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袋里擠不下的,就親手寫下來。 你好,我是大圓兒。 未必要一直向外追逐。 失去能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太散了,心力像撒在地上的碎沙,抓不住也聚不攏。 既沒有明確的聚焦方向,又總被外界的風吹草動帶偏,攥著滿手忙碌,每天看似做了很多事,卻沒一件能落在實處、扎進心里,回頭一看只剩滿心空耗,就變得疲憊得很。 這個時候就進入了自我消耗的內(nèi)耗漩渦階段。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某個階段像陀螺一樣,圍著別人的期待轉(zhuǎn)、跟著無關(guān)的瑣事跑,忙到手腳不停,心里卻空落落提不起勁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主動收回心力,把散在外面的注意力、情緒、期待,一點點拉回自己身上。 專注也好過分散,起碼能量是從自己的節(jié)奏、行動里面攢起來的,而不是跟著別人的腳步虛耗。 世俗一點就是聚焦核心事,簡化生活、抓牢主業(yè),雅致一點就是沉迷于某個核心目標,從模糊到清晰,再到落地,完整體驗一遍【把一件事做透】的過程,能量就會悄然回到你的身上了。 外求空想是無法獲得能量的,否則每天圍著別人轉(zhuǎn)、刷著社交軟件求認可的人,不是一個個都精神飽滿的? 但顯然沒有嘛,人還是多向內(nèi)看好,去守點什么、去深耕一些什么,別管別人怎么說,心力是能量的容器,只有收回心力了你才會感覺到什么叫做踏實,什么叫做【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而且心力的落點最好不要太雜,幾個核心方向就夠,三個最好,一個生活型、一個成長型、一個創(chuàng)造型。 什么是生活型?跟日常秩序相關(guān)的比如,固定作息、簡化飲食、整理房間,千萬不要低估了小秩序的力量,把生活理順的那一刻,心里的亂麻也會跟著松快。 尤其是在你失去能量的時候,過度追求做大事、被認可反而更容易掉入越急越亂的陷阱,而管理自己的日常就是實實在在地從細節(jié)上、從掌控感上先讓自己穩(wěn)下來,接下來的專注、提勁、重新攢能量便能一氣呵成。 等心里的秩序感被激活之后,再拓展其他方向也無妨。 剛開始先別理睬他人說的你要多嘗試、多拓展,當你感覺到疲憊的時候,聚焦一個點比撒網(wǎng)十個點好,守住自己比討好別人好。 別誤會了,我不是讓你從太閑跳進太死,而是強調(diào)心力被收回之后,就不一樣了。 人不會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也不用靠別人的鼓勵撐著,自己就有了方向感,該做的事不用催,該守的底線不用讓,精力自然會往核心處聚。 在我看來,失去能量就是心力過度外放的一種幸運中的不幸。 幸運的是你不用為溫飽發(fā)愁,有精力去關(guān)注外界、去回應他人,不用被生存壓得喘不過氣。 說不幸是心力冗余,會讓人骨子里屈從于被認可的快感、怕錯過的焦慮,想要用多做一點、多幫一點證明自己,傾向于選擇即時反饋,像是刷一條朋友圈等點贊,幫別人一個忙等感謝,看似得到了回應,不過是在耗自己的能量罷了。 身心習慣于外求反饋的便利之后,很容易會上癮。稍微需要向內(nèi)扎根的事,比如沉下心讀一本書、花一周練一個技能,人都沒有耐心去做了。 所以為了杜絕反復出現(xiàn)這種忙而無果的內(nèi)耗,就得先從創(chuàng)造型的心力落點入手,而且這個創(chuàng)造型的落點還要跟自我反饋結(jié)合起來。 為什么這么說? 只是守著日常、學個技能,能穩(wěn)住自己也無妨,但若是要讓能量可持續(xù),就不能只輸入不輸出,而是要用自我反饋這種實在的方式把心力釘住。 一邊跟自己對話,一邊用成果驗證方向。你不是單純在【做事】,而是做事并且看見自己的成長。 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只是單純做某件事,久了沒看到自己的變化,也會失去堅持的動力。大膽承認吧,人就是沒有辦法在看不到意義的情況下,長久地專注一件事、守著一個方向。 那就勇敢地把心力收在具體的成果上,把模糊的努力轉(zhuǎn)變?yōu)榍逦穆涞?,不要畏懼做得慢,更不要覺得成果小。 一篇完整的筆記、一次按時完成的計劃、一頓自己做的飯,看似是小事,實際上能從做成的感覺里知道自己能行,知道自己在往前走。 你有了還能做得更好的期待,還怕能量回不來嗎? 整個人會變得踏實又有勁,忙得有方向,累得有價值。 而且從成果反饋這件事也可以反過來驗證,你到底能不能駕馭這份專注,有沒有能力把小事做成習慣,日復一日堅持下去。 專注和反饋是相輔相成的,越專注,越容易出成果;越有成果,越能攢住心力。 不用急著跟別人比速度,也不用怕別人說你太固執(zhí)。 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收回心力不是放棄更多可能,而是守住真正想要。 那些散在外面的注意力收回來之后,會變成做事的專注力;那些耗在別人身上的情緒收回來之后,會變成愛自己的底氣;那些飄在半空的期待收回來之后,會變成落地的行動力。 能量從來不是求來的,而是攢出來的。 點亮「在看+贊」,愿你平安喜樂,福生無量。 關(guān)注的人越多,我更新的動力會越大哇! 一位生活在煙臺的職場二胎媽媽,家有倆娃藤哥和蘿弟,每天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經(jīng)驗反思;終身成長,持續(xù)更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