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doc--秋山紅樹多的文章
http://www.ahfyzs.com/rssperson/79703085.aspx
360doc (http://www.ahfyzs.com)
zh-cn
360doc--個人圖書館
-
處暑時節(jié)消殘夏,綠樹陰前逐晚涼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24/22/79703085_1159989661.shtml
2025/8/24 22:00:26
處暑時節(jié)消殘夏,綠樹陰前逐晚涼。烏飛兔走疾如梭,轉(zhuǎn)眼已是八月下旬,夏日暑氣雖然還未完全消散,但已逐漸涼快下來,夏漸遠(yuǎn),秋已至,天高氣爽,秋景初微?!对铝钇呤蚣狻飞险f:“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币馑际钦f,處暑,是農(nóng)歷七月中旬的節(jié)氣。處,有離去、終止的意思,到了這一時節(jié),暑氣就基本消退了。還有人將處暑,稱作“出暑”,指擺脫了暑氣的困擾,到了秋涼時光了。
-
秋夜書房突傳“鬼聲”,歐陽修提筆寫下千古絕唱?。ā肚锫曎x 》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24/21/79703085_1159989594.shtml
2025/8/24 21:59:08
(《秋聲賦 》原文+譯文+深度解析)歐陽修接著尋根溯源,探究秋聲所以形成的緣由?“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更何況是“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呢!這樣就容易朱顏易老,烏發(fā)變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這是你自己無窮無盡的憂勞傷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聲的悲涼呢?這就說明了歐陽修之所以感到秋聲之悲涼,其根源不在秋聲,主要是當(dāng)時他面對國家和自己的處境而產(chǎn)生的憂思所致。
-
800多年前,他親眼目睹峨眉佛光!范成大的奇幻登山日記(范成大《游峨眉山記》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20/14/79703085_1159733278.shtml
2025/8/20 14:54:49
游峨眉山①記。在此,我們不妨另讀一段譚鐘岳《峨眉山圖記》里的相似描述:“金頂祖殿,懸?guī)r絕壁處,朝夕云海霧氣,忽聚忽散。每至未刻,兜羅綿云布滿巖下,現(xiàn)圓光一團(tuán),邊分五色,七層閑暈,為佛光如鏡,睹者自見其形,雖并立之人絕不能見,為''''''''攝身光’。遠(yuǎn)者為''''''''水盆光’,有氣如虹,橫亙數(shù)里,兩端紫云捧之為金橋。奇觀哉!”這段文字,描述也相當(dāng)精當(dāng),但比之范成大的文筆來,就未免顯得神韻不夠,情趣稍欠了。
-
鯉魚躍龍門的真實地點!薛瑄600年前冒死記錄龍門勝景(薛瑄的《游龍門記》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20/14/79703085_1159733222.shtml
2025/8/20 14:53:42
薛瑄600年前冒死記錄龍門勝景(薛瑄的《游龍門記》原文+譯文+深度解析)開篇“出河津縣西郭門,西北三十里,抵龍門下”,寫行蹤之遙遠(yuǎn),同時交代龍門山的位置,為下文寫景鋪墊?!皷|西皆層巒危峰,橫出天漢。大河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斷河出,兩壁儼立相望?!睂懰娭?,突出龍門地勢的險峻、景觀的壯麗。在薛瑄看來,大禹治水的功勞中,以開鑿龍門最為偉大?!?1〕渡:禹門渡,在河津西北約三十里,即古時的龍門關(guān)。
-
秋日小院札記:在純粹與紛擾之間,尋找創(chuàng)作的寧靜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14/15/79703085_1159382549.shtml
2025/8/14 15:30:16
秋日小院札記:在純粹與紛擾之間,尋找創(chuàng)作的寧靜當(dāng)秋日結(jié)束了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光,其實對我而言,總歸是一件事,不管是繼續(xù)歐洲繪畫史系列,還是追《花木蘭》的熱點,抑或是批注最近讀的韓蘇詩文(注:韓愈蘇軾的詩文),核心要義不外是整理思路,寫好文章,日進(jìn)一步??鞓范兇獾氖虑榫鸵嘧觥_@時候,你就很難說上學(xué)是件純粹的事情。反過來說,不喜歡一個事情,是因為不喜歡這件事情,還是不喜歡這件事之上附加的其余東西?
