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一、俄主要食品供求概況 二、、俄羅斯幾種大宗食品市場簡介 ㈠ 肉類市場 1 . 近幾年俄肉類市場變化 2. 俄對肉類進出口采取的政策及對進口的影響 (二) 水果市場 三、俄食品進口情況及近年變化趨勢 四、我國對俄食品出口變化情況 五、我對俄食品出口面臨的困難與機遇 六、我擴大對俄食品出口的建議 附1: 借鑒:越南開拓俄羅斯農產品及食品市場 附2: 我國在食品出口方面的喜人新聞(2002年) 我國和俄羅斯在食品領域具有極大的互補性。俄羅斯食品市場的對外依賴性很強,食品已成為我國對俄出口的重頭產品。本文詳細分析了俄羅斯主要的食品市場狀況及俄羅斯食品進出口變化趨勢. 力求能幫助我國食品企業(yè)在對俄進行出口貿易時尋找到有效途徑. 一、俄主要食品供求概況 近10年來,俄主要食品(面包、肉類、奶、雞蛋、動物油)的生產均大幅下降,去年和今年的情況也沒有大的改觀(見圖表1)。特別是肉類生產情況令人不安,1999年的肉類產量只相當于1990年產量的六分之一(1990年俄食品已出現(xiàn)短缺)。10年期間,最重要的食品--肉、奶、油的產量下降到了1960年的水平。由于俄居民購買力減弱,目前所消費的食品數(shù)量和食品質量比以往明顯下降,俄食品零售額顯著下降。與食品產量下降的幅度相比,俄食品零售額下降幅度相對較小。這說明本國產品供應量雖然有所減少,但食品(包括制成品和原料)進口保持了一定規(guī)模。 二、俄羅斯幾種大宗食品市場簡介 ㈠ 肉類市場 1 . 近幾年俄肉類市場變化 近年來俄國內肉類及其制品生產不斷下降,居民消費量日趨減少,對肉類原料進口有一定需求,但肉制品進口大幅縮減。 1998年俄爆發(fā)金融危機,盧布大幅貶值,肉制品進口銳減,目前進口肉制品在俄市場占有率不到5%。這本應給俄本國肉制品加工企業(yè)帶來發(fā)展機遇,但俄肉制品生產卻并未得到振興,相反,據官方統(tǒng)計,去年其產量還下降了10-12%。主要原因如下: ⑴ 居民購買力及消費水平下降,市場需求減少肉品是俄居民主要食品之一,其消費量可謂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據統(tǒng)計,1990年俄肉品人均食用量約80公斤,1998年為48公斤,1999年為41公斤。98年金融危機后俄國內零售肉價上漲一倍以上,肉品消費量大幅減少,目前人均食用量僅為標準食用量的一半左右。 此外,俄居民肉品消費結構也發(fā)生較大變化,價格低廉的肉品,如肉餡、屠宰副產品 (頭、尾、蹄、內臟)、雞腿、小灌腸的需求量增加,而對價格較高的肉品,如香腸和熏制品的需求降低,其消費比重從60%降至30-40%。去年俄消費肉品近600萬噸,其中牛肉近200萬噸,豬肉150萬噸,禽肉近100萬噸。去年俄居民消費的肉品中進口肉為180萬噸,而1997年曾達300萬噸。 ⑵ 西方援助影響了肉品的正常進口,導致了俄本國肉制品加工企業(yè)間的不平等競爭去年俄通過受援途徑進口了西方肉品45-55萬噸(約占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西方援助導致俄正常渠道進口縮減,走私情況嚴重。由于俄大型肉聯(lián)廠生產原料主要依靠進口,進口渠道成為決定其產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以人道主義援助肉為生產原料的加工企業(yè)產品成本低,而以正常渠道進口的肉為生產原料的企業(yè)產品成本高,從而形成了企業(yè)間的不平等競爭。 近兩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復蘇, 其肉類制品產量也呈現(xiàn)了上升趨勢. 根據美國農業(yè)部報告預測,在過去的兩年內肉品產量一直上升的基礎上,2003年預測將繼續(xù)上漲。由于豬肉產量迅速上升從而抵消了減少的牛肉產量。2002年上半年,盡管從歐盟的豬肉進口有所增加,但巴西豬肉仍然占領了進口市場分額的50%以上。因巴西豬肉價格拉低,俄羅斯豬肉進口品種結構轉向冷凍肉(從2001年的34%增長到2002年的40%),而放棄了原來的帶骨肉切塊。 生產的重心由牛肉轉向豬肉,其原因可以部分解釋為投資回報的獲利能力和所需的時間發(fā)生了變化。2002年7月,俄羅斯共計2920萬頭活牛(比2001年下降0.3%),其中包括1230萬頭奶牛(下降3.2%)。生豬數(shù)量則增長了6.2%(1790萬頭),綿羊和山羊的數(shù)量增長了4.4%(1820萬頭)。2002年,小牧場擁有41.6%的活牛(比2001年上漲了1.5%),47.2%的活豬(下降了1.5%),61.1%的綿羊和山羊(下降了0.6%)。趨勢表明,小牧場的活牛占相當一部分,農貿繼續(xù)擴大俄羅斯飼養(yǎng)的生豬分額。 預測2003年牛肉和食用小牛肉將減少3%,至167萬噸。