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心養(yǎng)性,讀《菜根譚》;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一)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要會得頭早。 【譯文】 在動亂時代局勢極度變化中,要把握住自己的腳步站穩(wěn)立場。 處身干姿色艷麗的女子當中,必須把眼光放得遼闊而把持住自己的情感,不致被美色迷惑。 當人生之路出現(xiàn)艱難險阻時,要能止步猛回頭,以免陷入迷惑中不能自拔。 【頓悟】 看似簡單的三句話,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生活中遇到的糟心事,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中的打擊,最重要的是穩(wěn)住自己的內心,局面越亂,心越不能亂。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 環(huán)境越好,頭越要清醒。當今消費主義盛行,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稍不注意就會掉進"及時行樂"的陷阱里。 能抗住困難和誘惑,把持住心性,保持理性、專注于內心需求,才能過上更加幸福和充實的生活。 人一輩子難免走錯路,關鍵是別一條道走到黑。一旦發(fā)現(xiàn)前路危險時,要及時回頭,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及時止損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更是一種對未來的負責,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二)為善不見其益,如草里東瓜,自應暗長;為惡不見其損,如庭前春雪,當必潛消。 【譯文】 一個常常做好事的人雖然表面上看不到什么好處,但行善的人就像一個長在草叢里的冬瓜,自然會在暗中一天天長大。 一個常常做壞事的人,雖然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壞處,但作惡的人就像春天院子里的積雪,只要陽光一照射自然就會融化消失。 【頓悟】 凡事都有因果,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行善與作惡,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不要因為做了好事沒有得到好處就停止行善,也不要因為做了壞事沒有受到懲罰就肆意妄為。 人在做,天在看,一個人到底是為善去惡,還是作惡多端,最終都會影響到他的后來運勢,甚至子孫后代的禍福,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
|
|
來自: 昵稱503199 > 《微信頓悟閣-歷史文化+江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