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一篇優(yōu)秀的小說,就如同尋找到了初入愛河的戀人,讓你百般愛撫它的一字一句,而正是這種愛撫,它才會對你吐露真心。 比如意大利迪·克扎蒂的《作家的秘密》就是這樣一篇讓我著迷的小說。我的解讀如下: 作家——失去才華的臆想癥患者 真秘密與假秘密 題目“作家的秘密”之“秘密”究竟是指什么?從表面故事情節(jié)來看,當然是非常清晰的,它指向作家留在保險柜里的那十二個裝滿了空白紙的大夾子。這一秘密是在小說中敞開的秘密。如果僅指向這么一個情節(jié)的秘密,小說的“秘密”性是非常有限的。這十二個大夾子的秘密背后還隱藏著一個真正的秘密:作家之前所言所行完全是假的,那些所謂的榮譽、自我才華的有意毀損等等全是由作家臆造出來的,關鍵是他為什么要臆造這些看似極為真實的“故事”呢?這一疑問的答案才是真正的秘密。 他為什么欺騙自己與他人? 從結局來看,他并不具有他所說的“本可以毫不費力地沿著成功之路一直走下去,走向世界榮譽的頂峰”的能力,但是又不愿意承認這樣的現(xiàn)實,于是就虛幻出自己無所不能的強大,但在面對現(xiàn)實只能寫出“不三不四、無頭無尾、故事簡單、語言干癟、文法粗劣”的作品的時候,只能假以自己有意為之的借口來遮掩實際的無能。 這種心理才是作家的真實秘密。 這種秘密單是這位作家的嗎? 不,它屬于全人類。 每個人都存在這樣的心理:為自己的無能而找到這正是自己有意而為或無意追求心甘情愿這樣的理由。 小說之經典在于它揭示了為自己無能卻假裝不愿為之的人性弱點。 那么,小說是怎樣構筑這一諷刺故事的呢? 真我與假我 小說用大量筆墨勾勒描繪“假我”,用“假我”掩蓋“真我”。小說從一開篇的“我想再盡情享受一下”后退的幸福這種奇特心理開始,不斷地用“鼎鼎有名的大作家”“輝煌燦爛、名利雙收”“可以毫不費力地沿著成功之路一直走下去,走向世界榮譽的頂峰”這樣的語言來構筑一個極富盛名的世界級作家形象。 但是,只要稍微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才華、輝煌的背后隱隱地還有另外一種味道。 “我按照既定計劃,為今天這一可悲結局艱苦卓絕地奮斗了三十多年”,這種語調帶著真實的荒誕感,隱隱地透出這一切似乎都不過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臆想。 “這種時刻確實令人飄飄然!然而,這種時刻并不多見,只有政界大人物和演員們才能體會到。至于一個普通作家,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很少有人能在大街上認出他來的。”“我”的這番內心獨白似乎更合乎其真實的內心世界——“我”對名利抱著一種強烈的難以獲得的遺憾感。 尤其是作家的最后離去的情景,表露了真實的“我”——臨死時他還坐在辦公桌前,白發(fā)蒼蒼的頭一動不動地伏在案頭,一旁是信紙和一支被捏碎了的筆。 這是一個非常悲哀的情景,作家生命不止、奮斗不息,至死都在抱怨這支筆沒能在信紙上寫出讓人為之鼓掌的作品。 “真我”被巧妙地隱藏在“假我”之下,讓你稍不注意就會上了小說的當,這就是小說敘事藝術魅力之所在。 真人性與假故事 小說的故事猶如“天方夜譚”,缺乏生活真實性,世界上恐怕永遠找不出這樣一位為了照顧他人的心情而有意貶損自己的創(chuàng)作才華的作家,那么,如此沒有真實性的故事的價值在哪里? 其價值就在于故事的虛假性恰恰把隱藏在人們心底的真實人性給呈現(xiàn)了出來。虛假的故事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真實的人性則是隱藏于水下的冰山。