在廉價進口商品的競爭壓力下,牧場主們正忙于屠宰活牛。此舉也因肉牛期初存欄和小牛產量的減少,預計2003年兩者分別下降4%和2%。繼2002年增長的4個百分點后,2003年進口趨向穩(wěn)定。 因牧場主提高母豬補欄數(shù)量,2002-03年度的生豬出欄有望相當?shù)奶岣撸?%),以充分利用前兩年飼料供應充足的優(yōu)勢。同時,根據俄羅斯統(tǒng)計數(shù)據,斷奶牛犢的平均數(shù)量也有相當提升。這歸功于較好的飼料和有效的管理。種種因素導致2003年豬肉產量將上升到173萬噸,增加7%。 根據增重比率測算,1996-2001年豬和牛的飼養(yǎng)效率提高了,但是,1999年和2000年,因飼料供應短缺,導致這兩年的飼養(yǎng)效率比這一時期的其它年份都要低。俄全國共有約30家大型肉聯(lián)廠,其中最大5家在莫斯科,分別為切爾基佐沃(年產6.6萬噸)、察里津諾(6.2萬噸)、CampoMos(4.5萬噸)、奧斯坦金諾(3.8萬噸)和米高揚(3.5萬噸)。 1998年金融危機前,俄肉品加工業(yè)對外商投資曾饒有吸引力,但是目前僅西班牙一國進行了實質性投資(占莫斯科CampoMos肉聯(lián)廠90%的股份)。外商不愿投資的主要原因是俄尚未制定出發(fā)展肉品加工業(yè)的明確計劃,影子經濟在該領域的比重太大(近40%)。從總體來看,由于俄居民購買力和消費水平下降,97年以來俄肉品進口呈縮減趨勢。從產品分類來看,盡管1998年金融危機引起的盧布貶值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俄肉品進口,但由于俄國內畜牧養(yǎng)殖業(yè)生產虧損,企業(yè)加工原料主要靠進口供應,因此近期內俄對進口肉類原料的依賴程度將不會有大的改變。去年俄鮮、凍肉進口為99.34萬噸,比上年增長了35.2%,但禽肉(主要為雞肉)因國內生產情況較好,進口大幅縮減,進口24.2萬噸,同比下降71.3%。由于俄居民購買力及消費水平下降,肉制品進口同比減少了22%。 去年俄接受美國、歐盟援助肉品數(shù)量為:牛肉14萬噸、豬肉76900噸、禽肉48700噸。 2. 俄對肉類進出口采取的政策及對進口的影響. 2.1 俄對肉類進口采取配額限制. 俄羅斯官方披露,近三年來俄的禽肉進口量增加了近5倍。目前,俄羅斯肉類加工所需的原料肉65%以上都是從獨聯(lián)體以外的國家進口的。這類進口肉的價格比俄羅斯國產肉便宜三分之一。但俄羅斯進口肉中有些在倉庫中已儲存了很長的時間,最長者達5~8年之久。這種肉在發(fā)達國家及一些發(fā)展中國家都是禁止銷售的。 而在最近兩年,俄國內家禽養(yǎng)殖業(yè)呈現(xiàn)著逐年增長的趨勢。家畜養(yǎng)殖業(yè)也增加了投資,包括來自一些大型金融-工業(yè)集團的投資。正是基于上述種種因素,俄政府才決定對2003—2005年肉類進口采取配額限制措施,以扶植和支持本國肉類生產廠商。 目前俄經濟發(fā)展貿易部已將肉類進口配額分配完畢。獲得進口配額的公司數(shù)量如下: 禽肉 – 889家 豬肉 – 995家 牛肉 – 864家 俄政府這次對肉類進口配額規(guī)定的分配辦法是, 其中90%的配額按傳統(tǒng)辦法, 即根據俄國家海關總署近三年統(tǒng)計資料中有關公司的業(yè)績大小進行分配,另外10%以拍賣的方式進行分配。 豬肉和牛肉的進口配額自2003年4月1日起開始實行,禽肉進口配額自2003年5月1日起開始實行。此外,還對禽肉主要供應國規(guī)定了被動配額。俄政府規(guī)定的各年度進口配額指標如下(萬噸): 年份 豬肉 牛肉 禽肉 2003 33.75 31.5 74.4 2004 45.0 42.0 105.0 2005 45.0 42.0 105.0 配額內的進口稅率分別為: 豬肉 – 15%,但不少于每公斤0.25歐元; 牛肉 – 15%, 但不少于每公斤0.15歐元。 超額進口的關稅稅率為: 牛肉 – 60%, 但不少于每公斤0.6歐元; 豬肉 – 80%, 但不少于每公斤1.06歐元; 禽肉 – 不允許超額進口。 2.2. 配額分配中的問題 俄羅斯從事肉類進口的公司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同時參與三種肉類的進口。獲得禽肉進口配額的公司大部分是在加里寧格勒、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和圣-彼得堡等港口城市注冊的公司,另有25家公司是在加特契納市(列寧格勒州)注冊的。 上述肉類進口公司中,近一半公司的配額不超過20噸,這樣小的配額在進口業(yè)務中很難操作;實際上,在上述數(shù)百家進口公司中真正能進行肉類進口業(yè)務操作的大型公司不超過20家。官方的和大型的肉聯(lián)企業(yè)獲得了近一半的豬肉和牛肉進口配額。