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馀干旅舍 【唐】劉長卿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xiāng)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 注釋: 馀(yú)干:唐代饒州馀干,即今江西省余干縣。馀,即余。 ![]() 本詩是劉長卿寄寓在余干(今屬江西)旅舍時,寫下的風調凄清的思鄉(xiāng)之作。 這首詩開頭寫詩人獨自在旅舍門外佇立凝望,由于草木搖落,整個世界顯得清曠疏朗起來。淡淡的暮色,鋪展得那樣悠遠,一直漫到了天的盡頭。這一番秋景描寫,既暗示了時光節(jié)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詩人情懷的凄清冷寂,隱隱透露出一種郁郁的離情鄉(xiāng)思。 望著望著,暮色漸深,余干城門也關閉起來了,這冷落的氛圍給詩人帶來孤苦的感受:秋空寥廓,草木蕭瑟,白水嗚咽,城門緊閉,連城也顯得孤孤單單的。獨鳥背人遠去,那況味是難堪的。 隨著時間推移,夜幕降臨,一規(guī)新月正在那水邊的渡口冉冉上升。今晚,渡口是這樣寂靜,連漁船的影子都沒有,漁家怎么還不歸來呢?詩人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鄰家的漁船未歸,從漁家未歸,當然又會觸動自己的離思:家人此刻也當在登樓望遠,“天際識歸舟”吧? 詩寫到這里,鄉(xiāng)情旅思已經寫足。尾聯(lián)翻出新境,把詩情又推進一層。不知從哪里又傳來一陣搗衣的砧聲,在闃寂的夜空中,那砧聲顯得分外清亮。這一畫外音的巧妙運用,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寫出詩人滿懷的悲愁痛苦。那凄清的鄉(xiāng)思,那纏綿的苦情,卻還像無處不在的月光,拂之不去,剪之不斷,久久縈繞,困擾著詩人不平靜的心,真可說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