“我”為了控制自己的才化外現(xiàn),與之開展了三十年的斗爭,這是虛假的;自己確實沒有真正的才華,這是真實的。而日常生活中,人們用以遮蓋自己無能的方式只是沒有小說中這位作家那么夸張而已。 假故事,真人性,小說在這種極具諷刺的“真”“假”交映中讓人們笑笑著就沉下臉來,再回視一下自己,就再也笑不出來了。這就是優(yōu)秀的小說。 荒誕與現(xiàn)實 小說是怎樣構筑荒誕的? 1.構筑反邏輯言說方式 小說開頭用“后退,幸?!彼膫€字構成了與日常思維發(fā)生強烈碰撞的邏輯關系。正常邏輯是前進、向上、積極,才高興、歡樂、幸福,而小說開篇就構造了反邏輯的因果關系:后退、幸福。顯然,這一扭曲的因果關系為全篇小說定下了言說方式,即,“后退——幸?!钡谋磉_模式。 比如,“我只得從這個高峰、從維佐山和喜馬拉雅山一步步退回去,沿著跳上來的舊路退下去,退回到原來的可憐的高度。我說可憐只是表面的。因為實際上我退回來后得到了各種安慰?!边@些表達都是基于“后退,幸?!钡难哉Z結構生發(fā)出來的,因此,小說家構造一篇小說是有一個抽象的言語模型的,“后退,幸?!本褪沁@篇小說的言語模型。 這一言語模型構成了強烈的荒誕感。 比如,為了讓同事們得到寬慰,“我得悄悄地神秘地拋棄我的才華,去寫粗糙的文章,給人以才華衰敗的印象”,這種過度夸張的心態(tài),里里外外地透露出荒誕氣息。 2.構筑多層的隱性沖突 在整體上的“后退,幸福”的言說狀態(tài)中,作者布置了多個的層面的沖突,由這些沖突暗示給讀者,“后退,幸?!钡幕恼Q性。 小說第二段寫“但我知道遲早得退回來,這是無法抗拒的”,這句話表達的是對創(chuàng)作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但是,接著說自己用了三十年時間有意制造“退回來”的過程,顯然,這是主觀意志的結果。因此,客觀判斷與主觀行為構成了不合邏輯的沖突,隱隱地透出了“我”的“造假”行為確實是假的。 一方面他認為自己過去曾經赫赫有名,“輝煌燦爛”,但另一方面,又說“但它實際上是一條令人心寒的道路”“每當我喝上一口甜蜜時,嘴里就留下股苦澀味”,那么,這種“心寒”“苦澀”來自哪里呢?又說因出名而接受的“邀請”“信件”等是“激勵人心,但又毒化心靈的交際活動”,顯然,這些復雜的心理活動處處充塞著矛盾沖突糾結,讓人感受到的不是真實思考的結果,而是有意而為之的矯揉造作。 “我清楚,只要我肯干下去,我肯定會得到更大的榮譽”,而且,在應付他人嫉妒這個陰暗人性所帶來的痛苦之時,他也在“一直做上帝交給我的工作,在偷偷寫真正的書,這些書足以把我托上九重天”,這一切都表明,他具有表現(xiàn)真實才華的欲望,可是當人們最終打開保險柜的時候,卻是十二本白紙,這一激烈碰撞,讓故事的真實面貌浮現(xiàn)出來。 3.反常規(guī)的夸張 優(yōu)秀小說的每句話都在透露著作者的創(chuàng)作傾向。這篇小說是在嘲諷那些富有陰暗人性的“同事們”,還是嘲諷作家的為自己才華不再而作種種臆想?這需要從小說的敘事設計與具體的語言表達分析。 “很多年前我就成了鼎鼎有名的大作家”,這是精神病患者的口吻,只要心理扭曲的人才會如此評價自己。 “我按照既定計劃,為今天這一悲局艱苦卓絕地奮斗了三十多年”,這種表述帶有強烈的荒誕氣息。把有意寫壞作品形容為“艱苦卓絕”地奮斗,除了瘋子、狂想癥患者,誰能這樣來表述自己的這種行為呢! “要是他們發(fā)現(xiàn)我是有意退卻呢?難道他們不可能發(fā)現(xiàn)嗎?那樣他們會不會采取保守主義繼續(xù)吹捧我呢?”