除了官方的和大型肉聯(lián)企業(yè)外,還有許多“短命公司”和海關代理公司在從事肉類進口業(yè)務并獲得了進口配額,甚至已注銷的公司也獲得了進口配額(近三年來在俄羅斯經營過豬肉和牛肉進口業(yè)務的公司約有500多家,目前其中的一半公司已經注銷)?,F(xiàn)在已有傳聞說海關代理公司要轉售進口配額,豬肉和牛肉配額的價格為每公斤0.2~0.3美元, 禽肉配額價格為每公斤0.04美元。 最高禽肉配額卻沒有分配給港口城市的公司,如從美國進口額分別為近19000噸(這一數(shù)字為分配給一家公司的最高進口配額)和14000噸的“信息金融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阿特蘭季斯”有限責任公司都是在斯摩棱斯克州的別切爾斯克市注冊的公司。有些公司的營業(yè)范圍和食品行業(yè)不搭界,如波多利斯克的“莫托爾倫德”、“佳爾莫托爾斯”和“洛蘭-阿夫托”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一直在從事豬禽肉的進口業(yè)務,他們的業(yè)務范圍實際上都是機械設備??鐕綧ARS的俄羅斯子公司獲得了從歐盟進口4噸禽肉的配額。而更令人不解的是,“阿穆爾造船廠”和“庫班國際分銷公司”分別獲得了只有3公斤和6公斤的進口配額。 2.3 配額措施的不良后果 俄羅斯肉類的供應國主要是: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美國、德國、丹麥、英國和法國。這些國家對俄羅斯的限制措施表示不滿,看來配額限制措施將會對俄同這些國家貿易關系的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 俄羅斯本國家畜和家禽養(yǎng)殖所需的運輸和能源消耗費用較高,加之飼料儲備不足,俄本國很難在短期內彌補上因限制進口而造成的肉類短缺。因此這一措施的實施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其國內肉類食品價格的上漲。俄羅斯國內外的一些專家預測,今年3~4月,俄國內肉類產品價格將上漲15~25%,價格上漲最快的地區(qū)將是產肉少且肉類加工能力低的地區(qū),如西北聯(lián)邦區(qū)、東西伯利亞聯(lián)邦區(qū)、遠東聯(lián)邦區(qū)和伏爾加-維亞茨基地區(qū)。 同時,還會派生出對俄羅斯產生不利后果的另一種情況。俄國內肉類供應的短缺會導致走私肉從其關稅聯(lián)盟國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的輸入。 (二) 水果市場 俄羅斯改革開放十多年來,消費品市場是變化最大的領域。水果市場也不例外。水果供應花色大為增加,水果消費量增長了一倍多,到2001年末人均接近60公斤。但俄羅斯本國生產者為此作出的貢獻微不足道。以俄羅斯人最常見的蘋果和梨為例,年人均消費量達30公斤,其中只有10一15公斤是本國產品。原因很簡單:許多水果品種很難在俄羅斯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水果供應量最大的地區(qū), 莫斯科人喜歡蘋果的人達到40%,香蕉達到31%,橙子達到28%,葡萄達到 22%,梨達到21%, 但這些水果市場遠遠供應不上莫斯科人的需求。 早在1995年,俄水果進口商即打算聯(lián)合起來,建立俄羅斯水果聯(lián)合會。1998年危機使水果進口大幅削減,聯(lián)合會也因業(yè)務蕭條而名存實亡。現(xiàn)在,據RCIX信息分析公司領導人恰夫金透露,俄羅斯的主要進口商正在就重建類似組織而進行談判。目前新鮮水果進口的主要渠道是圣彼得堡,其次是其他一些港口和遠東與中國、韓國毗鄰的城市。遠東地區(qū)進口的水果95%滿足本地區(qū)的需要,很少輸往歐洲地區(qū)。只有夏天,俄北方地區(qū)河流可通航時,相當大一部分水果才可以轉運到北方地區(qū)各城市。俄羅斯消費者目前最喜愛的水果依次是香蕉、蘋果、橙子。據RClX公司統(tǒng)計,2001年上半年上述三種水果的進口量分別為26.3、8.7、2.2萬噸。橘子、梨、葡萄、檸檬進口數(shù)量少于上述三者,但仍不失為俄羅斯普遍消費的水果。具有明顯季節(jié)性的水果是西瓜和歐洲櫻桃,每年上市和下市都有比較固定的時間,過了季節(jié),在市場上就基本銷聲匿跡。近年來,俄羅斯普通消費者過去聞所未聞的許多熱帶水果逐漸進入俄羅斯市場,雖然難以成為普遍消費的對象,但銷售卻一年四季不斷。 俄羅斯人均消費量比起發(fā)達國家甚至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都低不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進口水果價格高。