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會在一些筆記和小說評論中,看到對古時女孩們結(jié)婚年齡的討論,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女子十幾歲出嫁是必然,十六歲以上才成婚的都太晚了,不符合歷史。
但實際中并非如此,如順治帝乳母樸氏的女性后代中,普遍習慣晚婚,最晚甚至有到32歲時才成婚的女性。
—
—
樸氏,初嫁輝發(fā)薩克達氏巴薩哩為妻,巴薩哩早亡后,她帶領(lǐng)兒子哇岱入關(guān)抵京,并呈請入內(nèi)務府,后又被選為皇子乳母,撫育了順治、康熙兩位皇帝,被封為奉圣夫人,享公夫人品級。在她與巴薩哩的七世孫隆釗續(xù)修的《輝發(fā)薩克達氏家譜》中,又被稱作布母布哩氏的樸氏,被這一支視作了始遷祖,更是在祖塋里占據(jù)主穴位置,這是當時社會情況下是極少見的。
應是受此影響,加之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光緒二十四年續(xù)修的《薩譜》成了彼時眾多族譜中,少見地重視族中女性成員記載的一本族譜。
因年代久遠,信息失載,《薩譜》是從樸氏的玄孫長齡開始,才有了生年信息等詳細記載,女性子嗣們也是從長齡的孫輩起,才出現(xiàn)在了族譜之中,如圖,便是摘錄了此后諸女性子嗣信息而作的簡略表格。(樸氏—哇岱—長子法喀—長子永安—長子長齡—中祥、中福、中祐)
整本家譜共記錄了109位家庭成員,女性成員占了68位,包括有妻28人、妾8人、女性子嗣32人(數(shù)了幾遍,每遍都不太一樣,要是還數(shù)錯了那就無視吧),并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其中女孩們的信息,包括生卒年、字號、婚配信息、葬址等。
有趣的是,研究她們的生平信息,會發(fā)現(xiàn)這家的女孩們普遍晚婚,且年歲大于男方。
在三十二名女孩里,十九人已婚,其中十三人成婚時間可查:成婚時最年長的為32歲,最年幼的為15歲,平均成婚年齡為23歲,僅兩人成婚時不滿20歲,即□舫和若琪。
未嫁的十三人中,已逝的七人也皆未見婚配,包括20歲的蕙琪與22歲的蘭琪;在世的五人里,蓮琪年近20,卻也并不急著安排夫婿。
圖片雙指放大可清晰些
#歷史 #清朝 #人文歷史趣發(fā)現(xiàn) #晚清 #歷史筆記 #女性 #乳母 #族譜 #奉圣夫人 #歷史小人物 |
|
|
來自: 星空1vg7wr6fpa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