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振寧先生逝世,最近有很多他生前的視頻以及他的報道成為熱搜。今天到B站搜了一下楊先生,在清華大學給本科生上的大一物理錄播課,感覺楊先生的語速適中,不緊不慢表達也非常的清晰,你的聲音聽上去很年輕,中氣十足,當時應該是楊先生80歲的時候。 說實話,我對楊振寧先生并不是太了解了,知道他是因為他的妻子翁帆女士,也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這段婚姻,讓很多人對他們有了很多的議論。出于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這種婚姻帶來的這種輿論的影響,可能我們很多人忽略了他對整個國家以及人類的貢獻。 現在才知道,當初楊振寧先生沒有立刻回國,是因為楊振寧先生學的是理論物理,在祖國建國初期并不是急需要,而楊振寧先生留在國外,對他日后的科研發(fā)明以及引薦更多的年輕人,其實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今天看了楊先生給本科生們講大一物理課程的視頻,以及他在香港和臺灣大學講學的視頻,第一感覺是每個人的認知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的層次,就拿我來講,我可能會因為輿論的這種,影響并未關注楊先生真實的真正的全面的狀態(tài)。 在楊先生過世了,很多人開始評價,就是因為翁帆付出了這樣偉大的貢獻,楊先生能活到103歲。他們之間的這種愛情和相互之間的這種彼此欣賞,彼此給予的這種精神可能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可能越是大師級的人物,我們小人物越是無法去揣測或者是理解,要不他們怎么能做出異于常人這么大的偉大的發(fā)明和貢獻呢? 人要保持達觀,需要用心去聽,去觀,去全面的觀察,細致的感受。否則你得到的信息都是片面的,狹隘的,偏執(zhí)的,甚至是質疑,只是出于一小部分人非常自私的自我的一些判斷和想法。 我們要不斷擴大我們的認知,除了多讀書,多去聽智者他們的人生智慧也要多出去走走,去感受,去經歷,這樣我們才會真的從容,才會優(yōu)雅從容,寧靜致遠。 |
|
|
來自: 新用戶0005wgf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