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勤工助學學生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意義及作用
史曙霞 孫繼亮
(煙臺大學文獻信息研究所 煙臺大學圖書館 煙臺264005)
[摘 要] 高等學校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是近幾年來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我館從1996年開始起步,經(jīng)過幾年來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經(jīng)驗,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本文就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意義、作用及管理機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勤工助學學生 高校圖書館 管理工作
[分類號] G25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參與勤工助學已勢在必行。勤工助學就是為學生在求學期間,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定的經(jīng)濟報酬,以資助學業(yè)的完成。我館于1996下半年開始使用勤工助學學生。隨著學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圖書館各方面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勤工助學學生的情況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開始的五、六個學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四五十個學生,從只做閱覽室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到現(xiàn)在的參與值班甚至參加一些技術性的工作,經(jīng)歷了一個很大的發(fā)展變化過程。期間有許多的經(jīng)驗與體會。本文就勤工助學學生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意義、作用及管理機制進行初步探討。
1 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活動的意義
1、1 勤工助學活動減輕了大學生的經(jīng)濟負擔
隨著并軌、擴招、學生公寓化管理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學生尤其是來自貧困地區(qū)大學生的經(jīng)濟壓力。我校每年招收的大學生中,約10%~20%是貧困生。來我館勤工助學的四十多位大學生,約85%的學生交不上全年學費的一半(我校學費年平均約2500~3000元),約5%的大學生勉強能交上學費,且是靠家長東湊西借籌措來的。無疑給這部分大學生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對貧困大學生而言,通過勤工助學獲得相應的報酬一是減輕了他們的經(jīng)濟負擔;二是對這樣的機會倍加珍惜,個人在用錢方面也懂得計劃、節(jié)儉;對學生家長而言,他們也不會因一時拿不出孩子的生活費而倍感焦慮。應該說,勤工助學的機會使大學生減輕了過重的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壓力,使他們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學習和各種活動中去。
1、 2 勤工助學活動鍛煉、提高了大學生的能力
1、 2、1工作能力
勤工助學學生通過在圖書館工作,工作能力得到了鍛煉,這為大學生日后做好其它工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勤工助學學生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接觸到一些非常實際的問題,這些實際問題的存在必然促使學生在“學”和“做”當中不斷進行摸索、思考,找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當然,這些辦法再到實踐中去檢驗,看其是否能行得通。對有的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完善,另一方面,經(jīng)過工作人員的指導和示范,使大學生明白其中之道理、做法。因此,學生工作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得益于他們有親身實踐的機會和工作人員的具體指導,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1、2、 2 創(chuàng)新能力
高等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我館根據(jù)這一原則,非常注重對勤工助學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在館內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既沒有教條主義的約束,也不囿于舊規(guī)矩、舊思路。相反,館里對勤工助學學生的一些想法、建議認真聽取,確有創(chuàng)新的就采納。其次,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意識的誘導、啟發(fā),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進行大膽探索。館里尋找一切合適的機會讓學生直接承接具體的工作,而且能夠提供發(fā)展個人才華及施展才能的工作場所,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才能,同時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情況等一起交給學生并由他們獨自進行處理。再次,館里還常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業(yè)務問題、熱點問題的討論,以此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開拓精神。事實證明:學生獨立開展工作或設置一定的工作問題由其解決,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大學生通過勤工助學活動在盡快成熟起來的同時也縮短畢業(yè)后在工作單位的適應期,提高了他們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1、2、3 利用圖書館的能力
在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參與的工作主要以讀者服務工作為主。因此,他們和其他大學生相比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熟悉圖書館書庫、閱覽室分布情況及功能,對藏書情況了解的同時,也熟悉了分類法;二是大學生在參與工作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問題或者讀者提出要求,可以直接得到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指導,日積月累,利用圖書館的能力提高了。