-
而立之年的孤獨札記:我們終將與自己重逢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14/15/79703085_1159382348.shtml
2025/8/14 15:27:59
孔子在列國奔走累累若喪家之狗是孤獨布魯諾宣揚(yáng)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是孤獨眾生奉迎佛骨獨有韓愈一人斥責(zé)是孤獨人生而平等卻彼此歧視進(jìn)而傷害是孤獨一輩子實事求是,不說謊不造假是孤獨每個人都注定孤獨終老孤獨是我與人潮擦肩而過孤獨是我只覺得世界吵鬧孤獨是我只覺得太陽寒冷孤獨是我找不到自己的心孤獨是我看不到內(nèi)心的光孤獨如我必定孑然而逝 我不止孤獨,我還善忘。
-
天下第一行書,竟是醉后寫就?王羲之的《蘭亭》真相?。ㄍ豸酥短m亭集序》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814/15/79703085_1159382215.shtml
2025/8/14 15:26:25
王羲之的《蘭亭》真相?。ㄍ豸酥短m亭集序》原文+譯文+深度解析))大家好,今天我們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五千字的長文,敬請各位看官耐心賞析)蘭亭集序【1】【1】蘭亭集序:一作《三月三日蘭亭詩序》。后世稱道的《蘭亭帖》,就是此序手書的摹寫法帖?!?】蘭亭:在紹興西南二十七里,地名蘭渚,渚有蘭亭。這部分文字從蘭亭宴集發(fā)端興感,從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最后回到蘭亭宴集而收筆,舒卷自如,辭氣暢達(dá)。
-
“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姚鼐的爆款登山日記,古人寫作才是頂流文案!(姚鼐《登泰山記》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31/13/79703085_1158511526.shtml
2025/7/31 13:53:45
在此期間,他專程繞道泰安,與摯友朱孝純(時任泰安知府)登臨泰山?!?〕泰山:我國五岳之一,稱東岳,又稱岱宗,在山東泰安北。乾隆進(jìn)士,累官泰安知府。姚鼐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動身,冒著風(fēng)雪,經(jīng)過齊河、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過長城,來到泰安。姚鼐清楚地敘述了自己登山的具體路線,接著又?jǐn)⒄f了古時的登山路線是沿著東邊的山谷進(jìn)去,他走的不是這條路線,交代了自己登山和古人登山路線有異。
-
一篇四百年前的游記竟藏著治愈現(xiàn)代人焦慮的終極答案?(袁宏道《滿井游記》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25/22/79703085_1158173348.shtml
2025/7/25 22:35:32
(袁宏道《滿井游記》原文+譯文+深度解析)大家好,今天我們說袁宏道的《滿井游記》(五千字的長文,敬請各位看官耐心賞析)袁宏道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春,在兄長袁宗道的幫助下至北京出任順天府儒學(xué)教授。滿井游記〔0〕袁宏道用惡劣氣候和不能出游作一篇游記的開頭,在立意上起了這樣一個作用:用城內(nèi)的枯燥局促與后面將要描述的城外春色春意形成對比,從而得出結(jié)論:“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體用之間:19世紀(jì)末日本崛起的背景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22/20/79703085_1157870087.shtml
2025/7/22 20:26:23
更重要的是,福澤在書中花了大量篇幅強(qiáng)調(diào)日本的“國體”。國體“就是指同一種族的人民在一起同安樂而共患難,而與外國人形成彼此的區(qū)別……西洋人所謂nationality就是這個意思。世界上的一切國家,各有其國體”。而日本的國體在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我國的皇統(tǒng)是和國體共同綿延到現(xiàn)在的……這也可以叫作一種國體?!彼赋鋈毡救水?dāng)前的“唯一任務(wù)”就是“保衛(wèi)國體”。而“唯有汲取西洋文明才才能鞏固我國國體,為我皇統(tǒng)增光”。
-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閑敲棋子落燈花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22/20/79703085_1157870039.shtml
2025/7/22 20:25:16
蘇軾在《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這樣寫夏至:明窗畏日曉先暾,高柳鳴蜩午更喧。筆老新詩疑有物,心空客疾本無根。隔墻我亦眠風(fēng)榻,上馬君先鎖月軒。共喜早歸三伏近,解衣盤礴亦君恩。炎炎夏日,一早天氣就很熱,柳樹上的鳴蟬,令中午更加喧鬧。在此時節(jié),寫詩作文,心境自然清凈,諸病難以發(fā)生。我在隔壁翰林院也正昏昏然。我和您共同盼望早結(jié)束索院值守,皇帝能讓我們在三伏臨近的日子,回家解衣悠然盤坐。
-
大暑時節(jié),醉倚綠陰眠一餉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21/18/79703085_1157804385.shtml
2025/7/21 18:38:14
從《詩經(jīng)》中的“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到漢樂府的“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從李白的“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到李商隱的“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從歐陽修的“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到周敦頤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周邦彥的“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到納蘭性德的“風(fēng)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
-
