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心理不夠強大的人,可能要少接觸網(wǎng)絡(luò)言論。 不然容易自閉。 因為絕大多數(shù)侃侃而談?wù)?,其實都只是偏狹、無知、只顧立場不看真實的網(wǎng)上“狂徒”,在他們的嘴里,爛泥可以上墻,真金能變廢鐵。 比如本議題。 筆者無意再為郭富城的演技“正名”,只挑揀所見言論一隅,略作闡發(fā),讓大家見識一下,何謂“顛倒黑白”。 心理不強大者請避讓。 ![]() 有人說,郭富城的表演“符號化”。 其原評價是,“一句話,專注"符號化"角色二十余年。不是"符號化"的角色,他都能符號化。” 進而以《寒戰(zhàn)》為喻,說“梁家輝的角色其實更符號化”,但一比較,“反而覺得梁家輝更真實”,因為“梁家輝你覺得他就是,郭富城你覺得他在演”,進而結(jié)論,“啥角色都覺得他處理得過猛,總覺得有違和感,他現(xiàn)在能做到的就是演得象那個人。” 當(dāng)然,或許覺得自己一口氣噴得太狠,最后稍微挽了一下,“不否認他很努力,演技也進步了很多,只能說是個好演員。” 說一個前提,這個評價,來自2013年。 恰《寒戰(zhàn)》甫出。 ![]() “符號化”該怎么解? 我們就拿《寒戰(zhàn)》此片來講,大梁戲里輸、戲外贏,憑借李文彬這個角色,一舉奪得自己第四座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獎杯,可喜可賀,反觀郭富城,甚至連提名都欠奉,輸個底掉。 這也是該評論“理直氣壯”的根基之一。 但話說回來,先不說什么演技,就以劉杰輝和李文彬這兩個角色來對比觀察,究竟哪個角色更讓人熟悉,而哪個角色又影史稀有? 請直面自己的內(nèi)心。 ![]() 公平來講。 香港電影中,其實一向都有很多“符號化”的存在。 匪氣、斗狠和插科打諢是重災(zāi)區(qū)。 江湖片、黑幫故事和警匪電影中,類型角色可謂泛濫成災(zāi),恰如李文彬這個略帶匪氣的鷹派形象,其實才是香港電影中一如既往的“符號化”人物。 不信大家去看看,香港電影中的警察角色,有幾個能離得開上面幾條? 從《公仆》的李修賢、《龍虎風(fēng)云》和《老虎出更》的周潤發(fā)、《沖鋒隊之怒火街頭》的劉青云和吳鎮(zhèn)宇,到《無間道》群星、《追虎擒龍》中的黑白兩道,甚至是剛剛上映的《風(fēng)林火山》中的梁家輝和劉青云,例子不勝枚舉。 雖然筆者也很喜歡《寒戰(zhàn)》中梁家輝的表演,但該評價對梁家輝的解讀恰如其分。 確實很“符號化”。 ![]() 反過來看郭富城。 摸著胸口說,你能從香港影史上,找到幾個,像劉杰輝這樣,從一開始的青澀、內(nèi)斂,到野心滋生,進而冒進,最終付出慘痛代價而至成熟,但又始終秉持正氣的角色? 以筆者所見,一個都沒有。 如果硬要找一個同類型表現(xiàn),可能只有《英雄本色》中的張國榮,他將慣常的性情全數(shù)收了起來,但若論角色的變化和層次,劉杰輝要遠勝宋子杰。 請問,影史罕有的角色形態(tài),究竟怎么竟還“符號化”了? 這分明就暴露了,該答主的先入為主和極深成見。 是不是這樣? ![]() 更進一步來講。 該言論通篇都充斥著“感覺”二字。 用“感覺”和“我覺得”來判斷問題,通常都切切實實只是一家之言,因為它缺乏邏輯和實際案例的支撐,只是一種想當(dāng)然的論述。 比如說,你覺得人家在“演”,“用力過猛”了,而事實上呢? 這種純粹情緒化的表達,毫無意義。 ![]() 正經(jīng)來說。 表演要分入戲、層次、爆發(fā)和深度的,要看角色難度、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等諸多層面,具體則要從其坐臥行止的“化形”、情緒、情感的爆發(fā)等等去觀察。 這要有充足的閱片量來支撐。 這個答主,應(yīng)該根本沒看過幾部郭富城電影,就憑模糊印象,來了一通亂評。 即便是站在2013年的彼時,只要看過上世紀(jì)九十年代的《赤腳小子》、《浪漫風(fēng)暴》、《安娜瑪?shù)律從取泛汀讹L(fēng)云雄霸天下》,新世紀(jì)后的《柔道龍虎榜》、《三岔口》、《父子》、《C+偵探》、《白銀帝國》、《殺人犯》、《最愛》和《浮城大亨》中任何兩三部電影,恐怕都說不出來這番話。 更不用說,郭富城其后還有《踏血尋梅》、《道士下山》、《破·局》、《無雙》和最新的《臨時劫案》。 自己去體會一下。 ![]() 再比如,什么樣的情況,才叫“用力過猛”? 演員理解不了角色,進而無法臨摹該角色在劇情中的情境,這才叫用力過猛,也常見于新演員,換句話說,也可以當(dāng)作“不夠自然”的另一種說法。 如果拿郭富城來說,他1989年參演第一部電影《飛越危墻》,到第三部電影《賭后》,表演就已經(jīng)非常流暢了。 三十多年后,你來說他“用力過猛”,豈不是笑話? 一部《最愛》,讓顧長衛(wèi)不忍心打斷表演,站在鏡頭外,一個眼神就令對手演員章子怡心酸落淚,迅速進入角色狀態(tài)。 說句狂妄點的話,無人可以替代他。 不信盡可對比。 ![]() 郭富城可不僅僅,只是個好演員。 其天賦與上限都極為可怕,可謂萬中無一之選。 而所謂“演誰像誰”這種層境,可以用來形容很多演員,但形容郭富城,明顯不夠,他早就過了這一重。 至于他站在哪里,可以單列出《父子》、《最愛》、《浮城大亨》、《無雙》和《臨時劫案》這五部電影,挑戰(zhàn)天下英雄。 敬請列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