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眠不如春動 春陽發(fā)動,大大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于是人體各類器官的負荷不斷增加,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鎮(zhèn)靜、催眠作用,導致春困。如果因" 春困" 就干脆躺在被窩中多睡一會兒,結果是與體內陽氣的升發(fā)唱反調,不利于人體健康。" 春眠不覺曉" 固然情有可原,但切不可依仗此,就干脆躺在被窩里睡懶覺。相反,人應該順應陽氣升發(fā),及早起床,爭取到戶外活動活動。 一、晨起鍛煉運動能加速心率,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機體對氧氣利用的功能。春天要做到清晨早起,松解衣扣,散披頭發(fā),放松形體,信步慢行;選擇輕柔舒緩的活動項目,或練功、或做操、或慢跑、或打拳,活動關節(jié),舒展肢體。但要注意以下幾點:早晨戶外活動時,要選擇避風向陽、溫暖安靜、空氣新鮮的曠野、公園或草坪。切忌頂風跑步,更不宜脫衣露體鍛煉。當感到太熱出汗時,可適當減小運動強度,放慢運動速度或小憩片刻,自然落汗,不可忙脫衣服,以免寒氣侵襲機體致病。 運動要適度,循序漸進,量力而行,舒適為宜,不宜過于激烈或持久,因為超負荷運動會引起人體的疲勞反應,適得其反。實踐證明,激烈運動容易誘發(fā)心肺疾病。 二、經常去郊游春天郊游,郊外的空氣新鮮,飽含著人們稱之為" 空氣維生素" 的負離子,負離子通過人的呼吸進入體內,作用于人的末梢感受器,可調節(jié)中樞神經,改善大腦皮層功能;另一方面,負離子進入血液循環(huán),所帶的電荷送到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中,能促進細胞代謝活動,增強身體的造血機能和肺的換氣能力,使人陰陽協(xié)調,氣機順暢,充滿活力。 三、放風箏放風箏是一項有益人體健康的體育活動。寒冬,人們久居室內,氣血郁積,春季到室外放風箏,置身于勃勃生機的明媚春光之中,對長期從事腦體勞動所引起的氣機紊亂會有所改善。 不過,在這里提醒您的是,放風箏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外傷和交通事故。椎動脈供血不足者在參與此項運動時,盡量避免突然轉頭,以防腦血管突然收縮。同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jié)參與運動的時間長短。對于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運動者不宜在喧鬧的活動場地長時間進行放風箏運動。 最后,補充說明一點。中醫(yī)認為,春天木旺應于肝,肝喜調理時有所疏泄,而忌抑郁。所以,人在春天里除了要多多" 春動" ,還應力求樂觀開朗,心曠神怡,避免生悶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