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doc--粉體人的文章
http://www.ahfyzs.com/rssperson/73571123.aspx
360doc (http://www.ahfyzs.com)
zh-cn
360doc--個人圖書館
-
吳全德院士:“吳氏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 學術與技術“兩手都硬”納米權威!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224/10/73571123_963682760.shtml
2021/2/24 10:30:52
吳全德院士:“吳氏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 學術與技術“兩手都硬”納米權威!吳全德院士曾任北京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國的納米權威。吳全德院士在1982年至2002年共申報了5項專利,專利名分別是激光脈沖檢測用光電發(fā)射薄膜、碳納米管的組裝技術及電子器件、內(nèi)場助金屬超微粒子/介質(zhì)復合光電發(fā)射薄膜及應用、摻雜稀土元素的納米粒子/介質(zhì)復合光電薄膜及制備和應用、金屬納米粒子-半導體介質(zhì)復合薄膜及制法和全光克爾開關。
-
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學研究所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217/10/73571123_962385336.shtml
2021/2/17 10:06:29
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學研究所。(1) 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耐火材料等應用技術研究與產(chǎn)品開發(fā)。從1995年建成到2000年間,先后承擔和完成了“Al2O3-TiC復合陶瓷噴砂咀的研制”、“ATM復合陶瓷切削刀具的研究”、“氮化硼基超硬陶瓷材料研究”、“氮化硼復合導電陶瓷蒸發(fā)舟的研制”等科研項目,其間還參加了由清華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 “納米強韌化超塑性陶瓷復合材料制備及應用”項目的研究。山西省玻璃陶瓷科學研究所。
-
中國鹽湖科學奠基人和開拓者——鄭綿平院士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215/10/73571123_962105610.shtml
2021/2/15 10:12:37
中國鹽湖科學奠基人和開拓者——鄭綿平院士。結(jié)緣高原鹽湖。1999年8月第七屆國際鹽湖會議舉行,鄭綿平作為中國鹽湖學的奠基人在會上發(fā)表特邀報告《論鹽湖學》,他提出:“鹽湖中還發(fā)育大量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與科學意義的適鹽藻、鹽鹵蟲、螺旋藻、輪蟲等特異生物資源。它們?yōu)槿祟惈@取蛋白質(zhì)、天然食物色素、能源、多種工業(yè)、科學材料和凈化環(huán)境、變鹽湖為良田開拓良好前景?!敝袊茖W報.鄭綿平 中國鹽湖科學奠基人和開拓者。
-
卓仁禧院士:許身化學科研報國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213/10/73571123_961850779.shtml
2021/2/13 10:09:10
在藥物控制釋放高分子、生物活性高分子的基礎研究中,他和同事們系統(tǒng)開展聚磷酸酯、聚氨基酸、聚有機硅氧烷和脂肪族聚酯等藥物控制釋放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表征和藥物控制釋放性能等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實驗。研究生物醫(yī)用高分子的一個重要自標是投入臨床應用,卓仁禧領導的研究組從上世紀90年代起,與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進行協(xié)作,研究以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代替在人體內(nèi)不降解的硅橡膠或硅海綿治療視網(wǎng)膜脫離病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
“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院士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9/10/73571123_959525014.shtml
2021/1/29 10:06:40
“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院士。提起激光器,就不得不提到我國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專家——王大珩。之后在王大珩先生的帶領下,長春光機所在建所不到6年的時間里,相繼研制出我國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第一臺高溫金相顯微鏡等一大批高水平的光學成果,史稱“八大件一個湯”(“八大件”指8種光學儀器,“一個湯”指融化態(tài)光學玻璃),一舉改變了新中國在光學領域一片空白的局面,奠定了我國國產(chǎn)精密光學儀器的基礎,也轟動了全國科技界。
-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先進碳化物陶瓷材料課題組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41.shtml
2021/1/28 13:04:13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先進碳化物陶瓷材料課題組。在先進碳化物陶瓷材料的成型、制備、燒結(jié)、結(jié)構(gòu)設計和性能調(diào)控等方面建立了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從材料復相設計、晶界設計、應力設計、結(jié)構(gòu)設計等角度發(fā)展出了一大類具有不同性能特點的先進碳化物陶瓷材料,發(fā)展了以碳化硅為主的先進碳化物陶瓷材料的反應燒結(jié)、常壓燒結(jié)、熱壓燒結(jié)、熱等靜壓燒結(jié)、CVD和CVI等一系列燒結(jié)和制備技術。(7)多孔陶瓷、納米復相陶瓷研究;
