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可道亦行德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知足者富。 強(qiáng)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qiáng),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