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晚報 | 2025年10月25日 編者按 秋高氣爽,正適合登高。站在高處,視野會變得不同。你看見的可能是遠方若隱若現的城市,也可能是天空中飛過的鳥群。這些高處的景色,會引起許多回憶與感受。本期,同學們就寫下了自己站在高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秋雨 許杰伊(12歲) 北師大實驗華夏女子中學初一年級 我看見往事流轉呂卓因(14歲)北京市中科啟元學校初二(3)班我家住在八層,不算很高,但也足夠了…… 可能是昨晚沒關窗戶的緣故,今天我醒得格外早。我捋著睡得亂糟糟的頭發(fā)站起身,目光掠過被微風吹得微微掀起的窗紗,只覺得雙眼被涼風吹得有些刺痛。 我用手輕輕揉了揉睡眼,這才回過神。拉開窗紗,一瞬間,更多的光束從窗口涌入,侵占了整個房間。直到視線不再模糊,外面的景物才得以顯現。視線最先停留在了遠處的一座大山,上面疏疏密密地生長著許多大樹,可能是外面吹過了一陣風,只聽見樹葉沙沙地響起,伴隨著一陣涼意撲面而來。 一陣歡快的呼喊傳進了我的耳朵里,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笑聲。我目光微動,視線向下方飄去。只見在老人們健身的廣場上,一群10歲左右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們正互相追逐著,邊跑邊呼喚著小伙伴的名字,繞著健身器材一圈一圈奔跑。我的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了一抹笑容,不禁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我和伙伴們肆意地在那里歡呼雀躍,因游戲勝利而開心大笑的時候。 “萌萌,我們去小賣部買冰棍吧!”一道清晰的聲音打破了我的思緒。是她嗎?恍惚間,我們手牽手奔向小賣部的樣子又浮現在我眼前。那時的夏天,蟬鳴拉得悠長。我們趴在涼席上,對著電風扇大聲唱歌,聲音被風吹得顫抖。你總能把紙飛機飛得最遠,說它載著我們的夢想。我們趴在井邊看螞蟻搬家,你把冰棍分我一半,糖水滴在水泥地上,引來一片忙亂的螞蟻。耳邊的風總是那么真實,陽光透過天上云彩的縫隙灑在我們身上。 想到這,我下意識伸出手去遮擋陽光,可那熟悉的溫熱卻并沒有傳來。清晨的陽光,怎么會有正午那么熱烈呢?一陣濕漉漉的涼風拂過,打濕了我耳邊的劉海,擋住了我的雙眼,模糊了我的視線。 “等我們長大了……”你總是這樣開頭,后面跟著天馬行空的想象——要當宇航員、要環(huán)游世界、要住在隔壁當一輩子鄰居。你說你從不撒謊,可這次你卻騙了我。這些承諾還沒有實現一半,你卻已慢慢遠去。但我會一直為我們保存著這份友誼,因為我知道,你會在回憶的最高處,永不消散。 我家住在八層,不算很高,但也足夠我看見往事流轉。當我們站在高處向下望的時候,看到的也不只是景色,更是那些曾經與自己共同創(chuàng)造的人、事。當我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世界正在以相似的方式進行輪回。指導教師:黃迅 我看見時間的形狀李昕昂(13歲)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初一(10)班站在幽谷神潭的山頂上,涼爽的秋風迎面撲來,與我平齊的群山是那么險峻,天空中的云朵仿佛觸手可及,最讓我驚訝的是山坳里那片碧綠的潭水,像一塊巨大的翡翠,靜靜地躺在群山的懷抱中。 之前聽爸爸說,幽谷神潭是北京懷柔區(qū)一個很有名的景區(qū),這里有美麗的山谷,清澈的溪水,還有刻在石頭上的字畫。此刻,我站在這里,感覺自己像一個神秘的探險家。 這里的山是時間的收藏家。爸爸告訴我,這些巖石已經有四億多歲了,比恐龍生活的年代還要久遠。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小魚在這里自由游弋,后來,海底隆起成高山,那些小生物的骨骼遺骸成為巖石的一部分。我用手輕輕摸著這些巖石,仿佛能感受到遠古時代的氣息。 山谷中的潭水清澈見底,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媽媽說,這些水可能是千百年前的雪花融化而成的,它們從石縫中慢慢流淌,匯聚成這個美麗的水潭。水里游來游去的小蝌蚪,讓我想到了生命的奇妙,它們會長成青蛙,它們的后代還會在這里生活,就像一場永遠不會停息的接力賽。 最有趣的是山路兩旁刻在石頭上的字和畫。有《論語》里的句子,有十二生肖的雕塑,還有大大的“福”字和“壽”字,這些人文印記與古老山巖相映成趣……雖然它們沒有山那么古老,沒有水那么長久,卻記錄著人類的文化與智慧。 