以蘋果為例,其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5—35盧布,即約0.9—1.25美元;若將經化學處理的蘋果運到北方邊遠地區(qū),價格可上升到100盧布。俄羅斯人目前平均收入還不高,大部分收入用于最必要的支出,水果消費自然受到限制。在俄羅斯的特殊氣候條件下,自改革以來,冷凍水果銷售日益增長,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時尚。其中草莓和櫻桃特別受到俄羅斯人的青睞。雖然冷凍水果口味比新鮮水果遜色,但使它們能夠在冬天擺上餐桌,而且價格適中,這對俄羅斯人來說,不能不承認是有吸引力的。目前向俄羅斯出口冷凍水果的外國公司已度過了俄羅斯危機所造成的困難局面,銷售額正在逐漸擴大。俄專家認為,深冷凍水果在俄羅斯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因為深冷凍過程可以保存食品所有的營養(yǎng)成分。 在超市出售和餐廳供應的熱帶地區(qū)水果價格比較高。進口水果供應商在選擇品種時是經過認真比較分析的,因而被看成是所能提供的最好水果。但因其價格高,向定貨人供應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有不少餐廳和超市在危機后轉向俄羅斯國內生產者,但始終感到,在水果市場上,俄羅斯生產者難以擔負頂梁柱的重任。問題不僅在于俄羅斯的水果產量不高、不穩(wěn)定,運輸過程中受損比例高,而且更嚴重的是,俄羅斯生產者尚未適應市場經濟的轉變,適應市場的激烈競爭,從水果的品種改良,整個生產的管理到市場營銷,均落后于西方生產者。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生產者還沒有對水果按其大小進行分級分箱的習慣。從這一小問題上就可以看出,俄羅斯水果生產者想與國外同行進行競爭還需要做出許多努力,改變舊的生產經營習慣。 三、 俄食品進口情況及近年變化趨勢多年來,食品一直是俄羅斯傳統(tǒng)大宗進口商品,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1/4強,在所有大類進口商品中僅次于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約占進口總額的35%)而位居第二,俄羅斯人民生活對進口食品的依賴性較大。1998年"8.17"金融危機發(fā)生后,食品作為俄第二大類進口商品的地位仍未改變,但這兩年俄食品進口的一些具體情況卻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1、 進口額呈逐年下降趨勢,且降幅較大。據俄羅斯海關統(tǒng)計,1998年俄進口食品103億美元,比1997年(128億美元)減少19.5%,1999年進口僅77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5.2%,比1997年減少近40%。 2、 食品進口結構發(fā)生根本變化,制成品進口減少,原料進口增加。糖(包括原糖和白糖)是俄最主要進口食品,1996白糖占糖進口總額的53%,此后這一比例逐年下降,1999年降至僅3%;1996年肉制成品在進口食品中居第10位,1999年則被擠出前10名排列,而與此同時,用于再加工的肉類產品的進口比重則逐年增長。目前原料已替代危機前的制成品在進口食品中占主導地位,其中原糖占食品進口總額的20%,用于再加工的肉類產品-14%,煙草原料-7%。 3、 外國糧食及食品援助在俄食品進口中比重較大。1999年美國、歐盟向俄羅斯提供糧食及食品援助共7.55億美元,占俄食品進口總額的9.81%,其中肉及其制品占同類產品進口總額的30%,奶制品-25%,糧食-70%。 4、 走私進口食品增加。危機造成正規(guī)進口成本上升,同時廉價援助食品極具競爭力,大量外國食品便通過"黑色渠道"進入俄市場。俄《商業(yè)家》報稱,目前俄肉類市場基本由援助肉和走私肉組成,《俄羅斯報》稱,危機前俄每月通過正規(guī)渠道自美國進口雞肉70000-120000噸,但目前每月正規(guī)進口不超過20000-40000噸,走私進口達50000-80000噸。 近兩年俄食品進口出現(xiàn)變化的原因主要有: 1、 1998年俄羅斯"8.17"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盧布大幅貶值,進口成本增加,進口食品價格上漲,同時居民購買力急劇下降,消費檔次降低,從購買進口食品轉向國產食品,消費數(shù)量也急劇減少,如危機前人均肉消費量為每年70-80公斤,而1999年降至約31公斤,進口需求量相應減少,進口隨之下降。 2、 金融危機刺激了俄本國工業(yè)生產,近兩年俄食品工業(yè)產值有所回升。據俄統(tǒng)計委統(tǒng)計,1999年俄食品工業(yè)產值比1998年增長7.5%,其中砂糖增長40.9%,肉罐頭-54.5%, 植物油-9%,香煙-28.3%,伏特加和甜酒類制品-54.6%,葡萄酒-44.5%。