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doc--gj5789的文章
http://www.ahfyzs.com/rssperson/2892401.aspx
360doc (http://www.ahfyzs.com)
zh-cn
360doc--個人圖書館
-
《畫禪室隨筆》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0/1108/22/36770180_944790885.shtml
2025/8/20 20:59:47
《畫禪室隨筆》《畫禪室隨筆》,四卷,明董其昌著,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寫刻本。其次是文人畫之說。工書,善青綠山水,師承隋代展子虔,并加以發(fā)展,形成意境奇?zhèn)ィ霉P遒勁,具有裝飾意味的青綠山水風(fēng)格,時人有“國朝山水第一”之評,畫史上稱其為“大李將軍”。<BR> 《四庫全書》以絲絹作書皮,其中經(jīng)部書用褐色絹,史部書用紅色絹,子部書用黃色絹,集部書用灰色絹,分別貯于楠木書匣中,再放置在書架上,十分考
-
劉曉軍書法《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8/0410/14/4240596_744442894.shtml
2025/8/20 20:58:25
劉曉軍書法《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曉軍書法一幅,照片是別人拍的,貼出來與朋友共賞,附庸風(fēng)雅一番,順便裝點一下博客門面。2.局部截圖3.局部截圖4.局部截圖5.局部截圖6.局部截圖。劉曉軍,1972年出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行書委員會秘書長,正定縣書法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書法展覽。
-
1、趙孟頫行書《周易系辭》2、林則徐行草《畫禪室隨筆》3、 畫蘭《三字經(jīng)》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9/0821/01/41212772_856143897.shtml
2025/8/20 20:56:42
1、趙孟頫行書《周易系辭》2、林則徐行草《畫禪室隨筆》3、 畫蘭《三字經(jīng)》趙孟頫53歲行書《周易系辭》蘭一花,蕙數(shù)朵。墨寫法,水墨活。墨必新,水必潔。先蘸水,后蘸墨。筆變化,墨五色。一朵花,瓣五個。少蘸墨,分厚薄?;ㄈ_,如舞蝶?;ǔ醴牛瑧B(tài)橫斜?;ê?,瓣閉合?;ㄕ齻?cè),瓣有別:葉掩花,花后寫。花揚輝,葉潤澤。
-
《畫禪室隨筆》之畫訣(下)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1/1102/11/77355476_1002414099.shtml
2025/8/20 20:55:58
【原文】北苑畫小樹,不先作樹枝及根,但以筆點成形。畫山即用畫樹之皴。【原文】北苑畫雜樹,但只露根,而以點葉高下肥瘦,取其成形?!驹摹慷痹樊嫎洌嘤胁蛔餍湔?,如秋山行旅是也?!驹摹抗湃嗽疲河泄P有墨?!就卣埂慷醋钤绠嫗t湘圖,米氏父子也做《瀟湘奇觀圖》,及牧溪作《瀟湘八景圖》,瀟湘便成為山水畫的一種題材。【原文】山之輪廓先定,然后皴之。皴法,用董源麻皮皴。及瀟湘圖點子皴,樹用北苑、子昂二家法。
-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二·畫源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1/0313/10/4557769_100674216.shtml
2025/8/20 20:55:18
余家所藏北苑畫,有瀟湘圖、商人圖、秋山行旅圖。巨然學(xué)北苑,黃子久學(xué)北苑,倪迂學(xué)北苑,元章學(xué)北苑,一北苑耳,而各各不相似。董北苑瀟湘圖、江貫道江居圖、趙大年夏山圖、黃大癡富春山圖、董北苑征商圖、云山圖、秋山行旅圖、郭忠恕輞川招隱圖、范寬雪山圖、輞川山居圖、趙子昂洞庭二圖、高山流水圖、李營丘著色山圖、米元章云山圖、巨然山水圖、李將軍蜀江圖、大李將軍秋江待渡圖、宋元人冊葉十八幅,右俱吾齋神交師友。
-
《畫禪室隨筆》/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董其昌,畫論|::e景苑::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信息網(wǎng)~~...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2/0516/22/893786_211544027.shtml
2025/8/20 20:54:52
《畫禪室隨筆》/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董其昌,畫論|::e景苑::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信息網(wǎng)~~...評詩?!帮L(fēng)靜夜潮滿,城高寒月昏?!薄扒锷骱?h,寒煙生里閭。”“春盡草木變,雨余池館青?!薄俺乳侔担瑓情T煙雨愁?!薄肮馇锫暭保沁呍律珰?。”“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薄傲只⊕吒洌瑥讲萏み€生。”“掛席樵風(fēng)便,開樽琴月孤。”“落日池上酌,清風(fēng)松下來。”王江寧、孟襄陽,五言詩句。
