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贊]西夏王陵的陪葬坑里,挖出來過257具年輕人的骸骨。清一色,恥骨粉碎。這叫“斷嗣刑”。不但要你的命,還要讓你這個民族斷子絕孫。 (信源:新華社新媒體——文明探源|昭彰“文明密碼” 展現(xiàn)“多元一體”——“西夏陵”成功申遺綜述) 1227 年七月的興慶府,蒙古大軍的拋石機一次次撞擊城墻,當?shù)诎说廊笨诒辉议_時,西夏末帝李晛抱著傳國金佛,猛地吞進腹中。 這位統(tǒng)治著河西走廊的帝王或許沒想到,他的王朝會遭遇如此慘烈的結(jié)局 —— 太后的人皮被制成戰(zhàn)鼓,皇子的頭骨鑲上白銀成了蒙古貴族的酒器,《史集》中那句 “黨項的血脈在賀蘭山之南斷絕”,成了這個曾讓宋、遼、金三國都束手無策的 “泥鰍王朝”,最后的墓志銘。 考古碎片拼湊出種族滅絕式屠城真相。阿拉善盟考古現(xiàn)場,專家發(fā)掘出鑲42顆綠松石的人顱酒器,經(jīng)DNA比對屬西夏宗室成員;鄂爾多斯出土的西夏文雕版有焚燒痕跡,考證是1228年蒙古騎兵當柴薪銷毀;賀蘭山巖畫6000多處黨項文字被鑿毀,殘筆似在低泣。 更揪心的是銀川西夏陵陪葬坑,257具青年男性骸骨整齊排列,恥骨被鐵錘擊碎,這是蒙古軍隊“斷嗣刑”,欲讓黨項族絕后。復(fù)旦大學(xué)基因研究顯示,如今寧夏漢族Y染色體中單項成分僅0.3%,該族群幾乎從基因?qū)用姹荒ㄈァ?br> 而敦煌文獻在 2018 年的解讀,進一步揭開蒙古人的文化清洗策略 —— 他們曾頒布 “西夏文書七晝夜焚毀令”,無論是佛經(jīng)、史書還是日常典籍,都要在火焰中化為灰燼。 察罕將軍將西夏王妃李嵬名氏的整張人皮制成戰(zhàn)鼓的記載,雖見于《蒙古秘史》,卻也在銀川博物館的展柜中得到間接印證:一面保存完好的古代戰(zhàn)鼓,皮革紋理間仍能辨認出人體皮膚的細微特征,展簽上的文字靜靜訴說著那段黑暗歷史。 回望西夏的興衰,會發(fā)現(xiàn)這個王朝的滅亡,早已埋下伏筆。作為夾在宋、遼、金、蒙古之間的政權(quán),西夏本可憑借河西走廊的地緣優(yōu)勢穩(wěn)健發(fā)展,卻偏偏走上 “自尋死路” 的道路。 絲路貿(mào)易本是其經(jīng)濟支柱,西夏卻對過往商隊征收 “駱駝眼稅”—— 每過一頭駱駝,就要剜去其右眼作為 “稅費”,這一殘忍規(guī)定逼得商隊紛紛改道,也為日后的滅亡埋下禍根。 當蒙古西征時,忍無可忍的商團主動獻出西夏的軍事防御圖,以換取蒙古免除賦稅的承諾,昔日的 “絲路收費站”,成了敵人手中的 “引路牌”。 更致命的是西夏反復(fù)無常的外交策略。1209年蒙古首次征伐西夏,西夏獻公主求和后就聯(lián)合金朝對抗蒙古;1217年蒙古二次進攻,西夏割讓涼州后又暗中偷襲蒙古糧隊,將“背盟”演繹到極致。成吉思汗臨終前立下“必定要屠戮黨項”的遺詔,是對西夏多次背叛的回應(yīng)。 1225年蒙夏和約刻石記載,西夏要求蒙古薩滿巫師向其佛塔行跪禮,觸碰蒙古人“長生天信仰”禁忌,點燃蒙古大軍復(fù)仇之火。 當代地緣學(xué)者測算發(fā)現(xiàn),西夏同時得罪宋、金、蒙、回鶻四大勢力,戰(zhàn)略失誤指數(shù)高達 9.2,堪稱 “地緣政治的反面教材”。而內(nèi)部的腐朽,更加速了王朝的崩塌。 銀川西夏王陵區(qū)出土的灌溉系統(tǒng)遺跡則證明,末期貴族將 70% 的黃河水用于釀酒,而非灌溉農(nóng)田,導(dǎo)致軍民每日平均飲水量驟降至 300 毫升,連基本生存都成了問題。 如今站在賀蘭山腳下,看著被鑿毀的黨項文字、荒涼的西夏王陵,仿佛還能聽到歷史的警鐘。這個曾憑借地理優(yōu)勢勒索四方的政權(quán),最終化作塵埃;那些曾肆意踐踏規(guī)則、背叛盟友的決策者,也讓整個族群付出了慘痛代價。 銀川博物館里那張人皮鼓的展簽上,一行小字引人深思:“任何妄圖以暴力與貪婪立足的勢力,終將被歷史的車輪碾碎?!?br> 西夏的故事,不止是一段王朝興衰史,更是一面鏡子。它提醒著世人:地緣優(yōu)勢不是肆意妄為的資本,外交誠信才是長久立足的根基;內(nèi)部的團結(jié)與自律,遠比外部的權(quán)謀算計更重要。當風(fēng)沙掠過賀蘭山,那些殘存的歷史痕跡,仍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道理。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