海有培補元氣的作用。 3.關(guān)元灸:《扁鵲心書》講到“注世之法”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臍下是指關(guān)元穴。竇材自己就是白五十歲以后“常灸關(guān)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康健”。宋洪邁《夷堅志》卷十二記載,有一綽號王雙旗的強(qiáng)盜,八十多歲尚“精采腴潤,小腹以下如鐵而常暖”。他自己說是得火灸之力,“每夏秋之交,輒灼艾數(shù)千壯”。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八載一事,與此略同,“有寇魁年八十,筋力絕人,盛寒臥地飲冰,了不為異”,“歲灸丹田百炷,行之蓋四十余年”。又古代諺語云:“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會于”。丹田。多數(shù)針灸書指為石門穴的別名,然《類經(jīng)圖翼》載:石門“不宜多灸,令人敗傷”?!夺斁馁Y生經(jīng)》則根據(jù)《難經(jīng)疏》指出“丹田在臍下三寸”,就是關(guān)元穴,并且說:“老醫(yī)與人灸,皆從此說,多者千余壯,少亦三二百。” 4.三里灸:足三里穴的治療范圍很廣。秦承祖甚至說“諸病皆治”,所以古代多針灸此穴保健防病?!锻馀_秘要》三十九卷云“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說明灸足三里有預(yù)防老花眼的作用?!夺t(yī)說》卷二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這個諺語,諸書所裁不盡相同,有的增加丹田,有的又增加膏盲,但是都離下開足三里穴。 5.膏盲:《針灸問對》卷下載氏間諺語云:“若要安,膏盲、三里不要干”,《千全要方》卷三十指出:“膏肓俞無所不治”,“此灸訖,令人陽氣康盛”,說明灸膏肓穴,也能牧到保健之效。 從上述保健灸法所用的俞穴來看,它們的共同點是治病范圍廣,不少俞穴有調(diào)理胃腸的作用。特別是腹部穴,從神闕到關(guān)元這一段,不但是針灸要穴,也是練習(xí)氣功的重要部位。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保健灸法同氣功的某些聯(lián)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