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按 )為提高稿件的命中率,今將在《紅袖添香》文學(xué)網(wǎng)站讀到的風(fēng)為裳給雜志寫稿的體會介紹給博友們,或許能給大家的寫作投稿有所幫助。
轉(zhuǎn)載時有刪節(jié)。
給雜志寫稿,還是有些經(jīng)驗可循的。纖手寒假有空,希望與大家做個交流。
寫雜志時,我叫風(fēng)為裳。發(fā)過不少稿子,希望有的經(jīng)驗可以給大家一些借鑒。
第一帖:知已知彼
寫雜志,第一步,當(dāng)然是多看些雜志,看時最好結(jié)合著稿約看。看它的欄目設(shè)置,看它的欄目要求,字數(shù)。然后分析一下,自己能寫什么欄目。想好這點,別急著動筆,能寫,還要有新鮮的題材和立意,別人寫過很過次的,即使寫了也白寫,不如另尋出路,角度新,這點很重要。
看雜志時,有的文章覺得看起來也沒什么,但是,只有你寫著試試,才知道,人家那樣寫有那樣寫的好處。
很多前輩的經(jīng)驗是,作為練筆不妨仿寫??纯慈思业墓适拢缓笥媚愕姆绞街v述出來,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這點我沒試過。在這里也提供給大家,不妨一試。
寫雜志,會控制字數(shù)非常重要,文字要有節(jié)奏感,有速度,這樣才能在有限的字數(shù)里,讓故事曲折好看。
多看雜志,多琢磨人家的稿子好在哪,用心,你的起步就會順暢很多。
第二帖:處理文字
大家都有一定的文字基礎(chǔ)這是一定的,但你的文字基礎(chǔ)未必就是雜志的語言風(fēng)格。
有的雜志要求文字風(fēng)格樸實,有的則要求文字唯美,如果你可以選擇適合你自己風(fēng)格的雜志來寫,當(dāng)然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初,我的文字偏唯美些,我寫了一些要求文字唯美浪漫一些的雜志,比如〈幸?!?,效果不錯。
樸實些的比如《人生與伴侶》,如果你有足夠的生活細節(jié),能打動人,不妨寫寫。
這是你對雜志的選擇。那么雜志對你文字的選擇呢?咱們再說說這個。
雜志一個情感稿子,也就是三、四千字,在這三四千字里要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說容易也并不容易。在這里,我要跟大家說的是,你的文字一定要有速度,不能在情緒上過度糾纏。這曾經(jīng)是我很大一個缺點,一件事,說了一千字還沒完。在講故事時,不能大段抒情,讀者看的是你的講述,而非你個人的直抒胸臆。
寫作之初,你可以硬性地分成幾節(jié),變換一下場景,把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到幾個場景中去。有的文章,兩個人一直呆在咖啡館里說話,這樣的四千字,看起來會有些悶吧。
當(dāng)然這只是寫作之初,時間久了,這會變成你自覺的行為,太過要求,則過了。
第三貼:內(nèi)容哪來
第一,生活里的細節(jié)。
生活里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jié),寫到文章里就會很生動。比如,《考拉的賠率是多少》這篇文章里,父親與女兒說動物世界的對話,“他說起我小時候的事,總是眉飛色舞。他說:那時你粉嘟嘟的,誰都說我閨女長得俊。那個聽話勁兒更是少有,除了吃奶粉,就是睡覺,從來都不哭。我還尋思,我閨女是不是有點傻啊,怎么光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呢?為這,你媽好不樂意我呢。正好電視里趙忠祥正演那個動物世界,里面有澳大利亞的小考拉,跟你一個樣,是個肉乎乎的小懶蟲。我糾正他說:不是演,是趙忠祥解說。他揮了一下手說:對,是解說。我說,得,咱閨女就叫小考拉了。這名字叫出去,整條街的人都說,別看大老景土,人家給閨女起的名字可洋著呢!”
