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yè)內(nèi)公認豆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網(wǎng)站,典型的web2.0應用。所以豆瓣在一段平臺期后的快速發(fā)展格外吸引人注意,我本身是豆瓣的忠實用戶,也比較用戶中心設計。從自身的感受和用戶中心的角度來談一下我對豆瓣的商業(yè)模式和以后發(fā)展的淺薄之見。
豆瓣提供了我和很多愛書的人非常喜歡的服務,但是現(xiàn)在豆瓣的發(fā)展可以說讓我越來越看不懂了。 豆瓣是什么?從商業(yè)角度通俗點說就是一個做書評起家的,你可以在上面發(fā)現(xiàn)看同一本書的他人,分享看書的快樂,交流彼此的意見信息。 豆瓣現(xiàn)在在做什么?我覺得他試圖讓自己的用戶粘性更高、更好玩,于是出現(xiàn)了小組、友鄰等社區(qū)概念出現(xiàn)了9點二套、三套這些類blog、rss服務。這些確實好玩、有意思。 但是,豆瓣是準備往什么方向發(fā)展?是和各類rss閱讀器、分享器、過濾器競爭么?是和各類博客圈、bsp競爭么?豆瓣顯然有些不專注自身的優(yōu)勢方向了。 從用戶中心設計的角度來看,以我為例,我應該是豆瓣的典型用戶中的一種,IT科班出身,需要不斷的看一些技術類的書籍充電、又是科幻奇幻小說愛好者喜歡國外的各類sf大作,自身做研發(fā)同時想要往管理類策劃類轉型,于是很關注經(jīng)濟管理類的書籍,我喜歡晚上回來上豆瓣看新書評、同時老爸喜歡詩歌詞句、偶爾會幫他找些書,為了跟上女朋友的步伐,也得看一些潮流書的評論,試圖了解女士的思維和想法。每個月初有了收入都會花兩三百買書,對幾元的價格不敏感、看重遞送的速度包裝和服務人員的態(tài)度。豆瓣或許應該適當考慮下我這個角色的特點、需求和看法吧。 我用豆瓣的典型業(yè)務模式:通過書友會,知道大家推薦的一本書名,去豆瓣搜索找到書的頁面,觀看評論和討論 決定是否購買,如果決定購買那么豆瓣在書頁面右上角還有價格對比,選擇一家價格合適遞送方便的書店買書。通過招商銀行信用卡支付書款,等待快遞送書上門,看完后在豆瓣上寫上一點自己的書評。在這個流程中,豆瓣給我資訊幫助,通過我的點擊購買,豆瓣也可以獲得相關商業(yè)利益,很完美的一條個人和商家的彼此互惠鏈,我也享受到了非常流暢的購書服務。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很多在線書店、b2c的網(wǎng)店自身也開始搞評論系統(tǒng)了,而豆瓣的部分書評不夠完全,新書不夠快,搜到后沒有頁面,同時一些書評方面明顯不如別人專業(yè)(譬如計算機類不如china-pub、csdn),這使得最近我為了買一本技術類書需要: 在csdn看推薦-〉去豆瓣看書評-〉去china-pub看書評-〉去第二書店看書評-〉過濾掉槍手的信息和新手的信息,決定購買后由于豆瓣提供china-pub的價格不準確,我得自己比較china-pub的校園特惠價和卓越、當當?shù)恼劭蹆r,同時因為卓越常常缺貨,我還得留神這個信息。最終在一個文檔里面列出于是整個購書流程變得反復而冗長。原來由豆瓣始在卓越終的一條簡潔方便的商業(yè)鏈變得不那么通順,失去了利用豆瓣的流暢感。 或許技術書不是豆瓣看重的,那么換到管理類也一樣。另外技術類書評這個情況本身就說明豆瓣的書評還是有改進的地方。如果做好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 我的看法,如果豆瓣想要有比較好的商業(yè)利益的話,還是回過神來全力做好書評和價格對比吧。如果有一天,china-pub的書評、當當?shù)臅u都是自動鏈接到豆瓣下面,那么豆瓣就可以占據(jù)產(chǎn)業(yè)鏈中的交通樞紐,也就不用擔心自身的用戶和利益問題了,那么豆瓣就可以比亞馬遜更牛了。讓他們?nèi)プ鰜嗰R遜讓他們?nèi)プ鲎吭?、當當online-sotre,豆瓣做所有亞馬遜的入口,這豈不是避開激烈的紅海選擇寬闊藍海的完美商業(yè)模式。 我的建議:目前很多online b2c企業(yè)為了不把自己的命運交給豆瓣,為了對抗豆瓣、去哪兒這樣的抓取信息對比服務,開始把自身的價格隱藏起來、或者通過不斷修改自身的價格使得對比商那里的信息失真,從而試圖一方面消去在價格上的劣勢一方面消極對抗豆瓣,留住自身的故有用戶。這種感覺就像小孩看到自己優(yōu)勢漸去開始耍賴一樣,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但豆瓣也要和緩的勸服幫助他們,讓他們理解即使是把價格公開或許有一點劣勢,但如果服務跟上那么一部分用戶是不會為了1、2元而更換自己熟悉的服務商的。譬如當當和卓越,當當?shù)膬r格是不包含快遞費的,而卓越免去了市區(qū)的快遞費,于是我除非缺貨我還是會選擇卓越的。信息公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如果選擇封閉的話,必然失去更多的用戶?;ヂ?lián)網(wǎng)時代無數(shù)案例證明了開放者勝利。 對于豆瓣來說,一方面要主動出擊,在價格方面更快的更新信息,同時提供更多的價格相關信息,把商家的運費、包裝情況、快遞措施都展示出來,便于用戶選擇。 在書評方面,如果由于版權問題不方便抓取別家的書評,那么可以采取1、對于中小書店合作書評,勸說他們將書評頁面直接鏈接過來豆瓣,由豆瓣來提供第三方書評信息。2、提供一個一步到達別家書刊頁面的鏈接,使得我在豆瓣的書評頁面直接可以看到通往china-pub的書評鏈接,省去我在china-pub、卓越、當當再次輸入書名查找頁面的繁瑣。3、涉及商業(yè)利益后槍手會不可以避免的出現(xiàn),那么采取多種措施消除他們的影響。其實槍手還是可以展示部分相關信息的:重視程度、是否有人關注等等。具體來說:展示用戶歷史評價(可以鏈接看他發(fā)表過的所有評論)、增加用戶等級權重(資深用戶評論加權重分),讓買書者很便捷的自行判斷是否是出版方或者編譯作者的推介信息。 另一方面要安撫商家,豆瓣和在線書店其實是個合作關系,消去他們的競爭感和恐懼感,豆瓣自身立場是公平的通過展示多方信息供用戶自己選擇。同時幫助商家顯示必要的服務細節(jié)(譬如優(yōu)惠折扣活動細節(jié)、包裝細節(jié)、遞送細節(jié)),幫助商家吸引流量。大家一起做大在線購物的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在線購書,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死守著小蛋糕不肯放手。 個人覺得,如果豆瓣關注自身的商業(yè)前途的話,就應該集中精力做好做全書刊的服務。讓Rss服務商去做rss吧,讓Blog服務商去做blog吧,豆瓣只做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