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薏苡附子敗醬散原為腸癰伴有皮膚粗糙而設(shè)。腸癰即西醫(yī)學闌尾炎,此處當以慢性闌尾炎為宜。闌尾位于下腹部,與婦女生殖器官相鄰,同位于下焦,兩者炎癥可相互影響,臨床常見急性闌尾炎化膿病史婦女歷經(jīng)數(shù)年后罹患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此為闌尾部位炎癥擴散波及輸卵管導致不孕;也可見盆腔粘連患者屢發(fā)腸梗阻,此為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組織炎癥波及腸道所致。常用此方治療盆腔炎、宮頸炎、卵巢囊腫等婦科疾病。 相關(guān)原文如下: 《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并治》第3條: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shù)。此為腸內(nèi)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 臨床若用此方,只需抓主癥即可,一為下腹部疼痛拘急不適但觸診較軟,二為全身皮膚甲錯。附子現(xiàn)臨床常用黑順片,一般用量為10g,無須先煎;生薏米用量在30~60g;敗醬草用量在15~30g。該方寒熱并用,扶陽祛瘀,散結(jié)消腫。如瘀血證明顯,可加三棱、莪術(shù);如疼痛較重,可加三七粉化瘀止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