這便是生活里的一個場景,我姥姥就總說趙忠祥演的〈動物世界〉,用到這里,把父親文化不高,卻寵愛考拉的形象寫得很有人情味。這便是個不錯的生活細節(jié)。
生活里這樣的細節(jié)很多,你留心了,就會拾起來,放到文章里。
可以有一個小本子,隨時見到了,想到了,記一筆。素材本,呵呵。
第二,間接得來。
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圈子都是有限大的,不可能每篇文章都是自己生活的經(jīng)歷。我們可以從一些間接得來的信息中篩選出自己的文章內(nèi)容。
比如,電視里看來的,比如聽人講的故事。這都可以成為我們筆下的素材。當(dāng)然,在寫的時間,需要我們給它賦予新的東西。
第三,體現(xiàn)熱點或者是流行。
雜志說到底還是快餐文化,那些大家最關(guān)注的最流行的若能結(jié)合你的內(nèi)容出現(xiàn)在你的文章里,當(dāng)然會是加分因素。
前些日子抱抱團引起了很大爭議,那么若是一對戀人他們是從抱抱開始的,會不會新穎時尚一些呢?
還有,構(gòu)思好了故事內(nèi)容,給文章起個好名字,這同樣很重要。
第四帖:關(guān)于與編輯交流這件事
寫好你的稿子,認真些,檢查一下有無錯別字、有無疏漏,然后在文下面寫上你的聯(lián)系方式,包括地址、郵編、QQ、電話。
發(fā)郵件時最好在主題處寫上你所投的欄目、稿子的題目、你的筆名。然后發(fā)送就可以啦。
你可以按照稿約上的聯(lián)系方式加上編輯的QQ,但是,請不要輕易打擾編輯。更不要今天投了稿,明天就問稿子如何,除非你跟編輯非常熟,你是他的老作者。
初與編輯打交道,難免會像新媳婦見公婆,心里忐忑。但也沒必要先就抱著人家會小看你的心理。
你的稿子放在編輯的郵箱里,請相信,是好稿子,編輯一定不會放過。
一周、十天或者半個月,仍不見回復(fù),可以QQ或者郵件問一下,若再無音訊,可以另處了。
自己寫的稿子,總會覺得好,看不出缺點來。那么,我建議你寫完稿子放一放,過幾天再看看,或者就會有一點點修改的意見。
我認為自己有一個習(xí)慣還是比較好,就是每次發(fā)了稿子,樣刊寄來,我都會仔細地再讀一遍自己的文章。這時候我是一個讀者的角度,會看出很多毛病,會想,如果那樣寫一下,或者會更好。這也是一個提升的過程。
我想:如果你正處于一個學(xué)習(xí)階段,那么你看雜志,可不可以想一想,如果這個故事我來寫,我該怎么動筆呢?
還有一點是,你覺得你找對了一本適合你寫的雜志,適合的欄目,那么不妨每期定時投稿。這樣,編輯會慢慢熟悉你,即使你的稿子沒有用,編輯也會告訴你失誤在什么地方。稿子沒發(fā)不要緊,在你一期一期寫的過程中,你一定是有提升的。這比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亂寫亂投要好得多。
我曾經(jīng)在二零零五年給《人生與伴侶》寫了整整一年,十一個月一篇稿子都沒過,直到十二期,我快要放棄時,一下子過了兩篇,然后在零六年,我在上下兩刊上過了十七、八篇稿子。有時候,成功只在你最后堅持的那一剎那。
而且,我在《人生與伴侶》沒發(fā)的稿子,也都發(fā)在別處了。稿子只要寫出來,就算成功,無論發(fā)不發(fā)。發(fā)了當(dāng)然好,不發(fā),全當(dāng)練練筆。功利心沒那么重,寫起字來才會輕松些。
編輯工作非常忙,所以,在與編輯交流時,盡管簡短、有禮貌。相互理解,他要找到好稿子,你要找到好編輯,都是相互的。在一個編輯部聯(lián)系一個編輯,然后努力寫好你的文章,這是你應(yīng)該做的,其它的,不是我們要想的,不是我們能做的,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