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路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類型之一,肺炎克雷伯菌是其重要的致病菌,而其耐藥問題日漸突出。臨床治療碳青霉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可選擇的抗菌藥物十分有限。尿路感染在中醫(yī)上當屬于“淋證”范疇,《中藏經》將淋證分為冷淋、熱淋、氣淋、勞淋、膏淋、砂淋、虛淋、實淋等,而膏淋多見于老年人及素體虛弱者,在本病的治療上,中醫(yī)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筆者近遇1例CRKP尿路感染表現為膏淋的病例,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治療,療效可觀,現將診治思路介紹如下,以期為臨床疑難病中CRKP尿路感染的診療拓展思路。 蘭某,男,76歲,2024年7月28日初診?;颊咭蜍嚨溚鈧箝L期留置尿管,輾轉多家醫(yī)院康復治療,期間多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多次使用抗菌藥物。2024年7月16日轉至浙江省麗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治療,當時患者表現為失語,臥床,部分指令能執(zhí)行,四肢活動障礙,留置胃管,留置導尿,小便黃,混濁,絮狀物多,當時考慮慢性泌尿道感染,未給予抗感染治療,后尿常規(guī)示尿隱血3+、亞硝酸鹽陽性、白細胞酶2+、葡萄糖3+、白細胞團2個/ul、白細胞+++/HP、紅細胞+++/HP,尿培養(yǎng)示肺炎克雷伯菌>10萬cfu/ml(僅對多黏菌素E、頭孢他啶阿維巴坦、替加環(huán)素敏感),提示CRKP。 患者于7月26日開始出現發(fā)熱,小便絮狀物增多,考慮CRKP定植菌感染,后家屬考慮費用問題放棄使用相應抗菌藥物,要求使用中醫(yī)治療。癥見:消瘦貌,神疲,失語狀態(tài),發(fā)熱,消化差,大便干結,小便黃,絮狀物多,舌紅少津,苔少、舌根苔黃膩,脈細數。 診斷:膏淋(濕熱下注兼氣陰兩虛)。 治則:清熱利濕,分清泄?jié)?,兼以益氣滋陰?/p> 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綿萆薢10g,石菖蒲10g,萹蓄10g,黃柏10g,茯苓10g,車前草10g,甘草6g,陳皮10g,丹參15g,蓮子心6g,生地黃6g。5劑,水煎服,日1劑。 8月2日二診:消瘦貌,神疲,失語狀態(tài),熱已退,消化差,大便糊狀,小便淡黃,絮狀物較前減少。舌淡紅,苔少、舌根苔黃白膩,脈細弱。守上方去生地黃,加炒枳殼10g、白術6g、生黃芪15g、焦三仙各10g。5劑,煎服法同上。 后按該方加減調整診治數次后精神尚可,小便轉清,無明顯絮狀物,消化尚可,舌淡紅,苔少、舌中舌根苔薄白,大便成形通暢,脈細,多次復查尿常規(guī)提示亞硝酸鹽陰性、白細胞及紅細胞不多,尿培養(yǎng)未見到細菌,病情趨于穩(wěn)定。 按 該患者年老體虛,長期臥床,營養(yǎng)差,免疫力低下,多次感染并使用抗菌藥物,加上留置尿管,故致CRKP感染,即濕熱邪氣內生,下注膀胱,病久膀胱氣化不利而致淋證。濕熱蘊久,阻滯經脈,脂液不循常道,加上患者年老病久脾胃素虧,運化無力,精微不散,濁陰不降,精濁相混,水道不清,致小便渾濁不清,發(fā)為膏淋,故小便黃、絮狀物多。濕熱下注,故舌根苔黃膩。濕熱內蘊,耗損陰液,故大便干、舌紅、苔少、脈細。素體虛損,濕熱耗損脾胃,氣虛運化推動無力,故消化差、神疲。加上反復使用抗菌藥物等寒涼之藥迭伐胃氣,使脾胃愈虧,纏綿難愈。 程氏萆薢分清飲出自《醫(yī)學心悟》,由萆薢、車前子、茯苓、蓮子心、石菖蒲、黃柏、丹參等組成,具有清熱利濕、分清泄?jié)嶂Γ侵委煾嗔艿慕浀涿?。故本案當選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方中萆薢利濕通淋而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石菖蒲辛香苦溫,化濕濁以助萆薢之力;車前草、黃柏利水通淋、清利膀胱濕熱;《楊氏家藏方》原書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惫始榆蜍?、甘草、陳皮益氣健脾、理氣化濁,使?jié)癫粌壬?,熱無所附,且可顧護中焦,避免寒涼損傷脾胃;蓮子心、丹參清心涼血,讓心無所擾,阻心熱下移于小腸;正所謂熱傷陰液,結合患者舌紅少津、苔少、脈細,提示存在陰液耗損,故加生地黃滋陰涼血。二診,小便絮狀物較前減少,熱已退,小便淡黃,舌質轉為淡紅且轉潤,脈轉細弱,舌根苔轉黃白膩,提示內熱之邪逐漸消退,津液漸復,但患者神疲、大便糊狀、消化差、脈弱、苔膩提示脾胃損傷更甚,內濕仍重,正所謂“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故去生地黃,加用枳殼、白術理氣健脾運脾,黃芪益氣健脾,且能固澀、防脂液外泄,焦三仙消食健胃以復氣血扶正抗邪。 后按該方多次調整,患者脾胃漸復、濕熱漸去、氣血漸足,正氣盛而邪氣去,故病情趨于穩(wěn)定。綜上可見,程氏萆薢分清飲診治膏淋療效可,即便是CRKP此類棘手的細菌感染,只要證型把握準確,遵守標本緩急之分,仍可獲良效。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作者余茂強/浙江省麗水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