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大千界,一朵曼陀羅。心中有光,身上就有光。身和體,不是一個東西,身是肉身,看得見,摸得著。體為能量,看不見,摸不著,但可感受。體能量大于身子時,就會被氣包裹。 馬步馬上用,兩腳踹著鐙,里簾夾著鞍,雙手拽著韁,眼睛盯著山,人隨馬起伏,人與馬同頻。馬步不是死的,站樁似騎馬,雖站著沒動,但襠下是活的。虛靈頂勁,也要虛靈襠勁。 劍長三尺三,劍脊隆,劍吞圓,劍身直,拿在手里,清澈澈,好似秋水。冷森森,猶如寒冰。顫巍巍,彈性深藏。劃過虛空,削去落葉,食指輕彈,擊劍高歌,唱的是晴空萬里。 ![]() 劍法,其實是揉小肚子。五指輕握劍柄,虛虛攏著劍吞,腕子一翻,劍尖劃圈,丹田也劃圈。旋丹揉脊,催動手腕,施展劍法。放下劍,張開手,丹田仿佛落在手心,手心微微旋,丹田也隨之旋。 愛意隨風起,風止意難平。練太極拳,不能有爭勝心,有爭勝心,氣就會浮,心要松下來,順其自然,靜靜的,感受體內(nèi)氣血流動,隨氣血動而動,才能沉氣,進而導氣。 有人讓你翻山越嶺,有人讓你山河萬里。人與人相處,都憑感覺,感覺不對,就會不適,感覺對了,彼此愉悅。拳也如是,拳感不對,身上就別扭,拳感對了,身上就會感動。 ![]() 打拳慢練,多體悟旋胯揉背,旋動大轉(zhuǎn)子,兩個腰眼,輕輕互擰,兩顆腎臟,緩緩交錯。后背有股暖流,也在緩緩流動。胸腰折疊,內(nèi)勁一定要過背,讓后背開合涌動,讓后背帶肩胛劃圈,就能練出拋物力。 你看起式,丹田輕輕往前滾,帶動內(nèi)壓,氣貼著后背,涌動到肩胛,肩窩云門像在吐氣,氣把手托了起來。云手如是,后背有一股拋物力,把手臂帶動起來。用后背的圈勁,去控制手臂劃圈,多體悟這個東西。 發(fā)力時,先周身松沉,把胯掖好,腳底觸感靈敏,感覺時機來了,胯突然往出一彈,極速旋丹擰腰,把后背的勁往手上拋。脊柱帶著后背發(fā)力,利用快速旋胯,脊柱產(chǎn)生一股擰勁,整個后背有了勢能,用后背去催手臂,勁就更透了。發(fā)力在旋胯,擰脊催后背,后背帶手臂,才能打出穿透力。 太極浮屠原創(chuàng)文章,感謝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