2 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作用
2、1 緩解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近年來,隨著圖書館開放時間的延長,我館由過去的每周開館時間75小時增加到現(xiàn)在的104個小時,由過去的入館人數(shù)每天2000人次左右到現(xiàn)在的4000左右人次。每天的工作時間延長近一半,進館人數(shù)增加了一倍。另外,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不斷拓展深化,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員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增人的話很難承受。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緩解了我館工作人員的壓力,進一步說,減輕了學校的負擔。
2、2充當與學生讀者溝通的“橋梁”
圖書館是學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工作的好壞,對學校的教學、科研有直接影響,對學生的學習也至關重要。要做好圖書館工作,除圖書館本身的努力外,還需廣大讀者的配合。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工作很好地解決了與讀者的溝通問題。一是勤工助學學生發(fā)揮“下傳”的作用,即圖書館通過他們把圖書館的各種信息轉達給讀者,取得讀者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二是勤工助學學生能收集到讀者對圖書館提出的建議、愿望和要求并及時反饋給圖書館,供館長決策時參考。三是勤工助學學生在為讀者服務的過程中,也能夠和其他讀者一樣發(fā)現(xiàn)問題,或者有這樣那樣的需求,并把這種需求直接向圖書館工作人員反映。我館 利用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這一優(yōu)勢,采取 ,如:要求勤工助學學生寫書面報告、指定專人負責做好讀者中各種建議的筆記記錄、工作人員常常與勤工助學學生相互交流、定期不定期的召開學生座談會、要求有寫日記習慣的學生也隨時記錄讀者方面的一些情況、館領導找骨干學生談話等等。也正如此,我館的讀者服務工作一直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讀者對我館的工作以及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都比較滿意。對圖書館的滿意率達到90%,從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3 勤工助學的管理機制
勤工助學活動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一條重要途徑,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經(jīng)過幾年來的探索,我館逐步形成了一套管理辦法:
3.1專人負責制
勤工助學學生分布在圖書館各部門,開始階段由于經(jīng)驗不足,各自為政的行政管理。沒有統(tǒng)一要求,結果較為散亂,工作協(xié)調性差,后來,采取措施,實行專人負責制。專人負責就是由館里委派一名中層干部負責勤工助學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專人負責打破了多人多頭管理的局面,理順了原來管理上的許多問題。專人負責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內容:統(tǒng)籌安排學生的分派;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落實館里對學生工作的要求;解決、處理好學生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負責培訓學生業(yè)務素質、培養(yǎng)學生干部。專人負責體現(xiàn)了我館對這一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使館內學生的勤工助學活動向著管理完善化方向發(fā)展。
3.2 實行“激勵”制
激勵是管理中的重要功能,激勵理論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立論于人的需要基礎之上。我館在培養(yǎng)勤工助學學生能力上花大力氣。首先,把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理想和價值觀,具有現(xiàn)代科學知識與專業(yè)技能,具有高尚的社會主義道德品格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和健康的心理放到首位。在館內勤工助學學生中提倡以思想激勵為主,以奉獻為榮。其次,學生在勤工助學期間,除了解、熟悉圖書館的工作外,對工作中作出努力、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予以物質獎勵,以培養(yǎng)學生勞有所得的。再其次,為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摒棄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想法,館里每年給學生進行一次打分評比活動,實行末位淘汰制。我館的這些做法強烈地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使勤工助學學生在“激勵”制中把工作做得更好。
3、3 “互尊”制
培養(yǎng)、教育學生是每一位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大學生在圖書館勤工助學期間不僅在工作上學到很多東西,更重要的是勤工助學學生懂得自尊自重,維護其自己做人的尊嚴。節(jié)假日,館領導抽出一定的時間看望學生,還時常組織勤工助學學生召開座談會,詢問學生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情況,便于隨時了解學生的要求,及時解決學生的困難。設置困難基金,以備勤工助學學生急需。館里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除工作人員外,勤工助學學生也參加,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尊感。館里很多工作人員也對學生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她們拿出自己的錢、物等送給學生。其次,我館勤工助學學生與工作人員一樣,有統(tǒng)一的管理和要求。為了使學生的學習不受影響,在圖書館閱覽室座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留出一定的座位供勤工助學學生上自習用。
4 結論
本文對高校圖書館大學生勤工助學的幾個問題作了粗淺的探討。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參與管理工作,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能力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壓力。隨著高等教育學校的不斷發(fā)展,勤工助學學生參與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是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