-
周金文--《大盂鼎》銘文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0/0922/09/1018116_55517349.shtml
2025/4/13 20:40:57
周金文--《大盂鼎》銘文周金文--《大盂鼎》銘文。鼎高100.8厘米,口徑78.3厘米,重153.3公斤,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并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內(nèi)壁有銘文291字,內(nèi)容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國,周代忌酒面與,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輔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zhì)樸平寶等數(shù)類。
-
篆刻巨佬陳巨來:安持精舍印譜(完整版)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9/1011/19/29148133_866190720.shtml
2025/2/11 10:11:04
篆刻巨佬陳巨來:安持精舍印譜(完整版)
-
名家篆刻--陳巨來藝術(shù)作品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2/0125/13/7949420_181784535.shtml
2025/2/11 9:33:26
名家篆刻--陳巨來藝術(shù)作品 名家篆刻--陳巨來藝術(shù)作品 陳巨來(1904-1984),原名斝,字巨來,后以字行,號墑齋,別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鶴居士,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鎮(zhèn)人。20世紀(jì)我國杰出的篆刻家,著名書畫家、詩人,其篆刻被人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幼承家學(xué),篆刻初從嘉興陶惕若,1924年,拜一代宗師趙叔孺先生為師。
-
甲骨文字典(古文與現(xiàn)代文對照)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7/0814/08/21859390_679036052.shtml
2025/1/8 9:35:32
甲骨文字典(古文與現(xiàn)代文對照)
-
甲骨文對照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3/1002/10/10734936_318522688.shtml
2025/1/8 9:23:38
甲骨文對照。
-
甲骨文沒有計算機(jī)字庫,存1096個甲骨文與楷體字的相互對照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7/0905/15/8173258_684756711.shtml
2025/1/8 9:22:28
甲骨文沒有計算機(jī)字庫,存1096個甲骨文與楷體字的相互對照。甲骨文原形與楷體對照表。甲骨文沒有計算機(jī)字庫,以下對照表以圖片形式呈現(xiàn):文共收錄1096個甲骨文與現(xiàn)代簡體字的相互對照。甲骨文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由于它是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之上,故稱甲骨文。
-
甲骨文里的山西,有最早中國的模樣(附甲骨文對照全表)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9/1107/09/33885274_871602633.shtml
2025/1/8 9:17:17
甲骨文里的山西,有最早中國的模樣(附甲骨文對照全表)今年是甲骨文發(fā)現(xiàn)120周年120年前的1899年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發(fā)現(xiàn)中藥“龍骨”上那些奇怪的劃痕居然是上古文字甲骨文面紗由此揭開。甲骨文已有3600多年歷史。甲骨文真的很!山西的“西”甲骨文里的大山西。它與甲骨文字形類同卻要早七八百年它們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中國文字的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學(xué)者推測,陶寺遺址正是堯都宮殿所在在這里在山西有最早中國的模樣推薦 山西云媒體▼。
-
米芾晚年最具“尚意”之作,帖首王鐸題跋也很精彩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4/0224/09/7255173_1115019923.shtml
2024/12/7 21:03:12
在中國書法史上,米芾以其獨特的書法風(fēng)格和精湛的藝術(shù)造詣而獨樹一幟。這種尚意的書法風(fēng)格,也是宋代的主流書風(fēng),因此,作為宋代書法的佼佼者,米芾的書法在當(dāng)時就受到了廣泛的贊譽和推崇。在米芾的眾多書法作品中,《吳江舟中詩帖》無疑是他晚年書風(fēng)的代表作。這幅作品是米芾在吳江舟中所作,全篇詩意盎然,書法更是灑脫自然,毫無拘束。