-
浙大唐??到淌凇锏V化研究領域中具有探索精神的勇士!(一)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39.shtml
2021/1/28 13:04:13
浙大唐??到淌凇锏V化研究領域中具有探索精神的勇士!(一)“無機離子寡聚體”的出現(xiàn),讓科學家看到了無機材料“轉(zhuǎn)型”的希望。“通過研究,我們找到了有效的位點,將仿生核肽(biomimetic nucleating peptides)整合到疫苗的衣殼上,這樣,疫苗就能自主地將磷酸鈣引入到疫苗表面,獲得一個礦化表殼?!碧祁?嫡f,這種礦化外殼令封閉的疫苗產(chǎn)生了很好的熱穩(wěn)定性,疫苗能在26℃下儲存超過9天,在37℃下能保存約1周的時間。
-
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院士盤點(一)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37.shtml
2021/1/28 13:04:13
近年從事復相陶瓷、納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應力設計研究、陶瓷的低溫燒結(jié)和多相材料研究。先后主持并參與研制多個系列、性能優(yōu)異的鐵電、壓電、介電、鐵磁等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帶領課題組對鐵電壓電陶瓷低溫燒結(jié)技術及應用展開了系統(tǒng)深入研究,提出了對多層陶瓷電子元件產(chǎn)業(yè)化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技術路線,開拓了高性能鐵電壓電陶瓷低溫燒結(jié)的新途徑,發(fā)明了低燒多層壓電陶瓷變壓器并推廣應用和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
-
金平實: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36.shtml
2021/1/28 13:04:13
從產(chǎn)業(yè)化路徑看,智能貼膜要依次闖過三大難關:一是實驗室合成二氧化釩納米粉體,二是工廠量產(chǎn)納米粉體,三是合成工業(yè)薄膜。在智能溫控節(jié)能玻璃領域研究十余載,金平實先后主持了多項國家研究課題,將日本在智能玻璃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工業(yè)應用提升到世界領先水平,也奠定了自己難以撼動的地位。當時的中科院硅酸鹽研究所是國內(nèi)少數(shù)幾家研究節(jié)能薄膜的學術機構(gòu)之一,和日本在這方面也有交流。
-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陶瓷基復合材料課題組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35.shtml
2021/1/28 13:04:13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陶瓷基復合材料課題組。自成立以來,課題組在先進碳化物陶瓷基復合材料領域開展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在陶瓷基復合材料設計、成型、致密化、性能調(diào)控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從材料預制體結(jié)構(gòu)設計、界面結(jié)構(gòu)和功能優(yōu)化、基體改性與性能調(diào)控等方面出發(fā),開發(fā)了一系列具有優(yōu)異特性的碳化物陶瓷基復合材料及其關鍵制備技術,實現(xiàn)了碳化物陶瓷基復合材料可控制備和應用。
-
記清華大學苗赫濯教授的執(zhí)著一生——搞科研要“一竿子插到底”!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34.shtml
2021/1/28 13:04:13
透明陶瓷高壓鈉燈:開啟街道節(jié)能照明新篇章。鑒于這種情況,1970年時任清華大學新成立的“高溫結(jié)構(gòu)陶瓷科研組”組長的苗赫濯教授,決定把“透明陶瓷與高壓鈉燈”這個項目作為清華開創(chuàng)“高溫結(jié)構(gòu)陶瓷”新學科的頭一炮。由于東長安街高壓鈉燈示范性街道取得優(yōu)良效果,國家經(jīng)委和輕工部決定在全國推廣應用,并委托苗赫濯科研組將陶瓷燈管的生產(chǎn)技術站讓給沈陽玻璃試驗廠、北京大華陶瓷廠等工廠進行生產(chǎn),1975年產(chǎn)品開始投放市場。
-
廣東省有色金屬研究院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32.shtml
2021/1/28 13:04:13
廣東省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省工業(yè)技術研究院主要圍繞資源與環(huán)境、材料與化工、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產(chǎn)業(yè)服務等六大研究領域從事科技服務業(yè)務,現(xiàn)有18個緊密層研究所(中心)和7個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級市的聯(lián)盟層研究院,院對緊密層研究所(中心)實行直接管理,對聯(lián)盟層研究院實行業(yè)務指導,牽頭組建產(chǎn)學研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廣東省工業(yè)技術研究院主要業(yè)務范圍包括:開展工業(yè)領域基礎性、前瞻性和公益性科研;
-
吳鋒——科技報國的鋰電先驅(qū)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29.shtml
2021/1/28 13:04:13
國際電池材料學會理事會主席R. Brodd博士:“2012年國際電池材料學會(IBA)理事會選定吳鋒作為2012年國際電池材料學會(IBA)科研成就獎的獲獎者是基于吳鋒在新型二次電池和相關電池材料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這些貢獻已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贊賞……吳鋒所提出的基于多電子反應原理發(fā)展新型高容量電極材料的開創(chuàng)性思想十分重要,相信這一新的思想將成為發(fā)展高比能電池的指導性原理。