俄食品工業(yè)對原料的需求不斷擴大,原料進口增長。國產食品供應量增加且價格低廉,進口食品缺乏價格競爭力,許多進口食品曾在俄市場占主導地位或較大份額,危機后漸被國產食品取代甚至幾乎被擠出俄市場,如,進口番茄醬曾占俄市場的70-80%,危機后勉強保持住25%的份額;歐洲品牌果汁曾占領俄一半市場,危機后僅占15-20%; 俄產通心粉制品1997年占全國消費總量的63%,1998年已達78.9%,1999年更高達97.3%。 3、 俄糧食大量減產,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同時缺乏進口所需資金,不得不向美國、歐盟尋求援助,美國、歐盟則借機將本國積壓的糧食及食品以部分援助、部分買賣的辦法大量銷往俄羅斯。 圖表4:俄主要食品進口情況 單位:重量(萬噸)、價值(億美元) 商品名稱 1997 1998 1999 重量 價值 重量 價值 重量 價值 食品及原料 134.28 108.14 58.26 鮮凍肉 96.74 14.233 73.48 11.156 99.34 9.866 禽肉 114.89 8.187 84.34 5.816 24.2 1.616 鮮凍魚 50.08 2.726 34.73 1.623 30.15 1.106 奶粉和煉乳 12.04 1.144 15.9 1.113 20.38 1.365 黃油 19.05 3.177 10.08 1.87 5.32 0.879 柑桔 58.72 1.941 54.88 1.65 38.18 1.128 禾谷 6.187 2.56 6.346 小麥 227.47 3.565 110.43 1.255 456.58 3.223 大麥 54.57 0.638 24.46 0.224 49.58 0.306 玉米 28.33 0.68 9.34 0.22 70.51 1.013 葵花籽油 32.31 2.051 24.34 1.49 30.53 1.741 肉罐頭 13.25 1.94 7.01 1.188 3.37 0.471 原糖 264.0 8.542 368.7 10.9 578.07 11.336 白糖 105.9 3.913 59.59 2.14 34.25 1.036 巧克力制品 8.38 1.595 6.96 1.233 4.92 0.627 四、我對俄食品出口變化情況 食品一直是我對俄傳統(tǒng)大宗出口商品,據俄羅斯海關統(tǒng)計,1996年我對俄出口食品4.23億美元,占我對俄出口總額的42.2%;1997年-3.35億美元,占25.6%;1998年-3.60億美元,占31.0%。但1999年卻大幅下降,上半年出口僅3202萬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7%,在我對俄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僅15.3%。 盡管我對俄食品出口下降發(fā)生在俄金融危機背景下,但危機的負面影響僅是次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則是,俄以我西藏等地區(qū)發(fā)生口蹄疫為由禁止自我進口豬肉,此外,我對俄出口肉價高于美歐國家,導致我這一對俄大宗出口產品出口劇減,1999年上半年我肉類產品出口同比下降90.2%,同時在我對俄食品出口中僅占20.30%,同比減少了48.9個百分點。另外,美國、歐盟援助大量肉類產品(牛肉14萬噸、豬肉76900噸、禽肉48700噸),同時大量肉類產品走私進口,擠占了我部分市場份額。 五、我對俄食品出口面臨的困難與機遇 1、在俄食品市場及進口情況發(fā)生上述變化的情況下,我對俄食品出口面臨一定困難: 1) 隨著俄本國食品工業(yè)的恢復和發(fā)展,國產食品供應量將不斷增加,同時俄政府為保護本國生產企業(yè),將對進口實行一定限制。俄政府最近決定,明年將通過拍賣方式對原糖實行進口稅率配額:350萬噸額度內的進口稅率為5%,額度外為30%,以限制原糖進口數(shù)量。進口食品在俄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 2) 俄羅斯積極向美國、歐盟尋求糧食和食品援助,已同美國就第一批少量援助達成協(xié)議。援助的進入及走私進口將影響我部分食品對俄出口。 3) 我對俄出口食品主要為食品原料和未加工食品(如水果蔬菜),制成品中中餐食品占有相當比例,適合當?shù)鼐用耧嬍沉晳T的食品種類較少,這將制約我進一步擴大出口。 4) 我出口食品在俄曾因質量問題造成消極影響,盡管目前我食品質量已大有提高,但俄傳媒對我食品質量的批評仍時有出現(xiàn)(俄《消息報》今年3月15日一篇關于食品質量的文章稱,"來自中國、土耳其和印度的商品不合格的比別的國家多"),俄消費者對我食品質量仍將心存疑慮。 