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doc--新用戶瓷歌的文章
http://www.ahfyzs.com/rssperson/71366965.aspx
360doc (http://www.ahfyzs.com)
zh-cn
360doc--個人圖書館
- 
為什么書法要藏頭護尾?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1225/16/71366965_1061403423.shtml
2022/12/25 16:49:54
為什么書法要藏頭護尾?那么從書法線條的基本表現(xiàn)形態(tài)看,還有一組現(xiàn)象需要得到解釋:線條的頭、尾技巧動作。以柔軟的又能大面積鋪排的筆毫運行來說,毫無經(jīng)驗的人在劃線條時必然會露出頭尾的尖飄,而要讓這個尖的自然形態(tài)加以收斂藏護,卻有核于技巧上的訓練有素。但在中國古代書法技法理論中,對藏頭護尾加以診釋的另一些理論也許更能收一覽之效。前者是書法線條技巧中的重要原則之一,后者則是技法的自然形態(tài)和一般的變化形態(tài)。 
- 
吳道子《觀音童子像》是否真跡你說了算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1225/16/71366965_1061403402.shtml
2022/12/25 16:49:44
吳道子《觀音童子像》是否真跡你說了算。該畫使用紅黃赭綠藍白橙等顏色的礦物顏料,部分線條使用金粉勾勒,吳道子落款《道玄吳道子敬繪》也是使用金粉,在古代繪畫上稀有難見,更有吳道子的大印《吳道子印》傳于后人,說明歷史上至少在唐代早就有作者的落款和鈐印。宋高宗趙構(公元1107年5月21日—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 
- 
日本正倉院:還活著的的大唐珍寶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623/22/71366965_1037192833.shtml
2022/6/23 22:51:31
日本正倉院:還活著的的大唐珍寶。四弦四柱的唐代紫檀木畫槽琵琶?!植?。平螺鈿背八角鏡。平螺鈿背圓鏡??~地大唐華文錦琵琶袋。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巢柯葩毤毠?jié)?!巢柯葩毺貙??!鴱椬嗝媛葩??!鴱椬嗝媛葩毺貙??!植刻貙懸?▲局部特寫二.▲局部一.紫檀木畫槽琵琶尺寸:全長98.5,最大幅40.7.▲背部特寫圖。楓蘇芳染螺鈿槽琵琶。木畫螺鈿雙六局。螺鈿木雙陸局。唐 木畫紫檀琵琶。唐 螺鈿紫檀阮咸。唐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 
流落英吉利的中國文物,美到心痛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530/04/71366965_1033748963.shtml
2022/5/30 4:44:19
流落英吉利的中國文物,美到心痛。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這是一個世界頂級藝術品聚集地,匯集了世界文明古國埃及、希臘、羅馬和東方藝術的文物寶庫,在大英博物館,你看到的是全人類文明的精華。英國國家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 
東晉·王羲之《大道帖》  現(xiàn)藏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傳為米芾摹本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2/1218/18/10886293_254831613.shtml
2022/5/30 4:43:39
傳為米芾摹本。東晉·王羲之《大道帖》  現(xiàn)藏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傳為米芾摹本東晉·王羲之《大道帖》  法帖簡介    【名稱】大道帖  【作者】王羲之(傳)  【書體】行草  【材質】硬黃紙本,墨跡  【規(guī)格】縱27.7厘米,橫7.9厘米。明張丑《清河書畫舫》云:“老筆紛披,所謂一筆書也?!笔种?,前五字一筆聯(lián)綿,次兩字聯(lián)綴,復次兩字又鉤聯(lián),最后一“耶”字以末筆豎畫一貫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 
- 
王羲之(一筆書)《大道帖》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7/0618/17/30807775_664209041.shtml
2022/5/30 4:04:52
王羲之(一筆書)《大道帖》  王羲之(一筆書)《大道帖》明張丑《清河書畫舫》云:“老筆紛披,所謂一筆書也?!笔种?,前五字一筆聯(lián)綿,次兩字聯(lián)綴,復次兩字又鉤聯(lián),最后一“耶”字以末筆豎畫一貫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對于《大道帖》的臨習,須關注用筆的使轉,即線條與線條的連接處(過渡點)的換鋒、調鋒過程以及線型狀態(tài),加強對筆鋒的控制,中鋒為主、側鋒為輔。 
- 
古代玉印 ——真正壓箱底的寶貝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412/21/71366965_1026215273.shtml
2022/4/12 21:33:56
