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月(農(nóng)歷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為農(nóng)歷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農(nóng)歷初八左右):90度; 凸月(農(nóng)歷初九左右-----農(nóng)歷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滿月(望日,農(nóng)歷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殘月(農(nóng)歷十六左右-----農(nóng)歷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農(nóng)歷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農(nóng)歷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農(nóng)歷月最后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月亮的圓缺變化稱為月相 由于月球本身不會發(fā)光,所以我們看到的月球發(fā)出的光芒是因為太陽光照在月球上反射回來的.而月球的圓缺變化正是因為月球,地球,太陽的相對位置產(chǎn)生的.也可以說月亮變"彎"的時候是因為地球的陰影把月亮的一部分給擋住了 月相變化規(guī)律: 初一至三十“新月” 看不到月亮,因為被擋住了光線。 初三至初四:“新峨眉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初三、初四,月面朝西 ,太陽落山時出現(xiàn)在西邊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 ,晚上九點左右消失在西邊的地平線上。 初七至初八:上弦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初七、初八,月面朝西,太陽落山時出現(xiàn)在正午太陽的位置,晚上十二點左右消失在西邊的地平線上。 十一至十二:上凸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十一、十二,月面朝西 ,太陽落山時出現(xiàn)東邊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 ,凌晨三點左右消失在西邊的地平線上。 十五至十六:滿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十五、十六,月面呈圓形,太陽落山時從東邊地平線升起,第二天太陽升起時消失在西邊的地平線上。 十八至十九:下凸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十八、十九,月面朝東,晚上九點左右從東邊地平線升起,第二天太陽升起時消失在西邊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二十二至二十三:下弦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二十二、二十三,月面 朝東,晚上十二點(零點)左右從東邊地平線 升起,第二天太陽升起時消失在地面的正上方。 二十七至二十八:殘峨眉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二十七、二十八,月面 朝東,凌晨三點左右從東邊地平線升起,太陽升 起時消失在東邊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月份別稱(通俗版) 因初月如鉤,月亮又稱:銀鉤、玉鉤。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稱:玉弓、弓月。 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月亮又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稱: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傳說月中有桂樹,月亮又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月亮故稱:廣寒宮、清虛宮。 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叫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傳說最多、最優(yōu)美的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據(jù)說,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因為偷吃了后羿向西王母要來的不死之藥,于是飄飄而上,奔入清冷寂靜的月宮,后成為月宮仙子,與她相伴的還有搗藥的玉兔和伐桂的吳剛,故又稱月亮為嫦娥。 因為人們常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稱月亮為嬋娟。 此外,月亮還有彎鐮、銀鐮、素魄、凝霜、冰鏡、明鏡、冰輪、夜光、素娥等等許多別稱。
11 月亮的稱呼 月球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美稱: 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xué)瓊林》) 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 玉輪(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相逢桂香陌——李賀) 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 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fù)團——賈島) 顧兔(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李白)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此外,月球還有許多別致的雅號,如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外國人對月亮的稱呼:古敘利亞人稱月亮為“阿斯泰羅”女神;古羅馬人稱月亮為“狄安娜”女神;古希臘人稱月亮為“阿爾忒彌斯”女神。 moon 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xué)瓊林》);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玉輪(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fù)團——賈島);顧菟(陽鳥未出谷,顧菟半藏身——李白);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此外,月球還有許多別致的雅號,如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