2、 在面臨困難的同時,我也存在著進一步擴大對俄食品出口的機遇: 1) 俄羅斯開始走出危機陰影,宏觀經濟形勢漸趨穩(wěn)定,生產出現(xiàn)恢復性增長,1999年GDP增長3.2%,今年預計增長5%,通脹率逐漸下降,盧布匯率基本穩(wěn)定,人民生活對食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2) 盡管危機后俄羅斯居民對高檔進口食品的消費需求減少,但對中低檔進口食品仍有一定需求,預計這種消費結構將保持一段時期。 3) 俄政府將繼續(xù)鼓勵發(fā)展本國食品工業(yè),目前俄農業(yè)和食品部及部分大型食品企業(yè)正研究制訂穩(wěn)定食品工業(yè)生產的措施,隨著其食品生產的進一步增長,對原料的需求將繼續(xù)擴大。同時,為發(fā)展食品工業(yè),提高產品競爭力,對食品加工包裝機械的需求也將增加。 六、我擴大對俄食品出口的建議 1、 建議我食品出口企業(yè)積極探索與俄一些大型連鎖超市建立直接合作關系。目前,在俄市場上出現(xiàn)一些較為成功的大型連鎖超市,如土耳其開設的"РАМСТОР",當?shù)厣倘碎_辦的"ТВОЙ ДОМ"和"ПЕРЕКРЕСТОК"等,經營規(guī)模及市場影響較大,且有的超市表現(xiàn)出經營中國商品的愿望,我企業(yè)可探索與其開展合作,采取寄售或賒銷等靈活方式使我食品直接進入這些大型連鎖超市,既可繞過中間商直接進入最終銷售環(huán)節(jié)以增強價格競爭力并減少部分利潤損失,也可避免被中間商轉賣到地攤而影響我產品形象。此外,應切實辦好在俄的中國超市。 2、 建議我食品生產和出口企業(yè)加強對俄羅斯食品市場行情、消費習慣及消費心理的調研,開發(fā)生產適合當?shù)仫嬍沉晳T的食品,避免盲目生產和出口,同時注意食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3、 建議在俄投資興辦小型食品加工企業(yè),開展來料加工,向俄出口食品原料,在當?shù)馗鶕袌鲂枨蠹庸こ善蜂N售,既可減少成品出口的麻煩,并相對延長食用期限,又可帶動我食品加工包裝機械的出口。 4、 建議我有關企業(yè)及科研機構大力研究提高食品冷藏保鮮技術,以促進我部分需冷藏保鮮食品(如水果蔬菜)擴大向人口眾多、生活及消費水平較高的俄歐洲部分出口。 5、 進一步加強對出口食品的質量檢驗,嚴防質量不合格及過期產品出口,減少直至杜絕我出口食品在俄出現(xiàn)質量問題。 附1: 借鑒:越南開拓俄羅斯農產品及食品市場 (摘自中國出口商品網, 2002年信息) 俄羅斯的食品市場一直以進口商品為主,而且主要來自發(fā)達國家。然而近年來,做為發(fā)展中國家的越南,注重對俄羅斯食品市場的研究和開發(fā),出口品種逐年增加,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其表現(xiàn)令人刮目相看。越南企業(yè)已經打入俄羅斯市場的食品有:方便面、醬油、蔬菜罐頭和水果罐頭、干蘑菇、香蕉干、大米、調味醬、袋裝花生、通心粉等。其中,方便面、醬油、黃瓜罐頭、菠蘿罐頭、大米、調味醬、袋裝花生等品種已經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越南企業(yè)在俄羅斯市場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 1、注重對俄羅斯市場的調查研究,使產品非常符合俄羅斯消費者的口味。例如,越南的黃瓜罐頭,是根據俄國人的口味要求,參照俄羅斯的工藝配方,制作成醋漬罐頭,深受消費者歡迎。類似產品還有調味醬和醬油等。 在消費者的定位方面,越南產品也找準了位置。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面向大眾消費群體,價格適中,各個階層都消費得起,在價格上既優(yōu)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食品,同時在產品檔次上又高于農貿市場上的中國產品,可以堂而皇之與西方國家產品一起擺放在商店里銷售?! ?、注重產品的包裝設計。具體體現(xiàn)在:一是包裝重量適宜,如方便面只有50、60克兩種規(guī)格,袋裝花生只有32克、40克兩種重量規(guī)格,這樣,既符合俄羅斯居民的消費習慣,價格也相對便宜,容易接受。二是包裝設計美觀大方,而且比較精細,包裝上一律使用英、俄兩種文字,從營養(yǎng)成分、食用方法到注意事項一應俱全?! ?、以品牌經營為核心,注重廠商聯(lián)合。目前在俄羅斯市場上的越南品牌,以流通性質的品牌為主,如”MIVIMEX”、獅王等,同時生產者品牌如“麒麟”、“TAN-TAN”等在產品包裝上也有體現(xiàn),說明了廠商之間所建立的休戚與共的合作關系?! ?、注重廣告宣傳和營銷網絡建設。