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門螺桿菌——這個讓全球一半人都中招的細菌,不僅會引發(fā)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更是胃癌的頭號危險因素。過去幾十年,醫(yī)生們用的是老三樣: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加抑酸藥。
但隨著抗生素耐藥率的上升,這套方案的成功率在許多地區(qū)跌破了80%。于是,一個問題變得迫切: 有沒有更新、更穩(wěn)、更安全的治療方案?今年9月,《柳葉刀·傳染病》雜志發(fā)表了一項由中國40家醫(yī)院共同完成的大型Ⅲ期臨床研究——EVEREST-HP 試驗。這是首個評估全新抗菌分子利法舒替唑(rifasutenizol) 治療幽門螺桿菌的隨機對照研究。
研究團隊把700名未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使用傳統(tǒng)的“鉍劑+克拉霉素三聯療法”,另一組使用“利法舒替唑+阿莫西林+拉貝拉唑”的全新三聯方案(簡稱 RTT)。兩組療程相同,都是14天。 結果令人振奮:RTT 組的根除率達到92%,與傳統(tǒng)方案(87.9%)相比不僅毫不遜色,在多重耐藥感染人群中甚至略有優(yōu)勢(89.9%對81.2%)。 更重要的是,不良反應更少——只有37%的患者出現輕度副作用,而傳統(tǒng)方案高達53%,最常見的問題是味覺異常、惡心和腹瀉。研究還發(fā)現,幽門螺桿菌對利法舒替唑沒有產生耐藥株,提示這種新藥有望突破長期困擾臨床的耐藥難題。
利法舒替唑的特別之處在于一藥雙靶: 它同時作用于細菌的RNA聚合酶和DNA修復系統(tǒng),相當于從兩個方向斷掉幽門螺桿菌的生路。實驗室數據顯示,它對耐藥株依然高效,并能清除細菌的隱身形態(tài)——即在胃黏膜上形成的生物膜和球形休眠體,這意味著未來治療可能更短、更徹底。 對普通人來說,這項研究意味著什么?如果未來獲批,RTT 可能成為新的一線根除方案,尤其適合那些擔心耐藥、或者過去治療失敗的人群。目前研究對象是18–65歲的初治患者,后續(xù)還將探索在復治或特殊人群(如高BMI患者)中的效果。 過去,抗生素是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而如今,耐藥正在讓它們失去效果。利法舒替唑的出現,為胃病治療重新點亮了一盞燈。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根除幽門螺桿菌,不再需要拼運氣,而是能更穩(wěn)、更快、更安全地治好它。 |
|
|
來自: 笑談人生iavo6h > 《醫(yī)療衛(wèi)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