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doc--王鋼grwxcuuu1c的文章
http://www.ahfyzs.com/rssperson/48955200.aspx
360doc (http://www.ahfyzs.com)
zh-cn
360doc--個人圖書館
-
當你痛苦時,一定是不自我接納了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6/0919/22/16423487_592112910.shtml
2023/3/11 18:04:04
人一開始不自我接納,內在就開始“分裂”成“異在”的不同的“我”,開始互斗,這種內在的痛苦“張力”又會驅使人開始向外去“抓”,開始從“內在的沖突”發(fā)展和演化為“外在的沖突”。越痛苦,就越向外“抓”,越向外“抓”,就越痛苦,越痛苦就越是要和別人“攪”在一起、過不去,這是一個跳不出的循環(huán)和“死結”。
-
接納自我(下):自我覺察,原諒自己而不是放縱自己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0/1002/21/71682798_938574267.shtml
2023/3/11 18:01:23
那現在第一個“你”就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當時的情緒和感受,比如你看到這么多人,感覺自己存在感很低,沒有人關注你,所以就做出了那些行為,當大家都看著你時,你會有點興奮和開心,同時也隱隱有點尷尬和窘迫,你沒有特別關注到周圍人對你的行為是什么反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第二步:覺察欲望。經過上一步其實你已經在慢慢靠近潛意識中的自己了,下面一步就是探查那些感受背后的欲望和需求。
-
什么是自我接納?為什么我們要學會自我接納?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1124/21/70467755_1005751621.shtml
2023/3/11 17:59:49
因為沒有人是憑空生出來的,我們的“自體”都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因為自體建構于個體與他人的關系之上,因此自體包括了社會規(guī)范和習俗的內化,所以它可以被看成是個體內部的一個微型社會。想要打破這個莫比烏斯的循環(huán),就必須要直面曾經傷害自己的手段,去明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本身就十分痛苦,還要在這個痛苦的同時討好“他人的標準?!边@個他人的標準即——我們必須要“有能”。記得一個公式:折磨=痛苦×反抗。
-
《西游記》之唐僧師徒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1/0808/21/7405839_139011846.shtml
2018/10/13 20:43:56
《西游記》之唐僧師徒。觀音菩薩賜法號悟能,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后,為讓其繼續(xù)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提起白龍馬,很多人恐怕都說:這不是唐僧的徒弟。無奈他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于修成正果,取經歸來,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
清華校長肺腑之言:專治孩子做作業(yè)磨蹭的9個方法,立竿見影!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927/13/48955200_790096004.shtml
2018/9/27 13:15:37
清華校長肺腑之言:專治孩子做作業(yè)磨蹭的9個方法,立竿見影!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讓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完成作業(yè),而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注重自身的學習效率,能夠高效的完成作業(yè),完成學習任務。這些都是很多家長在平時會和好老師說到的問題,所以,今天好老師整理了一份清華校長對于孩子寫作業(yè)中的建議,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汲取到問題的根本,能夠幫助到孩子在學習中提升效率:
-
清華校長肺腑之言:專治孩子做作業(yè)磨蹭的9個方法,立竿見影!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916/07/48955200_787030054.shtml
2018/9/16 7:39:25
清華校長肺腑之言:專治孩子做作業(yè)磨蹭的9個方法,立竿見影!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是讓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完成作業(yè),而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注重自身的學習效率,能夠高效的完成作業(yè),完成學習任務。這些都是很多家長在平時會和好老師說到的問題,所以,今天好老師整理了一份清華校長對于孩子寫作業(yè)中的建議,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汲取到問題的根本,能夠幫助到孩子在學習中提升效率:
-
心理學:容易生氣的人,大多是由于這5個原因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403/14/48955200_742548539.shtml
2018/4/3 14:59:06
