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第17節(jié):第二章禪修的障礙(5)
當然,情況也許正相反——當你知道自己必須和這個該死而且討厭的呼吸在一起時。你和它曾有過很不愉快的相處經(jīng)歷,看見它從街對面走過來,你會想:“天??!它又來了!”你會試圖躲開,好讓它看不見你,你只想逃避。很不幸的是,許多人確實會對呼吸生起這種嗔念。 因此,請對禪修的對象培養(yǎng)善意,設法讓自己喜歡這段禪修。比如像這樣想:“哇!好棒!我只需坐在這里,不必做其他任何事:不必蓋房子、寫信或打電話。我只需坐在這里,和我親愛的老友——呼吸共處即可。”你若能這么做,就已去除嗔念之障,而且還能得到反向的增長——增長對呼吸的慈愛。 我用以下方法來克服對呼吸的所有嗔念。我會將呼吸看成是自己的新生兒,你會把自己的嬰兒遺忘在商場里嗎?你會把他遺失在路上嗎?你會讓他長時間離開你的視線嗎?我們?yōu)楹螣o法專注于呼吸呢?那是因為對呼吸缺少慈愛,我們不喜歡也不欣賞它。你若能像對待自己的小孩或某位難以割舍的親密愛人一樣地欣賞呼吸,你就絕對不會遺忘或放棄它,而是會始終注意它。但如果你對呼吸心懷嗔念,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將它遺忘,而且還會一直想著要失去它,因為你一點都不喜歡它。這正是你無法進入禪那的真正原因。 總之,嗔念是一個障礙,你可以通過悲憫他人、寬恕自己、對禪修對象報以慈愛之心、和善地關愛禪修對象等,來克服這個障礙。當你對禪修對象心懷慈愛時,無需多做努力就能守住它。 第三障:昏沉 第三障是昏沉。相信我們都已經(jīng)通過自身的禪修經(jīng)驗了解它了。我們坐禪時,無法真正知道自己在觀察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在觀察當下、靜默、呼吸,還是在觀察其他對象,這是因為心是昏沉的,猶如沒有光線照亮內在般,心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陰暗與模糊。 妙法消解昏沉 克服昏沉最精妙、最有效的方式是任由自己陷入昏沉——別對抗它!記得當我還是泰國森林寺的年輕比丘時,在凌晨3點15分的打坐中如果想睡覺,我就會拼命掙扎,以求戰(zhàn)勝昏沉,但抗爭通常以我的失敗告終。 不過,當我真的成功克服昏沉而不再感到昏昏欲睡時,掉舉①往往取而代之。因此,我會努力平息掉舉并再次陷入昏眠,于是我的禪修過程就如鐘擺,一直在兩端之間擺蕩,永遠找不到中點。 ?、?#8220;掉舉”是一種輕度的興奮狀態(tài),陷入掉舉的禪修者內心會浮現(xiàn)過往的回憶、雜念,甚至帶動欲貪、嗔念等情緒,而無法進入禪定。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了解個中原委。 佛陀主張觀照,而非對抗。因此,我開始檢視昏沉的原因——過去我一直在凌晨3點15分禪修,睡得少而且營養(yǎng)不良。一個英國比丘身處炎熱的熱帶叢林,結果還能怎樣呢!陷入昏沉便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看清原因后,我選擇停止抗爭并讓腦袋低垂,慢慢睡去——天曉得,我甚至還可能打鼾!不過,當我停止對抗昏沉時,昏沉的情況也沒有持續(xù)太久。此外,當我通過了昏沉的考驗時,接下來即可體驗到安定而非掉舉。我已找到鐘擺的中點,而且從此就能輕松地觀察呼吸。
來自: 噶瑪518 > 《禪修》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巴利文:慈愛經(jīng)
巴利文:慈愛經(jīng) 慈愛經(jīng)?;ゲ幌嗝暌暎鸫娌_恚心。慈心對眾生,發(fā)展無量心。泯除憎恨心,亦無敵對意。希望有緣能聽到這些佛樂的諸位能被這些美好的聲音沐浴凈心。
《阿毗達摩講要》第10講-美心所(04)
《阿毗達摩講要》第10講-美心所(04)貪是心想要所緣,執(zhí)著對象,想要占有、擁有對象。無貪正好與貪相反,是心不執(zhí)取對象,不貪求對象。由于如理作意,知道對象是無常、苦、無我、不凈的,于是產(chǎn)生無貪...
慈心禪
慈心禪。[轉]程俊源老師------慈心禪的實修簡要流程倬瑞 2009-05-14 21:11慈心禪的實修簡要流程 程俊源 A、坐禪 1、 念頌:那么布多(禮敬佛陀)三遍 2、 懺悔往昔的一切過失 3、 心中默默反復祝...
何為“大悲大愿”的“大”?
《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jīng)》中,諸多仙真寶誥都有“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一句經(jīng)文,此中的“大”,究竟涵蓋了什么含義?大所謂“大”,即表示...
耳鳴
還有心寄竅于耳。聽不進別人的話,耳朵就有障礙;看不順別人的行為,眼睛就有障礙;講別人的過失,嘴巴就有障礙;跟別人溝通不好,鼻子就有障礙;下級聯(lián)絡不暢,脖子跟頸椎就有障礙。所以耳鳴我們要找...
溝通障礙的根本原因是:發(fā)不起真實“利他”之心
溝通障礙的根本原因是:發(fā)不起真實“利他”之心 包容,遷就,這并不是真實解決問題的好途徑。
【給自己點亮一盞心燈】愿望: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哪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因為"愛"是宇間的真諦!慈愛:...
因為"愛"是宇間的真諦!慈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以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因為"愛"是宇間的真諦!慈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以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給自...
《慈經(jīng)》培養(yǎng)慈心的佛經(jīng),常讀有益身心
讓我們的心跟著慈愛心跳動 應作慈愛經(jīng)。慈愛禪誦佛友們都知道, Metta是巴利文。華文翻譯為慈愛---愿大家好的意思。餓鬼等等,佛陀告誡...
讓內心寧靜——共享《初學者的冥想書》2
讓內心寧靜——共享《初學者的冥想書》2.這六章講冥想六種觀察方法,每一章對應一個觀察對象。在冥想時,你可以觀察一個對象,也可觀察...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