-
南京工業(yè)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28.shtml
2021/1/28 13:04:13
目前,研究所已發(fā)展成從基礎研究到商品膜設備制造的一個大規(guī)模的一體化系統(tǒng),擁有膜制備實驗室、膜應用實驗室、納米材料實驗室、多孔材料實驗室、膜集成技術實驗室、分子篩實驗室、膜催化實驗室、組合化學實驗室、商品膜與膜設備生產(chǎn)基地等,研究工作也拓展至納米材料、催化材料、集成技術等領域。從事其它膜技術和化工技術的研究工作,尤其膜催化反應和膜過程與其它化工過程集成的研究工作,已經(jīng)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
-
朱美芳:為高性能纖維的研發(fā)奮斗終生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25.shtml
2021/1/28 13:04:12
朱美芳:為高性能纖維的研發(fā)奮斗終生.近年來,朱美芳團隊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求,通過纖維與納米、生物、仿生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在化學纖維理論和技術方面不斷突破,重點研發(fā)與航天航空、國防軍工、生命科學、信息和環(huán)保技術、新能源等相關的多功能、高性能納米纖維材料,在醫(yī)用材料、石墨烯纖維、智能水凝膠等領域均有建樹,促進了我國化纖材料的高功能化、納米化及智能化發(fā)展。
-
陶瓷基復合材料研究領域的5位院士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23.shtml
2021/1/28 13:04:12
2002年和2008年先后創(chuàng)建超高溫結(jié)構(gòu)復合材料國防重點實驗室和陶瓷基復合材料工程中心,2003年領導創(chuàng)建了廈門大學特種先進材料實驗室從事先進陶瓷纖維研究,有力支撐我國高性能多品種陶瓷基復合材料發(fā)展,并為陶瓷基復合材料持續(xù)發(fā)展搭建工程轉(zhuǎn)化平臺,工程化成果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并向核能等民用領域拓展。先進陶瓷材料學家。近年從事復相陶瓷、納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應力設計研究、陶瓷的低溫燒結(jié)和多相材料研究。
-
祝京旭——“別人家的小孩”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22.shtml
2021/1/28 13:04:12
祝京旭——“別人家的小孩”1982年在清華大學獲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84年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1988年獲博士學位,現(xiàn)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杰出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流態(tài)化及顆粒學專家。主持過幾十項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與工程基金會、創(chuàng)新基金會、加拿大安大略省挑戰(zhàn)基金會、及多個大型跨國公司及加拿大當?shù)毓举Y助的重大科研項目;祝京旭:屢創(chuàng)紀錄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
陳軍院士: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21.shtml
2021/1/28 13:04:12
陳軍院士: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根據(jù)2020年10月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網(wǎng)站顯示,陳軍院士在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 Sci. Adv., JAC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Coord. Chem. Rev.等期刊上發(fā)表研究論文400余篇,SCI他引30000余次,單篇最高他引1310次,為科睿唯安和愛思唯爾高被引科學家。
-
王先友教授——人才培養(yǎng)是目標,科研自省是常態(tài)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18.shtml
2021/1/28 13:04:12
王先友教授——人才培養(yǎng)是目標,科研自省是常態(tài)。近年來,帶領課題組成員實現(xiàn)了湘潭大學國防項目零的突破,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湖南省重點攻關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及橫向合作項目等40多個項目的研究工作。現(xiàn)任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湘潭大學.湘潭大學王先友教授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
最年輕的材料類院士-劉昌勝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128/13/73571123_959375117.shtml
2021/1/28 13:04:12
最年輕的材料類院士-劉昌勝。劉昌勝教授針對現(xiàn)行骨修復材料存在的成骨性能不足等系列突出問題,提出了模仿人體創(chuàng)傷自愈合過程、構(gòu)建材料在體內(nèi)引導組織原位再生的學術思路,深入研究了材料的理化特性對細胞行為及組織/器官等體內(nèi)形成的生物新效應,提出了“材料生物學”新概念,為指導組織再生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奠定科學基礎和理論依據(jù)。高分子科學前沿. “人工骨”發(fā)明者劉昌勝:開辟再生材料研究與應用的新領域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