這是典型的瘋人瘋語,在內心深處把自己想象得無比高大,甚至認為他人會無休止地崇拜他,在這種極度夸張的言語之下,實則揭示了很多人所擁有的心理。 “然而,我總算成功了。幾年來,我一直壓抑著心中的激情,巧妙地熄滅了才華的火花。能做到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我是位才華出眾的人”。一方面隱蔽自己的才華,一方面還要讓人知曉他有才華,這種糾結于才華,難奈于寂寞的心態(tài)恰恰是“我”制造出這種種虛假的動機所在。 尤其是最后,他說:“在偷偷寫真正的書,這些書足以把我托上九重天”,冥冥之中,他念念不忘的是要上“九重天”,可是現(xiàn)實中,他只能是粗劣笨拙的平庸作家。他給自己構筑了一個荒誕的人生世界。 從敘事設計來看,小說是緊緊圍繞“我”來展開故事的,“我”來寫信,“我”來陳述自己的心理及行為,也就是說,小說的敘事指向是“作家”,題目也是“作家的秘密”,當然,小說的敘事主體是作家,也就是說小說作者的敘事指向是非常明確的。至于對嫉妒等人性的的揭示,只能說是這篇小說反映了這樣的內容,而不能說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目的即指向這些內容。 附: 作家的秘密 迪·克扎蒂 后退,幸福。我還沒有退到底,還有一小段距離。我想再盡情享受一下,因為我年事已高在人世間不會太長久了。 很多年前我就成了鼎鼎有名的大作家,聲望一天高似一天。但我知道遲早得退回來,這是無法抗拒的。世人們認為,我每發(fā)表一部作品就后退一步,一直退到今天這個地步。這就是我的成就。我按照既定計劃,為今天這一可悲結局艱苦卓絕地奮斗了三十多年。 也許會有人問,這個悲局是您所希望的嗎? 對的,先生們,女士們。作為作家,我的成就可以說是輝煌燦爛、名利雙收。要是我愿意,我本可以毫不費力地沿著成功之路一直走下去,走向世界榮譽的頂峰。然而,我不能再走下去了。 我只得從這個高峰、從維佐山和喜馬拉雅山一步步退回去,沿著跳上來的舊路退下去,退回到原來的可憐高度。我說可憐只是表面的。因為實際上我退回來后得到了各種安慰。我今晚寫的這封信將密封住,等我死后世人才能知曉。在這里,我要解釋一下后退的原因,披露一下長久以來埋在心底里的秘密。 在我四十歲上,正在成功的海洋上揚帆前進時,有一天,一線亮光照亮了我的心。我突然意識到,我所追求的,通往世界榮譽的道路,盡管它舉世無雙、令人神往,充滿了人民的贊譽和勝利感,但它實際上是一條令人心寒的道路。 物質不能動搖我,因為我現(xiàn)在比什么時候都富。那么其余的呢?雷鳴般的掌聲、勝利的陶醉 、燈紅酒綠的生活……有多少人為了這一切而送掉了性命呀?每當我喝上一口甜蜜時,嘴里就留下股苦澀味。那么什么才是最高的榮譽享受呢?難道就是在你走到大街上時,行人都回頭望著你,并輕聲嘀咕著說“瞧見了嗎?這就是他!”榮譽的享受就這些嗎?這種時刻確實令人飄飄然!然而,這種時刻并不多見,只有政界大人物和演員們才能體會到。至于一個普通作家,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很少有人能在大街上認出他來的。 沒人認出來也有另一面,就是可以免去不少邀請、信件、記者招待會、電話、報告會、拍照、電臺演說等等激勵人心,但又毒化心靈的交際活動。我的每一成就盡管給我?guī)淼臐M足微不足道,但卻給許多同行帶來不少不快。這從他們臉上可以看出來。這真叫我為難。他們都是正直、勇敢、勤勞的年輕人,和我是老朋友,我干嗎要使他們難過呢? 后來我明白了,是我求名的雄心刺傷了他們。我發(fā)誓,我從來沒有想過為難別人,為這事我一直感到內疚。我清楚,只要繼續(xù)干下去,我肯定會得到更大更高的榮譽,當然也會因此使更多的無辜者感到痛苦。