越南企業(yè)不像在俄的中國個體商人,在倉庫市場上自己批發(fā)零售,而是采取規(guī)范化方式運作,完全依靠當?shù)氐亩砹_斯經銷商,分區(qū)域建立銷售網絡。同時,加大廣告宣傳的力度,像“MIVIMEX”這個牌子,在各主要媒體上都能看到它,怎能不深入人心?! ?、選準賣點,開展綠色營銷。如MIVIMEX所經營的11大類、幾十種商品,對外宣傳全是綠色食品,這一點正迎合了俄羅斯人追求天然、講究營養(yǎng)的習慣,自然為市場所接受。論口味越南的大米不如中國東北大米好吃,這一點俄羅斯人也承認,但市場實際賣價就是比國內大米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品牌、沒有好賣點。從客觀上分析,俄、越兩國是多年的盟友,相互交往的歷史比較長,而且,越南的勞動力價格也略低于國內勞動力的價格水平,這也是競爭力的一個方面。但是,在開辟國際市場方面,這些因素的影響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今天的俄羅斯市場已經向全世界敞開了大門,關鍵是企業(yè)自身要增強緊迫感,重新認識今天的俄羅斯市場。在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之際,只要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腳踏實地走開拓之路,充分發(fā)揮各方面的優(yōu)勢,中國的優(yōu)質食品就一定會重返俄羅斯。 附:俄羅斯遠東市場部分越南商品批發(fā)價格 咸味花生仁 32克 1.81 /袋 咖啡花生豆 40克 1.76/袋 可可花生豆 40克 1.69/袋 咸味可可花生 40克 1.65/袋 咸味和辣味可可花生 40克 1.66/袋 調味醬(5種口味) 200克塑料瓶 5.70/瓶 調味醬 (5種口味) 250克塑料瓶 6.62/瓶 調味醬(5種口味) 250克玻璃瓶 7.41/瓶 醬油 200克 塑料瓶 4.75/瓶 醬油 200克 玻璃瓶 5.34/瓶 醬油(大蒜和辣味) 200克塑料瓶 6.32/瓶 醬油(大蒜和辣味) 200克玻璃瓶 6.80/瓶 菠蘿罐頭(大塊) 830克 19.15/瓶 菠蘿罐頭(大園片) 830克 19.35/瓶 菠蘿罐頭(小塊) 565克 14.00/瓶 菠蘿罐頭(小園片) 565克 14.25/瓶 竹筍罐頭 500克 24.05聽 醋漬西紅柿罐頭 770克 19.75/瓶 醋漬黃瓜罐頭 510克 18.75/瓶 醋漬小黃瓜罐頭 780克 19.25/瓶 東方森林蘑菇(干的) 25克 5.05/袋 白蘑菇(干的) 25克 5.05/袋 小片葉蘑菇 90克 28.10/袋 香蕉干 100克 2.33/袋 香蕉干 150克 3.20/袋 香蕉干 200克 4.25/袋 方便面(多種調料味)(袋裝) 50克 1.39/袋 一等長粒大米 50公斤 7.75/公斤 二等長粒大米 50公斤 7.45/公斤 一等長粒大米 25公斤 7.85/公斤 二等長粒大米 25公斤 7.55/公斤 一等長粒大米 10公斤 7.96/公斤 一等長粒大米 5公斤 8.05/公斤 說明: 1、越南商品按購買數(shù)量不同分為幾個價格水平,上述價格為中間平均價。以一等大米為例,一次采購數(shù)量按1000袋以上、500到1000袋、100到500袋、50到100袋 、50袋以下分為5個價格水平,分別為:7.30 、7.55、 7.75 、7.95和 8.10,其它類商品按箱計算。 2、1美元約合29-29.2盧布。 附2: 我國在食品出口方面的喜人新聞(2002年) 滿洲里口岸番茄出口劇增 今年1-4月份,經滿洲里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出口的果蔬數(shù)量之大、批次之多是近幾年所沒有的,共檢驗檢疫1954批,27074噸,其中番茄出口的數(shù)量更是一枝獨秀。去年1-4月份番茄共出口126批次、1420噸,而今年同期番茄出口275批次、3192噸,是去年的2.35倍。綜合今年番茄出口之態(tài)勢,共有以下幾特點。 一、品種優(yōu)良 出口至俄羅斯的番茄,多產于我國北方的蔬菜生產基地——山東壽光,該品種是引進以色列的優(yōu)良品種,適合用于西式佐餐,而且耐貯藏和運輸。 二、貯運條件改善 滿洲里市政府招商引資項目之一的“神怡鮮儲經貿有限公司”恒溫保鮮庫,為番茄出口保鮮提供了良好的貯藏條件,解決了出口果蔬保鮮的難題。 三、驗放速度快在依法把關的前提下,口岸各部門協(xié)同配合,共同打造了一條快速通關通道,滿洲里檢驗檢驗局從建章立制,規(guī)范出口商的管理,到開展農殘檢驗等各方面為番茄保質保量出口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本著扶持與支持邊境貿易發(fā)展的工作理念,加班加點保證貨物及時出口,得到了貨主的稱贊。 