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心之困頓,非外物可解;人生之格局,需智慧開辟。陽明心學(xué),字字珠璣,洞穿人性,直指本心。 其《王文成公全書》所載四句箴言,堪稱人生“四大天條”,乃處世之圭臬,修身之法門,若能悟透其一,足以讓你撥云見日,少走十年彎路。 01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 一人之成就,豈是單槍匹馬可得?背后有父母養(yǎng)育之恩,師長提攜之情,團(tuán)隊(duì)協(xié)作之力,時代機(jī)遇之惠。將此種種非己之力促成之果,強(qiáng)行歸于己身,便是“叨天之功”,此乃取禍之道。 竊人之財(cái),尚謂之盜;貪天之功,其心可誅。久而久之,賢者遠(yuǎn)避,小人環(huán)伺,最終必成孤家寡人。 君子之行,功成不居。唯有心懷謙卑,方能容納百川,行穩(wěn)致遠(yuǎn)。 02 罪莫大于掩人之善 見他人之長,不思學(xué)習(xí);聞他人之善,反生詆毀。此即“掩人之善”,乃德行虧損之始,罪過之大,莫過于此。 妒火燒心,不見其明,只見其光。同事晉升,便言其阿諛奉承;朋友富裕,便說其背景深厚;他人行善,便疑其沽名釣譽(yù)。似乎貶低別人,便能抬高自己。 言語之刀,傷人三分,自傷七分。成人之美,君子之風(fēng)。有格局的人,心如明鏡,能照見他人之美,亦能映照自身之不足。他們樂見他人成功,并由衷贊嘆。 為他人喝彩,非但不會減損自身光芒,反而彰顯自己的胸襟與氣度。懂得欣賞他人,是一種修養(yǎng);能夠成就他人,是一種境界。渡人亦是渡己,為他人鋪路,最終亦是為自己架橋。 03 惡莫深于襲下之能 欺上瞞下,無信不立。人心非草木,孰能無情?被竊功者心寒,旁觀者心驚。 得人心者,方得天下。有領(lǐng)導(dǎo)力的人,懂得成就下屬,方是成就自己。他們甘為基石,樂為嫁衣,為有才華者提供舞臺,為有能力者創(chuàng)造機(jī)會。 04 辱莫重于忘己之恥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有些人,犯錯之時,捶胸頓足,悔不當(dāng)初;然風(fēng)波一過,便將教訓(xùn)拋之腦后,依舊我行我素。 知恥而后勇,視恥為師。記住恥辱,不是為了沉溺于悔恨,而是為了砥礪前行。時刻反省己身,以羞恥心為鞭策,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人格。 附 ![]() ![]() 王陽明悟道金言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 罪莫大于掩人之善 惡莫深于襲下之能 辱莫重于忘己之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