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是“永熙隨筆第4995期原創(chuàng)作品”) 當你只持有評判地、不愿信任地注意一個人的行為, 很遺憾,你,并沒有看見真實完整的他。此刻你只是為了通過打探他人的信息(尤其是人性弱點及道德上的缺陷)從而固化你自身的投射、偏執(zhí)、舊的信念。此刻的你這么做,純粹是出于自戀維度、借助對他人的否定從而暫時“恢復”內(nèi)在能量及自我存在感罷了。 當你只為洞見、只為真摯地祝福他的人生幸福去關心一個人意圖背后的需要和感受(即正向意義), 那么,恭喜你,你終于看見了真實完整的他。并通過真實完整的他,從而更進一步洞悉、并擁抱真實完整的自己本身
透過你的心(并嘗試敞開心扉、不放棄于構建信任)從而洞見并鏈接另一顆心、截然不同的靈魂 這,即是一個生命難得地洞見另一個生命, 也是生命與生命之間伴隨赤誠與聆聽的相遇 此刻,趨近于無條件的愛便會發(fā)生 愛也會開始在心與心之間流動,即喜悅、又動人! 這就是憑借吸引而得來的幸福!
當你出于防御機制從而只會埋頭于關注自己的行為、當你出于災難性思維從而不知所措于保護自己時, 你并沒有洞見真實完整的自己,你的內(nèi)在空間不處于收縮自如的、流淌自如的狀態(tài) 這也是為何,每天什么都不做、只待在特定的空間,即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生命成長、探索自我的內(nèi)驅力及意義所在,也不會讓自己感知內(nèi)在能量的流淌自如(要讓自己每天在金錢、關系、身體上“動”起來) 當你開始放下防御機制及對自己的評判,并嘗試持有好奇心地關注自己行為背后的意圖時, 你便開始看見自己了、你便逐漸明白恪守于深度思考與非暴力溝通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當你只為自我探索與關懷、只為重建與自己乃至世界之間的信任從而深入關心自己意圖背后的需要和感受的那一刻, 你才真的看見真實完整的自我本身、潛意識深處那些“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卻主導命運走向”的生命精髓
透過內(nèi)心、并通過鏈接真實完整的他人從而循序漸進洞見生命的真諦、那顆充滿表達欲與探索欲的心,這,便是你的生命與“心靈”的相遇、深度關系的建立 此刻,“愛自己”便會發(fā)生,“愛”也開始在自己的身上流動,金錢、關系、身體也在你的生命中“動”起來 此刻,你整個人都變得和諧而平靜,這才是“真愛”的發(fā)生。與任何事物之間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才是最舒適、綻放、感性與理性相對平衡的生命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