四、俄羅斯國民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致使需求量增大。 黑龍江雞西西紅柿暢銷俄羅斯 (2002年06月 ) 黑龍江省雞西市西郊鄉(xiāng)對俄出口的西紅柿已大部分定植完畢。據悉,這個鄉(xiāng)在2200棟溫室、大棚中栽種對俄出口西紅柿1000株,預計春秋兩茬可產西紅柿500萬公斤。其中,出口俄羅斯400萬公斤,內銷100萬公斤。近幾年,西郊鄉(xiāng)積極引進新品種,大力發(fā)展蔬菜生產。目前,全鄉(xiāng)蔬菜生產已形成規(guī)模,大棚的數(shù)量以每年增加100棟的速度發(fā)展?! ≡趯Χ沓隹诘奈骷t柿中,西郊鄉(xiāng)的當家品種是“903”。今年,西郊鄉(xiāng)在栽種“903”西紅柿900株的基礎上,又引進歐乘英、以色列“516”、荷蘭百利等新品種,并已通過溫室育苗,定植到115棟大棚中。 據介紹,“903”和新引進的這幾個西紅柿品種口感好,個頭勻稱,皮厚耐儲存,俄商十分滿意。西郊鄉(xiāng)銷售公司今年又取得對俄小額貿易權,可直接對俄銷售農副產品。 中俄無公害名特蔬菜育種基地在滇建成 (2002年) 由昆明錦繡綠色種業(yè)有限公司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中央植物園合作共建的無公害名特蔬菜育種基地,最近宣告在此間建成。 據了解,目前昆明市的蔬菜種植面積已達70萬畝,總產量120萬噸,出口國內外市場的鮮菜占總產量的60%。但是長期以來云南省蔬菜種植所需籽種,絕大多數(shù)依賴國外和省外,尤其是名特優(yōu)新蔬菜籽種,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如一粒彩椒籽種就高達1.2元人民幣、1克番茄籽種則需8元人民幣,因而制約了蔬菜種植業(yè)的發(fā)展。 為此,今年1月才成立的昆明錦繡公司,2月就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中央植物園攜手,簽訂了為期10年的名特蔬菜籽種生產的技術合作協(xié)議,共同建設名特蔬菜育種基地,計劃今年內引進茄果類番茄37個品種、彩椒31個品種、茄子10個品種,生產番茄籽種50公斤、彩椒籽種50公斤、茄子籽種5公斤,今后還要將本地品種、野生品種與引進品種進行雜交,不斷培育新的優(yōu)質品種。 經過短短4個月時間,占地110畝的兩國共建育種基地就已建成,同時播種了名特蔬菜彩椒、番茄、茄子、黃瓜等121個品種共1277克籽種,育苗盤育苗10萬多株,完成番茄大面積移栽23.5畝,預計今年可收獲番茄籽種70公斤、彩椒籽種80公斤、茄子籽種5公斤。這些籽種收獲后,一部分將返銷俄羅斯,一部分向云南省蔬菜區(qū)和菜農推廣種植。 去年新疆番茄醬對俄羅斯出口達1341萬美元 (2002年) 在快速增長的新疆對俄貿易中,新疆屯河集團公司生產的番茄醬增幅最大。據統(tǒng)計,2001年新疆番茄醬對俄出口貿易額達1341萬美元,比2000年增加5倍多,是新疆目前對俄貿易出口的最大宗商品。在短短兩年時間里,新疆屯河集團公司的番茄醬產業(yè)從新疆走向世界,先后在歐洲、北美、獨聯(lián)體、中東以及東南亞、日本和韓國建立銷售網絡,2001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14億元,銷售12.5萬噸,出口9.61萬噸,創(chuàng)匯4003.69萬美元,確立了屯河牌番茄醬在國際番茄醬行業(yè)的優(yōu)勢地位。目前,新疆屯河集團公司番茄醬年產能力達30萬噸,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逐步實現(xiàn)由區(qū)域型向全國型、世界型企業(yè)轉變。 新疆水土光熱資源組合條件較好,適宜于種植番茄,所產番茄富含紅色素和維生素,產量高,質量好。屯河集團公司加工的番茄醬和其他番茄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產業(yè)競爭優(yōu)勢。屯河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國璽說,新疆番茄醬對俄出口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得益于俄羅斯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穩(wěn)定,同時也得益于俄羅斯民間商業(yè)信用的恢復,使得中國產品能夠順利進入俄國市場;加之屯河集團公司龐大的營銷網絡和俄國較大的市場空間,新疆番茄醬終于以可靠的質量贏得千家萬戶的喜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