古代玉印 ——真正壓箱底的寶貝?!妒酚?#183;秦始皇本紀》《集解》引衛(wèi)宏曰“……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此說雖主要指官印而言,但至漢代若無僭越之風,一般人是不敢用玉印的。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棺附近出土一枚刻有“大劉記印”的龜鈕玉印。大劉記印玉印。印面陽文九疊篆體六字“陽平治都功印”,印文線條流暢,結構嚴謹。戰(zhàn)國·覆斗鈕玉印印文:焛產(chǎn)。漢·覆斗鈕玉印印文:韓喜。漢·覆斗鈕玉印印文:姚霸。 
- 
中國藝術史上最聞名遐邇的寶璽!「乾隆帝御寶太獅少獅鈕壽山石璽」今春蘇富比上拍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331/11/71366965_1024169775.shtml
2022/3/31 11:38:51
「乾隆帝御寶太獅少獅鈕壽山石璽」今春蘇富比上拍。領銜重器「乾隆御覽之寶」鑒藏石璽應當是整個中國藝術史上最聞名于世的寶璽印文,曾烙印在無數(shù)丹青重寶之上。繼紐約首場拍賣會后,「藝萃流芳 — 吳權博士藏珍」香港專場由乾隆帝御寶太獅少獅鈕壽山石璽領軍,鈕雕瑞獸,惟肖惟妙,印面六字「乾隆御覽之寶」。清康熙至雍正初年 / 乾隆乾隆帝御寶太獅少獅鈕壽山石璽印文:乾隆御覽之寶7.8 x 7.8 x 高 10.7 公分估價待詢。 
- 
永樂宮壁畫,不一樣的美!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315/05/71366965_1021561432.shtml
2022/3/15 5:09:56
永樂宮壁畫,不一樣的美!如今,“永樂宮”最為出名的當屬其壁畫藝術。這里的壁畫勝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永樂宮”的壁畫總面積,超過 1,000 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這四座元代建筑中。四壁及扇面墻兩側均繪壁畫。它是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典范,也是道教壁畫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成就。 
- 
收藏界秘而不宣:一個即將爆發(fā)的瓷器收藏品種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315/05/71366965_1021561423.shtml
2022/3/15 5:09:47
收藏界秘而不宣:一個即將爆發(fā)的瓷器收藏品種。這些瓷器是分批送審的,1953年景德鎮(zhèn)送審的有10438件。他們對各種顏色釉、青花、古彩、粉彩、斗彩、薄胎花瓶、薄胎碗等均極感興趣,視為珍品,如200件青花斗彩牡丹花缽和粉彩十二牡丹的薄胎碗、粉彩人物《梁紅玉擊鼓》花瓶、50件粉彩《木蘭從軍》花瓶,古彩描金《荷花》梅瓶、粉彩《萬花》尺六果盤、黑葉描金《牡丹》茶具,一致認為裝飾大方、色調鮮明、富有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 
- 
啟功先生常用印章大全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0/0512/16/41133714_911798552.shtml
2022/3/15 5:09:31
啟功先生常用印章大全。 
- 
18歲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2/0203/10/71366965_1015807022.shtml
2022/2/3 10:20:56
18歲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千里江山圖》是王希孟18歲時作品,也是唯一傳世的作品?!肚Ю锝綀D》是王希孟的“千古絕唱”。王希孟則憑借《千里江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陳丹青這樣講述:“《千里江山圖》的野心,遠遠超過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訓。《千里江山圖》的開闊,開闊得非常具體。如果把這幅畫切割成無數(shù)個局部,關注公眾號:老貨圈。每個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畫,都是細節(jié)?!?/blockquote> 
- 
敦煌九大遺書:這才是真正的寫經(jīng)書法藝術瑰寶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1228/15/71366965_1010734804.shtml
2021/12/28 15:09:34
敦煌九大遺書:這才是真正的寫經(jīng)書法藝術瑰寶。敦煌藏經(jīng)洞數(shù)萬卷古代文書引起了各科探索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敦煌書法的出土對研究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史和藝術價值,特別是隋唐,乃至魏晉、秦漢書法藝術發(fā)展史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端_婆阿私底婆地十誦比丘戒本》書法極佳,末題云:“手拙用愧,見者但念其意,莫笑其字也,故記之?!边@說明當時敦煌士民對書法很講究,如果字寫得不好就會遭人訕笑。 
- 
一定要看:古瓷在顯微鏡下呈現(xiàn)的特征!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1129/05/71366965_1006335877.shtml
2021/11/29 5:06:25
