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nèi)經(jīng):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 醫(yī)理真?zhèn)鳎禾斓刂g,只此一丸紅日,人身之內(nèi),只此一點真陽。 這些話是什么意思? 陽氣,對我們?nèi)梭w而言,就如同太陽一樣重要。離開太陽,我們連壽命和健康都難以保障。 陽氣,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有精氣神。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筋脈能夠得到滋養(yǎng)而伸展自如。反之,沒有陽氣,我們就沒有精氣神,我們的筋脈都難以伸展自如。會變得僵硬老化。 這些話,看似簡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卻時刻指導著我們中醫(yī)臨床。 比如:漸凍癥,我們會明白,這是陽氣不足,不能榮養(yǎng)所致。而我們的治療就需要溫陽。而陽氣的濡養(yǎng),實際上隱含了陰血。因為陽為陰用,血為氣母,陰為陽母。我們溫陽的時候一定會養(yǎng)陰血。所謂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陽得陰助,則生化不息。 再比如: 縱欲過度導致的頭腦昏蒙,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腰涼腿涼,胸悶心慌氣短。實際上就是縱欲過度導致腎精虧虛,繼而心腎陽虛。所以需要溫養(yǎng)腎陽。 再比如肥胖,很多人肥胖同時還有畏寒怕冷,腹部涼,肚子大。實際上就是脾陽虛,痰濕阻滯。治療需要溫陽化痰。 可能很多人就疑惑了,那么陽氣到底有哪些? 大致上有以下: 1.衛(wèi)陽: 衛(wèi)陽,是護衛(wèi)肌膚表面的陽氣,具有慓疾滑利的特點,是我們維護人體防寒保暖的關(guān)鍵。衛(wèi)陽源于肺氣的充養(yǎng),敷布全身。能讓我們免收風寒侵襲。不容易出現(xiàn)感冒咳嗽等外感風寒的癥狀。 反之,如果毛孔開泄,這個時候就容易汗出,導致營陰虧損,繼而導致衛(wèi)陽虧虛,或者咳嗽哮喘日久,導致肺氣耗傷,就可以導致衛(wèi)陽不固。就很容易受涼感冒,咳嗽發(fā)作。 2.心陽 心主喜樂,心主神志。心陽充沛才能開心喜悅,才能正常的思維意識活動。 反之,心陽不足的人。比如很多人做了心臟支架手術(shù)后,出現(xiàn)畏寒怕冷,胸悶氣短,默默不語,郁郁寡歡。開心不起來。甚至覺得活著沒意思。 這都是患者親口對我講的,但隨著我給她溫補心陽,她不再有哪些感覺了,整天就開開心心的。 3.脾陽 脾主運化,脾陽虛無力運化,就容易出現(xiàn)肥胖。困乏無力,頭身沉重。 我們溫運脾陽,溫化痰濕后患者體重自然就下來了。 4.腎陽 腎陽是一身元陽,具有溫陽五臟六腑的作用,元陽不充,則五臟六腑無以溫陽,患者除了怕冷,還會表現(xiàn)五臟六腑臟腑機能減退的諸多表現(xiàn)。 而縱欲過度,流產(chǎn)過多,是損失腎精,導致腎陽虧虛的最重要原因。 而大病久病,往往及腎,最容易損傷腎陽。 而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腎陽作為元陽,充養(yǎng)腦髓,溫養(yǎng)骨髓。 而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節(jié)制,導致一再損傷。就容易出現(xiàn)頭腦混蒙,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頭腦空虛,骨髓空虛,走路不穩(wěn)等一系列表現(xiàn)。 我們通過溫腎陽,補腎陰,才能化生腎精,充養(yǎng)腦髓,充養(yǎng)脊髓。隨著精血充足,腎陽充足,記憶力注意力得到明顯改善。思維意識活動也才能正常。 5.肝陽 肝陽源于肝血的充養(yǎng)。而肝腎同源,精血同源。肝陽源于腎陽。肝陽充足人才能正常的主決斷。 肝為將軍之官,主謀略。肝陽充足,才能有謀略,肝陽不足,就沒有謀略。膽主決斷。而肝膽互為表里。肝陽充足,才能有勇有謀,殺伐決斷。 肝陽不足,就缺乏謀略,缺乏膽魄決斷。遇到事情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難以決策,實際上就是肝陽不足。 以上臨時想到,隨筆一寫,歡迎一起討論 ![]() |
|
|
來自: 厚樸百合中醫(yī)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