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走狗到衣冠禽獸
標簽:
走狗這個詞過去是褒義的。走在古漢語里是跑的意思,走狗的原始意義是跑的快的狗。比如說著名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里的“走狗”就有這個意思。至于何時跑得快的狗成了為虎作倀的狗腿子的稱謂,我沒有考據(jù)的癖好,卻有感慨的天性。優(yōu)秀的狗被人異化成了敗類,于狗是千古奇冤,于人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農(nóng)耕文明替代漁獵文明,人類進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卸磨殺驢過程,只是人類從來都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所以并不以這種殺戮為然。但是,我總以為,人類會為自己的這些行為付出代價,只是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的懺悔已經(jīng)毫無意義。
衣冠禽獸這個詞原來也沒有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的貶義。衣冠禽獸最早源于明代官員的服飾。據(jù)史料記載,明朝規(guī)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大體的排行是這樣: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鄉(xiāng)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云雁,五品繡白鷴,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 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在那些學而優(yōu)則仕、光宗耀祖、衣錦還鄉(xiāng)的年代,能夠做官穿上一身禽獸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情??!可惜的是,很多為官的人跟婦人不守婦道一樣道德敗壞,再加上宦官專權,官吏的名聲比婊子還壞,于是,本來很光耀的衣冠禽獸就成了人人避而遠之的畜生,這是制定這項制度的明朝政府始料不及的。
人類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動物,先是糟蹋其他動物,以為這是天經(jīng)地義;然后又是糟蹋自己,本來是好好的事情,非要搞到面目全非,連自己都討厭的程度,這就是我感慨從走狗到衣冠禽獸的所有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