我們的世界到處都有引起痛苦的原因,其中妒忌對人損傷最大、刺激最深,也最難治愈。也正因為如此,往往會得到他人的共鳴。 我只好設法彌補一下。于是我作出了如下決定:退卻。多謝上帝,在現(xiàn)在的地位還可以為別人做不少好事。我對同行們的心靈造成的創(chuàng)傷愈深,我的退卻就給他們的安慰愈大。實際上,痛苦不除,哪兒來的幸福呢?幸福和痛苦不是成反比嗎? 我必須繼續(xù)寫下去,不能不寫,不能讓人看出是故意退卻,否則同事們就得不到應有的寬慰。我得悄悄地神秘地拋棄我的才華,去寫粗糙的文章,給人以才華衰敗的印象,使那些擔心我還會創(chuàng)奇跡的人高興地大吃一驚吧。 不費勁兒地粗制濫造似乎很容易,實際上困難很多。 第一,要能爭取到批評文章。我是名作家,在藝術界威望很高,吹捧我的作品已是大勢所趨?,F(xiàn)在要來批評我的文章,就必須首先扭轉廣大讀者的心理。 要是他們發(fā)現(xiàn)我是有意退卻呢?難道他們不可能發(fā)現(xiàn)嗎?那樣他們會不會采取保守主義繼續(xù)吹捧我呢? 第二,血和水可不一樣,要壓抑沸騰的創(chuàng)作熱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有意寫平庸、粗糙作品時,激情也可能會神秘地擠進去。要磨滅作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談何容易。就是在他故意模仿粗糙文章的過程中也不容易辦到。 然而我總算成功了。幾年來,我一直壓抑著心中的激情,巧妙地熄滅了才華的火花。能做到這一點就足以證足以證明我是位才華出眾的人。我寫了一些不三不四、無頭無尾、故事簡單、語言干癟、文法粗劣的書,一本壞似一本。這真是一種慢性文學自殺。 我每寫一本書,同事們的臉色就變得好看一次。我要把這些可憐的朋友從忌妒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他們開始有了自信心,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恢復了對我的誠摯的愛。他們像枯樹一樣又開花了。過去,我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現(xiàn)在這毒刺拔出來了,他們都舒心地松了口氣。 掌聲少了,陰影開始罩在我身上。然而我卻感到幸福,再也不必去聽那些雙關語式的贊揚了,現(xiàn)在聽到的都是誠懇的肺腑之言。從同事們的言談中,我又找到了天真爛漫的年輕時那種誠懇、清新和寬厚的感情。 也許有人要問,難道您就光為了這幾十個人寫文章嗎?這就是您的全部理想和抱負?廣大的人民大眾呢?廣大讀者和后代呢?您的藝術價值就這么一點點嗎? 我回答說,我欠同事們的債同欠全人類的債相比確實微不足道。但我并沒有欺騙后人,沒有從廣大公眾那里奪走什么,更沒有做什么對不起兩千年后代的事。這些年,我一直在做上帝交給我的工作,在偷偷寫真正的書,這些書足可以把我托上九重天。我寫罷一部就鎖進床頭旁的保險柜里,一共寫了十二部。等我死后,你們就可以取出來讀了。那時同行就不會責難我了,對死人,即使有不朽著作的人,他們也會原諒的。他們會好心地仰面大笑:“這頭老駱駝,他還真有兩下子。我們還以為他的才華用盡了呢!” 無論如何,反正我要…… 信中斷了,死神把老作家?guī)ё吡恕ER死時他還坐在辦公桌前,白發(fā)蒼蒼的頭一動不動地伏在案頭,一旁是信紙和一支被捏碎了的筆。 親人們讀完信就打開了保險柜。里面確有十二個大厚夾子,每個夾子里都有上百頁紙。但紙上一個字也沒有。 |
|
|