-
探尋王鐸書法的尚奇與傳統(tǒng)之美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3/0618/00/1597421_1085168055.shtml
2024/12/7 21:01:50
以“奇”煉“古”:探尋王鐸書法的尚奇與傳統(tǒng)之美在中國書法發(fā)展的歷以“奇”煉“古”:探尋王鐸書法的尚奇與傳統(tǒng)之美。在中國書法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元明時期的書法呈現(xiàn)出豐富多樣的風(fēng)貌。尤其是王鐸,他在尚奇與承襲傳統(tǒng)之間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平衡,使他的書法作品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和個性。他在繼承傳統(tǒng)書法技法的過程中,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觀念,打破傳統(tǒng)的束縛,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王鐸風(fēng)格。
-
王鐸行書文語立軸(吾雖懵懵老樗,尚欲舉挹以賀也)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6/0402/20/10423951_547379876.shtml
2024/12/7 21:01:31
王鐸行書文語立軸(吾雖懵懵老樗,尚欲舉挹以賀也) 王鐸行書文語立軸。釋文:敷五玉立年,又謙度沖襟,對之知為木雞。雙璧瑩徹,圭璋特達(dá),又能善藏其璞,世業(yè)駿蓄,必有以弘賁無窮。勉焉孳孳,吾雖懵懵老樗,尚欲舉挹以賀也。辛卯夏夜 王鐸。奭+斗=挹。倒酒于尊中之意。
-
明 王鐸 《行書五言詩》《度尚帖》 書畫藝術(shù)收藏清風(fēng)堂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7/1103/13/15473865_700560886.shtml
2024/12/7 21:00:49
明 王鐸 《行書五言詩》《度尚帖》 書畫藝術(shù)收藏清風(fēng)堂。王鐸像。王鐸《行書五言詩》《行書五言詩》軸寫自作詩,時為崇禎十四年辛巳(1641年),王鐸五十歲,時國家動蕩,戰(zhàn)事頻起,天災(zāi)不斷,民不聊生。王鐸 行書五言詩 立軸 水墨綾本。鈐印:王鐸之印、宗伯學(xué)士(此二印可參閱于王鐸《贈張抱一草書詩卷》及《為嗇道兄書詩卷》,見《中國書法全集61·王鐸一》191、263、295頁)辛巳,王鐸。王鐸 行書《米芾跋歐陽詢〈度尚帖〉》
-
王鐸行草書法作品集第五十一期:尚奇書風(fēng),明末個性思潮的解放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4/0309/04/41769495_1116584425.shtml
2024/12/7 21:00:18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鐸的書法創(chuàng)作思路和作品便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對王鐸而言,模仿古人并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在深入理解古人書法精髓的基礎(chǔ)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使之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shù)形式。這種對書法精髓的深刻把握和獨到理解,使得王鐸的作品雖頗具時代風(fēng)尚中的“尚奇”特色,卻又不失書法藝術(shù)的傳統(tǒng)韻味。作品一作品二作品三作品四作品五作品六作品七作品八作品九作品十.
-
王鐸行書《謝三弟詩》軸(子尚知狂性,非因絢祿留)
http://www.ahfyzs.com/content/16/0201/08/10423951_532012987.shtml
2024/12/7 20:59:30
王鐸行書《謝三弟詩》軸(子尚知狂性,非因絢祿留)王鐸行書《謝三弟詩》軸。釋文:子尚知狂性,非因絢祿留,大鈞鑄所壞,小智果難周。石腦求滋潤,金龜積悔尤。潛愚懷舊詠,寤嘆不能休。謝三弟言匡一詞丈正之 丙戌 王鐸。
-
王鐸行草書法作品集第十七期:尊傳統(tǒng),尚古風(fēng),不規(guī)規(guī)于摹擬
http://www.ahfyzs.com/content/24/0227/09/7255173_1115306818.shtml
2024/12/7 20:59:09
王鐸,可以說是明末清初的書法革新者,在他筆下,書法不再是以董其昌、趙孟頫為主的秀美一派,而是極具張揚個性的浪漫主義書風(fēng)。王鐸以恢宏大氣的書法氣魄,正視當(dāng)時風(fēng)格癖據(jù)的弊端,用他強(qiáng)勁筆力矯正錯亂的風(fēng)尚,為書法藝術(shù)注入了一股清流。王鐸的書風(fēng),無疑是一次書法語言的革新。在這個被末政所困、被世事所累的時代,王鐸以雄健的用筆,獨特的漲墨法,宣泄了情感,他的書法兼具力與美、剛與柔,成為一代書法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