心理學:容易生氣的人,大多是由于這5個原因。每個人都會憤怒,但有些人則可以被稱為“易怒”,他們生氣的頻率和烈度要遠遠超過他人。從這一點來看,你會發(fā)現,易怒的人,通常都是因為下面這5個原因。大多數自卑的人往往很敏感,而且心理特別脆弱,他們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易怒點。通常來說,貧窮,缺愛,都是產生不安全感的原因。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有些人是天生的易怒型人格,其大腦構造異于常人,某些激素分泌失調。
-
自信,從來都不是“我比你更好”!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403/14/48955200_742548186.shtml
2018/4/3 14:57:53
自信,從來都不是“我比你更好”!埃里克森把一個人的人格發(fā)展分為8個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孩子零到一歲半這個階段,孩子在人格發(fā)展上,最重要的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如何母親一直是溫暖、支持的,會強化孩子“我可以”的意識,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感和自信。懂得自己的局限,不過度自信,并能夠根據情境,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自信的程度,這是自信者表現出來的最重要的特質。
-
心理學:有這6個表現的人,可能內心非常缺愛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28/17/48955200_741033420.shtml
2018/3/28 17:43:03
心理學:有這6個表現的人,可能內心非常缺愛?!叭睈邸笔且环N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特別是在如今的社會中,大家的物質條件優(yōu)越了,就更會關注內心的需求。從心理學角度說,有下面這6個表現的人,內心可以說是非常缺愛了。她們內心壓抑了太久時間,很希望有個人可以理解她們。因為缺愛,所以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這種心理會慢慢的演化成一種強烈的控制欲。內心敏感,喜歡觀察他人的表情來猜測其的內心,不敢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等。
-
抑郁癥短片《抑郁癥的生活》,探討抑郁癥患者的精神世界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26/21/48955200_740438466.shtml
2018/3/26 21:53:23
抑郁癥短片《抑郁癥的生活》,探討抑郁癥患者的精神世界。許多人在聽了抑郁癥患者的自我講述后,會生出「哎呀多大點兒事」的感嘆,進而試圖通過語言上的安慰讓對方好受點,或者想要「激勵」對方,讓抑郁癥患者從無助感、無望感中自己走出來。心理治療需要受過培訓的專業(yè)人士來操作,主要是疏導患者的抑郁情緒并尋找問題的癥結,幫助患者尋找或構建心理支持系統(tǒng),改變錯誤認知,調動心理能量,發(fā)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來戰(zhàn)勝抑郁癥。
-
心理學:圖中女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測出你目前的狀態(tài)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26/21/48955200_740424148.shtml
2018/3/26 21:05:39
測出你目前的狀態(tài)。很多人會覺得心理學很神秘,其實心理現象雖然看起來神秘而復雜,究其原因其實還是人的大腦意識對于客觀現實的反映而已。而主題統(tǒng)覺測試,可以將人們大腦的意識很好的展現出來,下面,就通過這則心理測試來看看你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吧!B、心理狀態(tài):對于生活過多焦慮。通過測試可以發(fā)現,你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有一種深深的無助感,可能是你遇到了比較棘手的問題了,這導致了你難以解決問題而產生了挫敗感。
-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26/06/48955200_740218903.shtml
2018/3/26 6:32:46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有奧弗米爾和西里格曼發(fā)現,后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跡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yōu)橐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
太過于自卑怎么辦,如何增強自己的信心?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18/18/48955200_738198854.shtml
2018/3/18 18:53:25
太過于自卑怎么辦,如何增強自己的信心?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后,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
千古奇文,讀一次是一次的修行!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16/23/48955200_737646305.shtml
2018/3/16 23:31:27
