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出來的學生應達到兩
個基本目標:思想越走越遠,行動越來越受約束。――“人,任何時候都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
2、做事情,關鍵在于自己能
否用心。一旦用心,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會多起來。做事用不用心,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自主性和主動性要靠自己去培養(yǎng),更要靠自己的責任感來提升。喜歡耍小
聰明的學生,恰恰是別人眼中最大的傻子。正所謂最笨的事情都是最聰明的學生做出來的。
3、一個學生在一個學術團隊
中存活這么久,離開之際一定要在團隊內(nèi)部打上自己鮮明的烙印。
4、學生每天的工作量是變化
的,但是每天的節(jié)奏感應當是一樣的。任務多的時候,只能盡量加快節(jié)奏;任務少的時候,千萬不能減緩節(jié)奏,這樣才能增加生活的充實度。――浮躁是維系節(jié)奏感的大敵。
5、我不要求學生每天只睡
一個小時,但是我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少睡一個小時。――有感于有美國的大學生嘗試在打工期間,堅持每天只睡一個小時。
6、要多和比你強的人多交
流,這些人能夠幫助你少走彎路,而且他們身上的人脈資源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也不要看領導蠢,成天不做正經(jīng)事,但他年輕時比你能干多了。
7、新的問題出現(xiàn)時,就是學
習的好機會降臨了。人要在解決問題的相互折磨中才會共同進步。
8、當一個人進入你的工作領
地時,就算是一個陌生人,也要加以必要的招待。雖然他不一定會幫你,但很有可能他是來挑你毛病的人。如果你不去關注他,他會在你渾然不覺中致你于死地。―――有感于辦公室來人后,很多學生不理不睬的冷漠。
9、學術上的成果,都應該有一
個標準。這個標準從一開始就要設定在很高的層級,同時盡量考慮學生易犯的錯誤來制定。不如此,提交的成果不僅達不到高要求,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只是在不斷完成
任務的抱怨。而抱著想完成任務的心情,最終只能成為“工匠”,絕對成不了“藝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