一定要看:古瓷在顯微鏡下呈現(xiàn)的特征?。∮?00-500倍顯微鏡能分辨出用肉眼分不清的真?zhèn)翁卣?,抓住瓷器造假無法達到的特是抓征,就住了瓷器真?zhèn)蔚慕^對特征。根據(jù)多年的經(jīng)驗,將微觀典型特征歸納一下,供藏友們參考:一、蘇麻離青黑色矛頭狀晶簇這是蘇料的指紋特征,即瓷器燒出來就有的特征,晶體結構不是可隨意造假的,這種矛頭狀晶簇只有在元青花和明早期用蘇料的鐵銹斑中普遍存在,用100倍以上顯微鏡看的很清楚。 
- 
100幅名畫,撐起一部中國美術史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1027/05/71366965_1001448520.shtml
2021/10/27 5:35:49
據(jù)說,古畫排名前十的是: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唐代·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唐代·韓滉《五牛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清代·郎世寧《百駿圖》▼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吧!72.《廬山高圖》/沈周《廬山高圖》是明代畫家沈周的著名國畫作品,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 
宋朝審美,超越世界一千年。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1024/05/71366965_1001039337.shtml
2021/10/24 5:16:59
下面就從形而上的詩詞歌賦、山水書法過渡到形而下的器具用度生活四藝,帶你真正領略宋代領先千年的極致審美和雅致生活。代表作《萬壑松風圖》,山水開始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濃郁的浪漫主義情調,帶動其后山水畫的留白之風與文人詩意。從傳世的梅花圖、枯木山水畫、冰裂紋青瓷、窯變釉瓷器來看,宋人試圖讓殘缺變成欣賞的聚焦點,用樸、素、淡、雅、拙成就獨特的審美情趣。四藝合一展現(xiàn)宋代文人雅士風雅,韻味的生活美學。 
- 
瓷母 | 價值10億 ,全球僅此一件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913/20/71366965_995360466.shtml
2021/9/13 20:50:40
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綠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仿汝釉、仿官釉、醬釉等。從燒造工藝上看,青花與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窯變 釉、粉青釉、霽藍釉等均屬高溫釉、彩,需先焙燒。第六重寶函為素面盝頂銀寶函,是八個寶函中最特別的一個,寶函通體素凈,不加絲毫雕刻繪描而渾然生輝,出土時有絳黃色綾帶封系。該墓于1983年6月被發(fā)現(xiàn),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元青花麻倉土高清剖面,錯過后悔到天亮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807/07/71366965_989859513.shtml
2021/8/7 7:16:39
元青花麻倉土高清剖面,錯過后悔到天亮       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92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麻倉土,元代稱為“御土”,明代稱為“官土”。元代和明代燒制瓷器的胎土配方是麻倉土加上瓷石的二元混合胎質,其燒制成功后的顏色是一種白胎中微帶淡黃色的呈色。元青花收藏文化苑  關注百姓收藏,傳播收藏文化,弘揚傳統(tǒng)文化,打造收藏高端平臺。 
- 
鑒寶秘笈——段氏古瓷自然老化痕跡鑒定十二條標準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805/07/71366965_989574691.shtml
2021/8/5 7:38:00
在千百年的入土與存世過程中,因釉層內部應力釋放、外部磕碰等原因,某些古瓷靠近釉面的少許氣泡頂部最薄弱的部分會形成微小裂痕,有些小裂紋受到自然腐蝕而逐漸形成孔洞,外部的物質分子便會通過裂痕與孔洞逐漸滲入到氣泡中,與釉層活性滲出物混溶后,共同沉積在氣泡內壁上,從而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深淺不一的黃、褐、黑色氣泡。五古瓷釉面上的“爆釉”故而,在某些青釉、醬釉、黑釉的釉面便會形成大面積成片相連的鱗片狀溝槽網(wǎng)格。 
- 
傳世瓷器與出土瓷器:其實沒有什么秘密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0805/07/71366965_989574655.shtml
2021/8/5 7:37:34
傳世瓷器與出土瓷器:其實沒有什么秘密。另外,瓷器干濕的手感與你是否汗手無關。南宋哥窯雙耳香爐【提示】所謂瓷器的生、半生、半熟與熟,既不是瓷器品質好壞的分水嶺,也不是瓷器成敗的試金石,而是不同瓷器品種、不同釉層釉質的客觀特殊需求,是古人巧奪天工的技藝、智慧和能力的最高展示。宋官窯貫耳穿帶瓶瓷器的品種窯口不同、歷史年代不同、保存環(huán)境不同、脫玻程度不同,都會導致瓷器釉面粗細感方面的巨大差異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