人如果沒有依從八德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當宰相?《命運賦》透出的是人生命運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huán)的思想,文章以自己從凄慘到富貴的經歷,列舉了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經歷的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來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起落落。只有經歷過太多苦難滄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夠體會到最深刻的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變化,才會體會到在人困、人為和天地自然變化循環(huán)中,命運的巨烈沉浮與很多人生無奈的結局。
-
這些口口相傳的金句還有神轉折的下半句,你造嗎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16/13/48955200_737486990.shtml
2018/3/16 13:08:53
這些口口相傳的金句還有神轉折的下半句,你造嗎。京和君告訴你:那是因為你知道的名言名句,我們只聽過上半句,如果你看到它后面真正的下半句,尤其是那些神轉折的后半句,會不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圖片來源:網絡。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yǎng)并孝順父母,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斗。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孔子是說:“那又怎樣報答恩德呢?應該是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blockquote>
-
心理學:普通人挖掘大腦的潛在能力,可以通過5種方法!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08/22/48955200_735498817.shtml
2018/3/8 22:04:15
心理學:普通人挖掘大腦的潛在能力,可以通過5種方法!大腦的潛能是無限的,從某綜藝類節(jié)目中選手們的出色表現可見一斑,他們的腦力如此驚人,雖然對于普通來說他們的水平遙不可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有效地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對于記憶的東西,如果是比較抽象,往往容易忘記,可以通過諧音的方式,轉化為具體的事物,然后在大腦中形成具體的畫面,比如數字快速記憶訓練,往往是將數字和生活物品一一對應。
-
心理學:4種常見的“奴隸”心理,你可千萬不能有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08/22/48955200_735497876.shtml
2018/3/8 22:00:47
心理學:4種常見的“奴隸”心理,你可千萬不能有。如今,身體上的奴隸已經基本不存在了,而心理上的奴隸卻大行其道。從心理學角度上說,如果你的心理狀態(tài)不取決與自己,而是取決于外部環(huán)境或其他人,那么在心理層面上,你就是奴隸。一旦沉溺于安全感,或者追求安全感之中,我們會很容易成為安全感的奴隸。結語:上面就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4種常見的“奴隸”心理,如果被這些心理占據了內心,你將再也無法控制自己。
-
如何判斷親子關系良好?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08/14/48955200_735390407.shtml
2018/3/8 14:48:29
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嬌,是因為孩子覺得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有絕對的安全感。如果孩子過去在外面受到傷害,找父母求助,而父母采取責怪的態(tài)度,孩子以后可能寧愿忍耐痛苦,也不會找父母求助。有些父母對孩子太過嚴厲,或者對孩子的想法、情緒反應過度,孩子就會越來越不愿和父母說自己的想法。在親子關系中出現的問題未必都是孩子的錯,有時候父母也有做了不對的地方,比如情緒失控大發(fā)脾氣,甚至是大孩子。
-
優(yōu)秀的學習者都離不開這4個特質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07/21/48955200_735228667.shtml
2018/3/7 21:37:24
優(yōu)秀的學習者都離不開這4個特質。我遇到了很多成功掌握此類學習能力的人,他們具有4大鮮明特質:好奇心、容錯能力、自省能力和志向。特質1:好奇心。優(yōu)秀的學習者保持著童年的這份好奇心,或在內心獨白時重新獲得好奇心。特質2:容錯能力。特質3:自省能力。特質4:志向。但優(yōu)秀學習者能讓他們的志向更上一層樓——這正是關鍵所在,因為每個人都有后悔的時候——他們拒絕了那些對成功至關重要的發(fā)展機會。
-
王陽明:圣人從不應對變化,只是創(chuàng)造變化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307/06/48955200_735010717.shtml
2018/3/7 6:41:17
王陽明:圣人從不應對變化,只是創(chuàng)造變化。王陽明說,圣人只是不停光明自己的良知,讓道德感和判斷力清晰如晴天白日,這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變化,一旦創(chuàng)造了變化,那你不必找風口,你自己就是風口。禪師就找來一條狗,手里仍出去飛盤,狗就去追那飛盤,禪師扔的越多,狗就跑的越累,開始還能叼到,后來就一個飛盤也叼不到了。真正的應對變化之道,要成為禪師,扔飛盤,而不是那條狗,叼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