站在山頂上,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就像山間的一朵野花,但是轉念一想,我身體里流淌的血液,也承載著古老的生命密碼,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和大山的節(jié)奏合拍,我的每一次心跳,都和水滴的聲音共鳴。 太陽快要落山了,金色的陽光灑滿群山,我知道,大山還會在這里站立千萬年,潭水還會繼續(xù)流淌,石刻可能會慢慢變模糊,而我這個小小的生命,也會成為時間長河中的一顆水珠。但在這一刻,我看見了時間的形狀,它鐫刻在巖石紋理中,流淌在潭水漣漪里,銘記在文明傳承間,山是它的身軀,水是它的歌聲,石刻是它的足跡,而每一個生命,都是它最珍貴的作品。指導教師:李昊 我看見“超級月亮”熊子嫣(9歲)北京市海淀區(qū)星火小學四年級(3)班這個中秋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和哥哥去爬香山。聽說,今晚會邂逅“超級月亮”,我特別期待能在山頂看見。 登山前,我在山腳下買了一串冰糖葫蘆。糖葫蘆亮晶晶的,在陽光下像一串紅寶石。咬一口,酸酸甜甜的,我一下子更有力氣啦! 爬到半山腰,我走進了一片小樹林。鳥兒在枝頭唱歌,有的聲音清脆,有的細細軟軟,像在開“森林音樂會”。一棵大松樹上有一只小松鼠,眨著黑溜溜的眼睛,抱著松果,輕快地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像在跳舞。后來,我還看到一只金色條紋的小金花鼠,和一只縮成球的小刺猬,它們讓這座山充滿了生機。 終于,在傍晚時分,我們登上了香爐峰! 夜幕下,整個北京城亮起了萬家燈火。遠遠望去,高樓變矮了,公路像細細的帶子,汽車像會發(fā)光的小螞蟻。風吹過松林,發(fā)出嘩嘩的響聲。 “超級月亮”如約而至。哇!它比平時看到的月亮要大上一圈,像掛在天空中的巨大珍珠,散發(fā)著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月光如水銀般傾瀉而下,把整座香山都鍍上了一層銀邊。松樹的影子在地上畫出一幅幅水墨畫,連我舉起的小手,都在月光下投出了清晰的影子。 “天文迷”哥哥大顯身手,滔滔不絕介紹“超級月亮”的知識。原來,今天的月亮離地球特別近,所以成了“超級月亮”。月亮上的環(huán)形山都顯得格外清晰,仿佛伸手就能摸到。這時,一陣山風吹來,帶著桂花香氣,月光中的樹影在風中輕輕搖曳,美得讓人屏住呼吸。 我想,以前是不是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在這里看“超級月亮”?他們又在想什么呢? 下山時,“超級月亮”把石階照得發(fā)白,我們幾乎不用手電筒就能看清山路。我的心里特別平靜,仿佛被這“超級月亮”的光芒洗滌過一樣。指導教師:吳霞 我看見藏在背后的溫柔李浩騫(13歲)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qū)八年級(8)班泰山的山風裹著秋寒,直往衣領里鉆。我握著手電筒,走在泰山的石階上,把趕在日出前登頂泰山的執(zhí)念照得發(fā)亮。我滿腦幻想著“金光漫過云?!钡漠嬅?,連母親往我兜里塞暖寶寶時,我都只含糊應著。身后母親腳步很輕,像松針落在地上。她總這樣,不攔著我的急性子。 石階越走越陡,夜色中不見盡頭。我走得急,鞋尖磕到石階也不停,忽然腳下一滑,身后立刻傳來一聲:“慢些!”這是母親的聲音,不高,卻穩(wěn)住了我。我應了句,沒回頭,只聽她的腳步緊了兩步,又慢慢放輕,不催也不落下。 到半山腰時,天邊已泛了淺粉,像黑布上抹了胭脂。我撐著膝蓋,看見母親站在身旁正把額前粘在臉上的汗發(fā)往耳后捋。她手里拿著我的外套,那是我出發(fā)時嫌熱扔給她的。我盯著那件外套,思緒萬千。 “別等我,太陽快出來了?!蹦赣H氣喘吁吁地說。我心里一緊,拔腿就往山頂跑。露水沾在鞋底,滑得人心慌??刹坏任遗郎享?,一輪朝陽早已懸在云海之上。陽光已鋪滿了山。我懊喪地站在那里,呼吸都沉重了——折騰了這么久,還是錯過了。 身后的腳步聲近了。母親沒說話,只是往我身邊站了站,她沒提“錯過”,也沒說“別難過”。我愣愣地注視著她兩側銀白的秀發(fā),往事浮現腦海中,將我拉回現實。她輕輕地指了指山下。我順著她布滿皺紋的手指望下去:云海在腳下翻涌,像她冬天曬透的棉被,軟乎乎的,裹著陽光的暖意;山坳里的村莊藏在薄霧中,屋頂的瓦片泛著微光,像她縫在我襯衫上的軟扣,不扎眼,卻把衣服守得妥帖;更遠的河流像銀帶,繞著青山蜿蜒,恰如她一路跟著我的腳步,從不用力,卻把我護在目光所及之內。 風里涼意散了,松針的澀味,也摻了暖意。我忽然懂了:我追著山頂的日出跑了一路,卻沒看見她塞進我兜里的暖寶寶、跟著的輕腳步、那句慢些的妥帖。這次登頂,我沒趕上朝陽,卻遇見了母親比朝陽更暖的關愛——原來真正的“登頂”,從不是看見驚艷的景致,而是讀懂這份藏在身后,從不聲張的溫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