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侖蘇的高價就來自OMP?
作者:魏英杰 2009年02月13日上海商報 如果把去年“三聚氰胺事件”比作中國乳業(yè)的寒冬,近日發(fā)生的蒙牛“OMP 危機”則可能把剛剛有所恢復的消費信心打回原形。國家質檢總局的一封公函, 在叫停蒙牛特侖蘇產品的同時,也掀起了一場國產乳業(yè)再問責風暴。 按照質檢總局的相關說法,蒙牛在其高端乳品特侖蘇中所添加的OMP是否有 害,尚需等待衛(wèi)生部門的檢測。但就目前證據(jù)來看,蒙牛公司恐怕很難從這場危 機中安然抽身而出。無論檢測結果為何,這家企業(yè)都將欠公眾一個交代。 個中關鍵就在于,OMP到底是什么東西? 蒙牛官網(wǎng)及公開宣傳材料顯示,OMP(即造骨牛奶蛋白)是一種來自牛乳中 的天然活性蛋白,能夠顯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謝,增強骨密度,促進骨量增加,使 肌體骨骼更健康。蒙牛公司副總裁孫先紅曾表示,這是該公司“自主研發(fā)”的專 利產品。而科普專欄作家方舟子認為,OMP實際上和IGF-1應是同一種物質。據(jù) 國外學術研究表明,IGF-1能增加癌癥發(fā)病率。這也是公眾最為擔心的問題。國 家質檢總局則在公函中同時保留OMP和IGF-1兩種叫法。 這說明,OMP既可能是蒙牛自主研發(fā)的專利產品,也可能是國際上所稱的IGF -1。如果是前者,正如質檢總局所強調的,其安全性尚未有明確規(guī)定;如果是 后者,蒙牛則將面臨一場重大公眾安全危機。那樣的話,別說蒙牛難逃罪責,整 個國產乳業(yè)還將再次受累。 除此之外的第三種可能性,來自于蒙牛的最新說法。2月11日蒙牛發(fā)表聲明 稱:OMP與IGF-1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物質。OMP就是國際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 奶堿性蛋白MBP(Milk Basic Protein),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國際權威機構的 認可。該聲明還披露:“蒙牛的OMP原料均從新西蘭TATUA公司進口……TATUA公 司從牛奶中提取、并在全世界銷售這些基礎蛋白質也已有20多年歷史……” 到這里,事情又回到了一個公眾所熟悉的語境。正如發(fā)生在醫(yī)藥領域的新產 品、新技術噱頭一樣,藥還是那個藥,換個新名詞就成了新藥,然后把蘿卜賣出 人參的價。按照蒙牛最新說法,該公司價格比一般牛奶貴出二三倍的特侖蘇,最 大的秘訣也許就在于此。但是,如果OMP不過是從國外引進、行銷多年的 MBP, 那么蒙牛此前所宣傳的“自主研發(fā)”可能根本不存在,至少也要大打折扣。換言 之,所謂的OMP無外乎蒙牛的一種市場營銷策略,即通過濫造生詞(而不是研發(fā)) 進行市場劃分,從而攫取物非所值的高額利潤——有報道稱,特侖蘇的銷售利潤 高達100%。 這樣的話,蒙牛還必須面臨一個質疑:特侖蘇產品廣告是否涉嫌虛假宣傳? 倘若事實果真如此,被市場營銷人士視作經(jīng)典案例的特侖蘇產品宣傳,如今反倒 誤了蒙牛的卿卿性命。到底OMP是一種可能致癌的添加劑,抑或是蒙牛公司的過 度營銷,相信結果很快就會出來。而結果無論是何者,對于正陷入公眾信任危機 的蒙牛,我想它更該面對的是自己,而不是急于四處撲火。 毫不夸張地說,蒙牛等國產乳業(yè)之所以逃過三聚氰胺大問責,是公眾和監(jiān)管 部門對“民族企業(yè)”的一種寬容。否則,按照三聚氰胺事件流變過程中蒙牛的種 種表現(xiàn),這家企業(yè)早該被打入冷宮。但有一種思維終于占據(jù)上風:如果民族品牌 全部倒下,中國乳業(yè)便會成為任外資宰割的羔羊。正因如此,除了三鹿被徹底清 算,其他國產乳業(yè)大多獲得反思和重振旗鼓的空間和機會。 但在今天,有必要強調一點:寬容不等于縱容。國產乳業(yè)更不該濫用公眾的 寬容之心。倘若有的民族品牌不只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且還繼續(xù)禍害市場,就該 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依照法律嚴厲懲處。只有這樣,關系公眾生命安全的中國乳 業(yè),才能最終迎來春天。 (XYS20090213) ◇◇新語絲(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