隨筆: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21/18/79703085_1157804150.shtml
2025/7/21 18:33:22
隨筆: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還不如元好問看的透徹,所謂“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我囿于生計,也隨波逐流來到城市。這城市怪物的發(fā)展愈來愈朝著遠(yuǎn)離泥土的方向而去且不回頭,而我那來自厚重泥土的基因又時時召喚我回歸芳香泥土,二者相背,漸行漸遠(yuǎn)。然而人生大多數(shù)時候只有苦海。
-
滿身花影,醉倒江湖!千年前的陸龜蒙竟如此浪漫閑適!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10/21/79703085_1157147966.shtml
2025/7/10 21:32:14
千年前的陸龜蒙竟如此浪漫閑適!滿身花影,醉倒江湖!和襲美春夕酒醒[1]陸龜蒙[注]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壚。[1]襲美:晚唐詩人皮日休,字襲美,和陸龜蒙是朋友。[注]陸龜蒙(?陸龜蒙用此典故,表明自己的隱士身份。一覺醒來,已是夜晚,陸龜蒙起身回家。陸龜蒙酒意尚在,走路搖搖晃晃,被別人攙扶著,在月色花影中,往家走去。
-
答侯繼書:在隱逸中求大道、在困頓中謀精進(jìn)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10/21/79703085_1157147913.shtml
2025/7/10 21:31:02
答侯繼書:在隱逸中求大道、在困頓中謀精進(jìn)。〔一〕或無“方藥”二字。至于禮樂之名數(shù),陰陽、土地、星辰、方藥方面的書,從來不曾登堂入室;雖然現(xiàn)在考試做官,不要求這些方面的內(nèi)容,但是古代成為大賢君子的沒有不精通這些的。這種以退為進(jìn)、在隱逸中求大道、在困頓中謀精進(jìn)的思想,深刻體現(xiàn)了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哲學(xué),并非消極避世,而是積極調(diào)整、厚積薄發(fā)、待時而動。
-
十年貶謫,至親離世,他在永州山水間原地復(fù)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的治愈力到底有多強(qiáng)烈?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10/21/79703085_1157147555.shtml
2025/7/10 21:23:33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的治愈力到底有多強(qiáng)烈?“則凡”以下,專寫西山,先繼以“借賓定主”之法寫西山的雄奇,然后從西山引發(fā)所感。至此,作者才從自然中的西山,“始得”人格化的西山,山引發(fā)了人的胸襟,人也認(rèn)識了山的精神,時空合一,情景相融,這是正寫西山的筆墨,也是全文的精華。文中寫登西山遠(yuǎn)眺之所見,呈現(xiàn)了雄奇開闊的境界,而不寫西山本身,寫了“不以培為類”的培,從而也就襯托了西山,突出了西山。
-
被貶途中寫下不朽名篇!一文讀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到底寫了什么?(原文+譯文+深度解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05/12/79703085_1156815516.shtml
2025/7/5 12:44:29
一文讀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到底寫了什么?史載,王辟之在《澠水燕談錄》說到,“慶歷中,滕子京謫守巴陵,治最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陽樓,屬范文正公為記,詞極清麗。蘇子美書石,邵悚篆額,亦皆一時精筆。世謂之“四絕”云?!薄对狸枠怯洝窞楹文艹蔀椤八慕^”之一呢?看了這些材料,再來讀《岳陽樓記》,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謫”字,的確是全文的關(guān)鍵,而“先憂后樂”云云,則是全文的要點。
-
鮮為人知的名人絕筆?清初大儒孫奇逢《題壁》,道盡士大夫最后的風(fēng)骨!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705/12/79703085_1156814756.shtml
2025/7/5 12:27:43
清初大儒孫奇逢《題壁》,道盡士大夫最后的風(fēng)骨!大家好,今天我們說孫奇逢的《題壁》,這是一篇短文,只有百字左右。書名《題壁》,就說明這篇文章題壁是寫在墻上的。這可不是重點,重點是楊補(bǔ)庭激賞少年孫奇逢的凜然正氣,情不自禁對孫奇逢的父親大賀:“這孩子,將來肯定錯不了!”二、青壯年時期,中舉人,廬墓守孝,義救東林黨人。在這篇文章當(dāng)中,孫奇逢談了自己對時間的深刻認(rèn)識。
-
晚明的邊緣人:袁宏道如何在刀山劍樹中尋找清涼佛土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327/20/79703085_1149989295.shtml
2025/3/27 20:08:48
晚明的邊緣人:袁宏道如何在刀山劍樹中尋找清涼佛土。袁宏道(1568年12月24日—1610年10月22日),字中郎,號石公、石頭居士,湖廣公安縣人,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在老家,袁宏道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外祖父龔大器,舅父龔仲敏、龔仲慶六人組成“南平社”論學(xué)作詩,浪蕩悠游。萬歷二十二年(1594)冬,袁宏道、袁宏道赴京謁選,受命為吳縣知縣。在吳縣為官時,袁宏道給親友是信是這樣寫的:
-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5/0327/12/79703085_1149956886.shtml
2025/3/27 12:26:55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住在客棧小樓之上,聽窗外春雨聲潺如雀鳴。陸游想到,或許,明早便能從這深巷小樓里,聽到路邊某個青衫婦人在叫賣杏花。春雨初霽,陸游在短紙上歪歪斜斜地練習(xí)草書,其后又煮水、沏茶、撇沫、品茶。這一場客途春雨下完,這一盞西湖清茶飲盡,陸游趁著清明時節(jié)正好可以回到家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