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yùn)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其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 康熙乾隆御筆寫經(jīng) 康熙皇帝玄燁在太皇太后生日那天總要以各種方式表達(dá)自己的孝敬,其中之一便是抄寫佛經(jīng)為她祈福祝壽。他是清帝中第一位在太后千秋節(jié)寫經(jīng)祈福的皇帝。即使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後,玄燁也要在這一天為她寫經(jīng)以寄托哀思。 清乾隆皇帝弘歷二十五歲即皇帝位。從乾隆元年至三十九年,每年的元旦和四月八日浴佛節(jié),弘歷均無例外地抄寫《心經(jīng)》一部,從未間斷。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花甲高齡的弘歷用更多的時間寫經(jīng):每月的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浴佛日、八月十三日生日及宮中年節(jié),都要寫《心經(jīng)》一冊。(摘自《洛陽佛教》2004年第4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